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王曉輝
去年6 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煙臺視察時對國企改革作出重要指示:“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煙臺國企改革注入了強勁動力。煙臺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意見》《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堅持高標定位、精準施策,縱深推進國企改革,全國工業類“雙百企業”現場會、全國化工行業自主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全省深化國企改革發展研討會等會議相繼在煙臺召開,以萬華為代表的煙臺國企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今年1 ~7 月份,市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588 億元、利潤總額113 億元、凈利潤95 億元,資產總額2651 億元、所有者權益1199 億元、國有權益659 億元。
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深化。堅持把國企上市作為深化混改的重要途徑,推動市管企業股權多元化比例、資產證券化率分別達到60%和62%,培育5家上市公司、6 只股票、5 戶新三板掛牌企業。萬華化學集團入選全國“雙百企業”,成為全省首家實現整體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當前正在加快推進冰輪、泰和新材等上市企業整體上市,推動密封科技、萬華生態板業和節能建材等企業首發上市,推動民士達、海頤軟件等新三板掛牌企業轉板上市。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全面發力。深入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市管企業全部完成“黨建入章”。全面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推行契約化管理、加大中長期激勵,把企業實質性管理層級壓縮至三級以內。正在研究擬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非上市公司中長期激勵的意見,扎實推進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持續激發骨干員工干事創業激情。
重點領域改革深入開展。積極推進交運集團員工持股國家級試點改革,打造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蹄疾步穩推進百年企業北極星公司“1+4”綜合改革,力爭年內止虧贏利、規模效益3 年翻一番。“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國企辦公共服務機構分類處理等工作全面完成,排名全省第一。
國有資本布局持續優化。建立了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重點項目庫,2019 年開工項目44 個,計劃總投資1343 億元,年內將完成投資300 億元以上。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先進制造業、城市建設、現代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萬華集團規劃建設了總投資1100 億元的煙臺工業園,MDI 產能達到230萬噸,位居全球第一;冰輪集團連續15 年入選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榮獲聯合國“保護臭氧層模范項目獎”(全球共5 家,全國1 家);總投資500 億元的煙臺港西港區建設加快推進。
對外合資合作成果豐碩。成立了首家專業化、市場化國有招商公司——國誠譽豐招商服務公司,統籌整合煙臺市駐日、駐韓、駐港招商資源,合力開展聯合招商、資本招商、基金生態圈招商。國豐公司、財金集團積極推進省新舊動能轉換綠色化工產業母基金等總規模約300 億元的基金落地。與江西銅業共同建設總投資25 億元的銅冶煉項目,打造江北重要銅產業基地。
創新驅動走在前列。持續激勵國有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累計建立了22 個國家級創新平臺、37 個省級創新平臺,3 個院士工作站、5 個博士后工作站,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5 項、省部級130 項。冰輪集團獲得中國節能環保專利一等獎;泰和新材集團“一種間位芳綸纖維紙基材料的生產方法”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授權,也是國內芳綸紙行業獲得的第3 項國外授權專利;張裕集團建成國內葡萄酒行業首家智慧工廠。

煙臺市矢志不渝推進國企改革
開放引領更富活力。企業累計在海外建立56 個子公司及辦事機構,累計投資額近160 億元。萬華集團投資12.5 億美元在美國建設40 萬噸MDI 項目,張裕集團海外葡萄酒產能達到5 萬噸,冰輪集團在103 個國家和地區注冊頓漢布什商標。
一方面,著力加強監管。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不斷優化治理結構、資產結構、債務結構,加快實現由管企業向管股權的轉變、由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的轉變。堅持一企一策,修訂完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辦法,真正實現分類考核、差異考核、精準考核。全面完成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10 月底前將基本完成縣(市、區)統一監管工作。啟動建設國資監管“云平臺”,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無縫隙的國資監管體系,全力打造法治國企、陽光國企、實力國企。
另一方面,突出優化服務。出臺了服務國有企業改革發展10 條意見,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加強監管,在監管中提升服務。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修訂完善了出資人監管權力責任清單,對清單內的事項堅決管好管住,清單外的事項由企業依法自主決策。對國企改革制度文件進行全面梳理、系統設計、整合創新,廢止文件11 個,宣布失效文件2 個。按照權責統一、應放盡放、能授則授、放開搞活的原則,先后2 次取消下放23 項審批、核準、備案事項,企業需要政府或部門研究確定的事項當天啟動辦理程序。
全面落實主體責任。煙臺市委印發《關于在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推行全面從嚴治黨清單化管理。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市管企業全部實現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調整理順各級黨組織隸屬關系114 個。
全面加強基層建設。組建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隊,深入組織開展“兩獻兩賽”主題實踐和“3553”黨建創新示范工程,打造黨建示范點5 個,建立黨員示范崗、責任區1100 余個。堅持國有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延伸到哪里。東方電子集團在海外的19 個分支機構,全部建立了黨支部。
全面彰顯國企擔當。以“思想大解放、作風大改進、工作大落實”等活動為載體,推動國有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煙臺成為山東首個、全國第二個實施“一元公交”惠民政策的城市;藍天集團、城發集團等市級投融資公司承擔了全市總投資1000 多億元的重大城市工程建設任務,正在加快建設幸福新城、老嵐水庫、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民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