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

如果你沒吃過剁椒魚頭,那就別告訴人你吃過湖南菜。這是湖南朋友引以為傲的湘菜排行榜冠軍。
初次吃剁椒魚頭,不曉得那是湖南菜。二十多年前南京開會過后,路過上海,出版社請客,地點就在住宿的酒店附屬的湘菜餐廳。對湘菜一無所知,那個晚餐吃下來以后即時“開悟”。
我記得的是,我張開嘴巴用手當扇子給嘴里拼命扇風,舌頭和嘴唇都腫大一倍,說話發(fā)音不準:“好辣好辣好辣呀!”喝了一大杯熱水,沒法去辣,再喝一大杯冷水,辣仍無法解除。
又過了十多年,又到南京,住在南京一個星期,其間有點空閑時間,同行的年輕人沒時間帶路,建議兩位老人家參加當地旅游團作文化體驗。
由于各自報名參團,一團陌生人,走了半天,全部團友全無交集。這冷淡局面到了中午被一瓶辣椒油打破。
午餐時間剛坐下,旁邊一對衣著樸素的夫婦,說話口音我聽不懂,眼睛小小的男人不知道說了什么,身材略豐滿的女人在她的大提袋里撈出一罐紅彤彤的玻璃罐子,蓋子打開,馬上沁出一陣辣味。不必品嘗,已經感覺到一陣辣意溢出罐外。
然后,每一道菜,他們兩人,都要先用筷子在紅油罐子里挖一筷辣椒添在所有不同烹煮方式的不同菜肴里吃。
“沒有這個我們吃不下飯。”她的表情很理直氣壯,“好吃的,很好吃,你吃呀,一起吃呀!”把整個罐子推到我面前來。
“你是哪里人?”我想問,還來不及提出,她似乎有預知一般,回答我:“我們湖南人都是這樣的。沒有辣椒下不了飯。”
漸漸多認識幾個湖南人,發(fā)現旅游中相遇的這對夫婦并沒有夸張。我和湖南朋友一起吃飯,他們最愛叫的菜叫剁椒魚頭。
首先要說的是魚頭,魚頭是和榴蓮一樣獨特的食品,愛的人,貼心入肺,不愛的話,離開越遠越好,因為不知道怎么動手。感覺都是刺呀!呵呵,非剁椒魚頭不歡的湖南朋友不是嘲笑,只是好笑。他吃魚頭像只貓,連魚骨帶魚肉放進嘴里,吐出來一支支干凈的骨頭。再后來我又發(fā)現,所有我認識的湖南人在剁椒魚頭出現時都像一只貓——這是贊賞呀!表示厲害,莫要誤會呀!
湖南人吃魚頭的本領讓旁觀者目瞪口呆。
檳城突然開了好多家湖南菜館。這時候南洋人都明白湘菜即是湖南菜,也就是剁椒魚頭的代名詞。
這日終于吃上了湖南名菜剁椒魚頭。而且是從湘菜館里打包回來的,一起吃飯的是熟人,飯后水果是切開小片的橙,家里最不愛橙的人拼命吃,沒有間斷地一片再一片,今天的橙還是酸的呢!真是少見呀。忍不住吃驚問:“為什么需要那么多維生素C?”通常是感覺快傷風感冒就沖一片溶水的維生素C攪杯喝下去,或是多吃一個橙。
“沒感冒。”她伸著舌頭哈著嘴,“辣辣辣,好辣好辣好辣!”
我鎮(zhèn)定微笑:“第一次吃剁椒魚頭都有這種反應。”一邊回憶我在上海湘菜館的經驗和體會。
后來我又到上海,上海的朋友請我吃上海菜,四喜烤麩、馬蘭頭香干、五香熏魚、花雕醉雞、八寶鴨、紅燒獅子頭、桂花糖藕、南翔小籠包、水晶河蝦仁等。看著一桌子的上海菜,我卻陷入了湘菜的初體驗:“第一次到上海,我吃了一道剁椒魚頭……”話猶未完,上來一盤滿是紅油辣椒和青蔥的剁椒魚頭。
啊!心有靈犀的感覺確實很窩心。為什么不能吃剁椒魚頭還要提呢?
回到酒店房間想了一下,感嘆的是歲月不居,懷念的是那個到上海的年輕——那時候,年輕幼稚無知不懂事,吃完剁椒魚頭,跟主人居然沒說一句謝謝,還搖頭說,太辣了,不習慣。
幸好歲月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