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仲文

行程自由、購物自愿、費用AA制……當下,通過QQ群、微信群組團出行的“群旅游”越來越火,正給老年人帶來全新的快樂方式,但因其“野生旅行社”的特征,也存在著消費陷阱和安全等隱患。
QQ群旅游,讓遼寧大連春柳街67歲的齊碧霞像變了個人。齊碧霞原先是個“宅女”,除了做家務就是坐在電腦前。2014年,她加入了一個攝影旅游QQ群,群里每周都會組織集體旅游。
2014年7月,一則出游公告引起她的興趣:你可知道,在我們身邊,就有“法國普羅旺斯”嗎?它叫獐子島,那里海水干凈,歐式建筑遍布全島,讓我們去浪漫一把。
齊碧霞心動了,交100多塊錢跟著群里80多號人登上了島。在大連生活了半輩子的齊碧霞,第一次知道身邊還有這么美的地方。
之后,齊碧霞每周都會跟群友到周邊玩樂拍照。群里有很多攝影高手,每次都能學到一招半式。2015年春節,社區舉辦攝影大賽,齊碧霞拿了幾張出游照參賽,沒想到獲得了一等獎。
山東青島的肖自華通過微信群自助游,當起了沙發客。
去年,65歲的肖自華加入了一個異地旅游微信群,400多位群友來自五湖四海,熟悉后就有人建議:大家搞互助游,當地人給外地群友當向導,幫著安排食宿。
肖自華跟成都群友老曾因為都愛好書法,很聊得來。去年9月,肖自華去重慶玩,在微信群里發了照片,老曾看到后立馬向他喊話:“都到重慶了,也不來看看朋友么?”就這樣,肖自華帶著老伴轉道成都。當天,老曾打著“歡迎老肖”的牌子到車站迎接,飯后提議:“你們就住我家吧,我家還有兩間空房。”
在成都玩了3天,老曾給肖自華夫婦當向導,“吃住玩,各方面都比跟團游好多了”。肖自華回家后,把這次經歷寫了篇文章發在微信群,立馬就有五六對群友效仿結對“沙發客”。今年7月,肖自華還邀老曾到青島避暑,“我帶他出海,吃海鮮,學螳螂拳,他也玩得很盡興”。
群旅游雖便利,但也有參與者透露了一些隱患。
“有些群旅游很隨意,某個人想去某個地方,去群里喊上一嗓子,沒具體規劃,走到哪算哪?!焙幽相嵵?6歲的秦富民說,自己曾跟著去戶外登山,結果發起者不熟悉路線,迷了路。
“有群主會從中漁翁得利。”湖南常德63歲的湯岳斌說,自己曾報名周邊游,交260元,途中既沒收費景點也沒其他消費,“后來一了解,那種玩法只需五六十元”。
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江西南昌59歲的董月琴曾隨群參加漂流活動,結果撞到石頭小拇指骨折,在醫院花了3000多元,“群主沒來醫院慰問,他說自助出行,出了事自己負責”。對于這種情況,湖北法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羅紅偉說,如果組織者不營利,只是一同出行,那么游客應對自己的人身、財產等自行負責。
“參加這種自助游,自己還是要做點功課,學點旅游常識。另外,還是要多關心行程、食宿、通訊聯絡問題,不能啥事都不管。”對于隨群旅游,肖自華分享說,最重要的是跟對召集人,“那種事先查好所有路線,聯系好包車和住宿的才值得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