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是擔當者、奮斗者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新時代共產黨人擔負著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世界大同、強黨興黨的歷史使命,其任務不可謂不繁重、責任不可謂不重大。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有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政治擔當,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責任擔當,努力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業績。
永葆斗爭精神,進行重大斗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共產黨人擔當精神的體現。從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到激情燃燒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無數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當今世界大變局加速深刻演變,國際形勢波譎云詭,周邊環境復雜敏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全面從嚴管黨治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無數事實說明,在重大風險面前,主動迎戰才有生路。在新時代,要發揚斗爭精神,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破除發展道路上的各種阻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于動硬,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黨員干部不僅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科學預見形勢發展的未來走勢、蘊藏其中的機遇和挑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過現象看本質,抓好戰略謀劃,牢牢掌握斗爭主動權。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牢牢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活學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不斷強化實踐鍛煉,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強筋壯骨;不斷深入基層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改革發展主戰場,真槍真刀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不斷增強政治能力,在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進行重大斗爭、攻堅克難中經受淬煉、積累經驗、百煉成鋼。
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干事創業,要下功夫、用狠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得失。
干事創業很難一蹴而就,必須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一個大項目、一項大決策,從醞釀、落地到見效,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在醞釀規劃過程中,需要決策者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推進實施過程中,更需要繼任者傳承接力、埋頭苦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干。
要做到一茬一茬接著干,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要有擔當精神,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長遠眼光,保持歷史耐心,克服浮躁心態,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干解民憂、惠民生的事,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個目標干到底。這既是保持工作連續性、推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領導干部政治素質的體現;既是事業觀、政績觀的選擇,也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
積極投身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時代故事。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將改革進行到底。
當前,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前所未有。改革進入深水區,既要大力破除妨礙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各種桎梏,又要下大力氣補齊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短板。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出現了諸如移動平臺、數字平臺等許多新事物、新現象,對改革提出新要求。同時,當前的國際環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有可能不期而至。所有這些,對于進一步改革提出了新的考驗。
新時代,迎接各種新的挑戰,化解各種新的危機,黨員干部就必須在推進改革的征程上敢于擔當,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要有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對認準的事一抓到底,有責任不推脫,有風險勇承擔;要奮發進取、埋頭苦干,不僅要當好改革促進派,還要當好改革實干家,更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以滴水穿石精神奪取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勝利。
俯身深入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共產黨人最鏗鏘有力的話語,詮釋著“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最大的初心。這份初心,是牢記來時的路,牢記為什么出發;這份初心,也是共產黨人的擔當,是為實現人民利益而奮斗的勇氣和力量。
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知行合一,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至關重要;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人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要真正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思想統一到行動上來,讓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脫貧攻堅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是為貧困群眾做的實實在在的事情,是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群眾利益無小事,要付出真感情,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扎實完成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說白了,對人民擔當就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深入基層,主動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把政績建立在民生福祉上,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履行黨員責任,實現黨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歷史使命。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團結一心,與時俱進,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人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現如今,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即將勝利之時,也是最艱苦之時、最需奮斗之時。越是此時,越要擔當與實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敢于擔當,把責任扛在肩上,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以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勇氣,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銳氣,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牢牢樹立“四個意識”和憂患意識,繼續保持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切實擔負起歷史使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建功立業。
總之,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以擔當精神,踐行初心和使命,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長征路上,經受住“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在各自工作崗位上不斷打開新局面、開辟新境界,把黨的十九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落到實處。
來不及思量,就一躍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長江之下,最牽動人心的地方。“別緊張,有我在”,輕聲的安撫,穩住傾覆的船艙。摘下生命軟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擔當。人們夸你帥,不僅僅指的是面龐——這是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官東的頒獎詞。
海軍工程大學動力工程學院某中心助理教員官東,2015年在“東方之星”救援過程中,多次下潛,一連救出兩名幸存者;危急時刻,讓出自己的潛水器具,險被急流沖走。2016年2月14日,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2018年9月,當選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愿者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