姜伯靜
在數十年之前,張瑞敏在海爾的成功,簡直就是一部企業管理的教科書!
當初張瑞敏的“三把火”,不少人應該還記憶猶新:“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等13條“軍規”,大錘砸掉劣質冰箱,引進德國的項目。
但最近幾年,海爾逐漸遠離了輿論中心。
誰曾想,“海爾4名員工午休被開除”事件,將海爾這家已經不再是輿論焦點的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導火索”,恰恰是海爾賴以成名的管理制度。
對于此次事件,海爾集團人力資源平臺發布《關于四名違規員工的處理情況說明》。有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1.所述4名員工并非在休息時間午睡,而是工作時間在公共接待場合睡覺;2.公司制度中規定11時30分至13時是員工自主安排就餐時間;3.所述員工行為違反海爾員工行為規范,屬一級違規,按規定應解除勞動合同;4.海爾的制度和員工規范既符合我國法律法規,又經過海爾集團和各法人公司職代會討論通過。
從這幾點看,海爾認為對涉事員工的處理是符合公司規定的,并無問題。對于海爾的回復,公眾肯定會有很多問題要問,比如,就餐的時間如何分配、什么時候午休和在哪里午休、工人的具體工作時間等等,所以爭議也并不會就此結束。
員工午休風波之后,海爾能睡得安穩嗎?仔細分析,海爾面臨著三個問題。
在海爾智家2019年半年報中,幾個主要數據的增速是這樣的:營業收入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9.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7.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5.08%。
而2018年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海爾智家之前的名字)半年報中,這幾個數據是這樣的:營業收入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14.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10.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加18.5%。
數據并不好看。
且不說海爾的“老大哥”身份,曾幾何時,海爾、格力、美的至少應該是齊頭并進的。但如今,海爾的風頭顯然不及后兩者。
與美的相比,營收方面差距很大,理論上二者也已經漸行漸遠。與格力電器相比,海爾在營收上稍勝,但利潤卻遠不及格力電器。而在市值方面,海爾與美的、格力也有差距。
其實,家電行業已經是一個夕陽產業。對于未來,老牌家電企業都有自己的想法。當日本老牌家電企業將某些業務出手時,不要忘記他們其實是有了新的方向。
大家都在探索未來的發展,關于智慧家居、物聯網等,這是大家都有的概念,這里不過多地討論。看海爾智家2019年半年報,產品方向,依然是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廚電這老幾樣。
當然,海爾在海外市場的優勢以及在智能家庭平臺等方面的努力,與美的和格力相比,還是有些不足。
不可否認,張瑞敏依然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企業家,海爾也依然是一家值得尊重的企業。但是,當“海爾4名員工午休被開除”事件掀起風波之后,再次審視海爾,我們會發出疑問:員工午休風波之后,海爾如何面對未來,它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