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越

圖一 北宋 白地劃牡丹紋如意形臺座枕
磁州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河北漳河流域的觀臺和滏陽河流域的臨水、彭城一帶,這里在宋時因地屬古磁州,窯口因而得名。作為宋金元時期影響最大的北方民窯,磁州窯的瓷器手工業作坊主要以商品生產為目的,其中,瓷枕是其獨具特色的產品之一。從出土情況和存世瓷枕的數量上看,磁州窯瓷枕在宋金元時期使用非常廣泛,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瓷枕上的裝飾內容和技法,也是充分考慮了當時人們的消費需求。
從器形上看,磁州窯瓷枕主要分為幾何類箱形和仿生形兩大類。瓷枕的裝飾技法多種多樣,既有在胎上刻劃、印出花紋,入窯燒制的刻劃花裝飾;又有在釉中加入不同金屬原料燒制而成的綠釉、褐釉、黃綠釉等釉色枕;最常見而典型的,則是在釉下用氧化鐵金屬原料繪畫花紋,然后施釉入窯燒制而成的白地黑花瓷枕。磁州窯瓷枕上的裝飾圖像,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延展,反映了消費需求的變化發展。

圖二 北宋 白地黑花持荷娃娃腰形枕
北宋時期,磁州窯枕面裝飾主要是刻劃花(圖一)、珍珠地等紋飾,裝飾風格主要模仿了當時五代名窯之一的定窯,布局較滿,充分表現北宋社會的民間審美趣味。白地黑花釉下彩繪,作為磁州窯最具代表性的裝飾技法,在北宋晚期至金前期產生。筆繪圖案主要為生活化、具有吉祥寓意的植物花卉、嬰戲紋(圖二)等。文字裝飾較為簡潔,主要是字、詞、短語和簡單的詩句,內容多為吉祥語、祝福語。到宋末金初,社會動蕩,貧困流離,“忍”字紋枕為多[1],是百姓心態的真實寫照。

圖三 金 白地黑彩竹枝棲雀八方形瓷枕

圖四 金 白地黑花虎紋如意形枕
金代是磁州窯的繁榮期。帶“大定”“泰和”年款的瓷枕頗多,從一個側面說明經歷宋末金初的社會巨變后,經濟社會復蘇,制瓷業重又恢復[2]。此時白地黑花瓷枕的繪畫題材眾多,無論何種枕形,枕面多隨形開光,開光內繪有象征富貴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等植物紋,迎合民間風俗習慣和百姓喜好的魚、兔、蘆雁、虎等動物紋,嬰戲、花鳥、人物故事等題材也較為流行(圖三-圖四)。
筆繪的裝飾技法帶動了文字枕的發展。金元時期的枕面常見《菩薩蠻》(圖五)、《浣溪沙》《如夢令》《蝶戀花》《西江月》《點絳唇》等詞牌[3],選取的都是民間盛行一時的說唱調。書于瓷枕上的唐詩則有孟浩然、司空曙、杜甫、白居易、張繼、張祜等名家的作品[4]。
元代,新的文學形式——元散曲的出現和流行,在瓷枕上也成為重要的表現內容。《山坡羊》《落梅風》《朝天子》《醉中天》等元散曲見書于枕面。隨著戲曲、小說和版畫的流行,展現民間文學題材的人物故事枕在已發現的元代瓷枕中數量已占多數(圖六)。
人物故事枕基本形制為長方形。這種長方形的瓷枕,枕面慣用開光做法,將主體圖案框在云頭形的開光內。這種做法一方面可能與插圖書籍的印刷流行有關。隨著雕版印刷術和小說的發展,負責瓷枕裝飾的窯工比較容易接觸到小說插圖上的故事形象。插圖的樣式,即是在限定框架空間內繪畫人物和景物,由此很容易被借用到平坦的枕面上作裝飾。隨著插圖小說的流行,對瓷枕的這種裝飾喜好也更有保障。尤其金元時期,戲曲、小說和版畫較為發達,許多深受民間喜愛的歷史人物故事、神話、元雜劇場景等都被移置在枕面上,這種繪畫與制瓷工藝相結合的作品,成為當時社會及民風民俗的寫照。
另一方面,考慮到瓷枕的一個主要使用空間就是居室,有學者研究,枕面上的開光可能與建筑、漆器以及家具上的壸形開光裝飾有著極大的關聯[5]。壸門造型,是指由兩條結合的曲線拼成了尖角向上翻的“大括號”形狀的尖頂卷口。壸形開光在北宋后期的室內設計中廣泛流行,并在金代發展成為室內裝飾上的一種固定常用的模式。瓷枕枕面上這種云頭形的開光,近似壸形開光,這種裝飾方式,有可能正是為配合室內裝飾風格的變化而借用產生的。

圖五 金 白地黑花詞文腰形枕
如圖六所示,在長方形瓷枕枕面畫出固定的矩形畫框,或已發展為一種程式化的繪畫方式。沿著矩形畫框,框內左右再畫出云頭形的開光,開光以外多采用錦地裝飾,縮小畫幅,將觀者的視線引向畫框內的圖案。這種畫面結構不只適用于枕面,枕墻四壁也是一樣,枕面的主體圖案比較復雜,主要有人物故事畫、山水畫、花鳥畫及文字等,而枕墻裝飾前立面一般畫墨竹,后立面多畫牡丹,兩端面畫荷花。金元時期瓷枕開光內的裝飾內容,在繪畫上有著一套程式化的圖像。據學者研究,枕面圖案有著非常明顯的圖式,有些圖式總是反復出現。還有一種情況,畫面基本圖式相同,但經過局部的修改而變為另一故事。磁州窯瓷枕的圖像中還存在大量的母題,即相同的圖像單元[6]。裝飾圖像出現明顯的圖式,也是瓷枕商品化的一種體現。反復出現的題材應為當時的大眾所歡迎,窯工們采用標準化的圖式和母題,可以大大提高繪畫的效率,滿足市場的需求。與此同時,枕面圖案局部的變化又在不同程度上掩蓋了圖式的單一和重復,使瓷枕的圖像看上去變化多樣。
而如圖三、圖四所示,腰圓形、八角形和如意形瓷枕的枕墻,絕大多數裝飾同一樣式的卷草紋,可能是為提高生產效率,工匠在繪制工序上也發展出了程式化的模式。
磁州窯瓷枕發展到金元時期,在內容題材上,也出現了許多表現文人清雅、隱逸等思想的墨竹圖、山水等。元代瓷枕的前立面上,大多可見為文人所喜的墨竹圖或竹鳥圖繪畫。許多文人士大夫應該也參與了磁州窯瓷枕的書畫創作。從瓷枕的繪畫風格上看,有工筆畫,有寫意畫,有些作品已非普通窯工所能為。帶有“漳濱逸人制”落款的瓷枕,就顯示出了制瓷工匠的文人氣質。其題款下的瓷枕,不論繪畫題材還是繪畫工藝都堪稱一流[7]。金元時期白地黑花“枕賦”銘長方形枕(圖七),中部如意開光內書《枕賦》一首,為一篇贊美瓷枕妙用的長篇賦文,是已發現磁州窯瓷枕文字裝飾中所僅見的。
文字枕內容和題材則多集中在“嘆世”“田園”“山林隱逸”“懷古傷今”等主題上[8]。這些日用生活的瓷枕,成為承載文人士大夫追求出世隱逸思想的載體,可見隨著政權的變遷,政局的動蕩,當時應有大量的文人隱逸于民間,且文人思想在民間具有廣泛的影響。此類型枕的大量出現,表明窯場工匠在滿足民間欣賞口味的同時,也考慮到鄉紳及士大夫階層對文人文化的追求。不過,枕面內容有時字跡稚拙,并出現一些俗寫字、錯字、別字、自造字等,如金元時期開光白地黑花題句長方枕,其上“饒君更比石崇富”一句,“饒”字當作“曉”字(圖八)。也許是制瓷工匠率意為之,或文化水平有限,或為博買主一笑起到促銷作用。
由此可見,磁州窯瓷枕在裝飾設計上,具有俗雅共賞的藝術定位,此在提高磁州窯文化品位的同時,也擴大了產品消費對象,利于銷量。
除了枕面上的裝飾,磁州窯的枕底還常見各式帶有自家姓氏的窯戳,上面戳印燒制瓷枕的窯戶,有“張家”“李家”“王家”“趙家”“劉家”“常家”等等(圖九-圖一○)。這也與磁州窯商品化的生產方式有關。據研究,磁州窯的窯業生產呈現出高度分工合作的生產模式。在制陶燒瓷的生產工序上,窯戶、制坯戶、制釉戶和加工化妝土等生產團體協同進行。窯場所在地是勞動密集型區域,個體生產專業戶中,除了以家庭為單位,還存在著雇工關系[9]。當時的磁州窯是由一大批窯場組合起來的總稱,各家窯戶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戳印窯戳成為積極營銷自己產品的一種方式。其中,戳印“張家”窯戳的瓷枕出現最多,時間最早,產品樣式豐富,有“張家造”“張大家造、張大家枕”“張家枕”“古相張家造”“張家窯”等,可見“張家”所代表的窯場擅于燒制瓷枕。其中的“張家造”標識從北宋開始,一直延續到元代,可稱之為老字號產品。
一些窯工還將窯號直接書寫在枕的后立面,便于購買者能直接看到廠家的標記,如元代常見以對聯形式,于瓷枕立面兩側書寫的“相地張家造,艾山枕用功”、“滏源王家造,鴻川枕用功”等宣傳語。窯工們還在枕面上作詞稱頌自己的產品,如“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10],“繪瓷作枕妙陶然……三更凜凜不須扇”[11]。另有一件元代瓷枕上的《西江月》詞則寫道:“自從軒轅之后,百靈立下磁窯……諸般器盒能燒,四方客人盡來掏(淘),件件兒變做經鈔”[12],更是直接傳達出磁州窯工將器物銷售變賣成金錢的喜悅心情。

圖六 金 白地黑彩“徐神翁行醫”長方形枕
如上所述,磁州窯枕面上的裝飾題材,以俗雅共賞的藝術定位,迎合了宋金元不同時期人們的消費需求。作為民窯產品的磁州窯瓷枕市場面向廣大,利于銷量,與此同時,窯工發展出程式化的繪畫裝飾滿足瓷枕的生產供給。考慮到同時期生產瓷枕的窯口眾多,競爭激烈,觀臺窯、冶子村、東艾口村和彭城窯等各家窯戶,紛紛在瓷枕上標記自家窯號,以示宣傳,磁州窯瓷枕的商品化特征十分鮮明。
(本文配圖所示器物均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品)
[1]馬小青:《宋元磁州窯文字枕概述及斷代(上篇)》,《收藏界》2006年第4期。
[2]同注 [1]。
[3]參見陳會新:《磁州窯詩詞》,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4]王時磊、李寒梅:《磁州窯的唐詩枕》,《收藏家》2009年第12期。
[5]詳見胡聽汀、甘菲:《論磁州窯白地黑彩長方形畫枕開光的起源——兼談該類瓷枕的年代上限問題》,中國古陶瓷學會編:《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6輯,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6]具體的圖式分析參見鄭以墨:《圖像與知識的建構——宋元時期磁州窯瓷枕研究》,《中國美術研究》2017年第4期。
[7]趙學鋒:《磁州窯工匠畫向文人畫裝飾演變初探》,《東方收藏》2014年第11期。
[8]馬小青:《宋元磁州窯文字枕概述及斷代(下篇)》,《收藏界》2006年第5期。
[9]秦大樹:《磁州窯的生產方式初探——考古發現的窯業遺跡所體現的生產模式》,馮小琦主編:《磁州窯瓷器研究》,故宮出版社,2013年。
[10]《中國歷代陶瓷款識匯集》,古文化研究社,1988年,第55頁。
[11]王興編:《磁州窯詩詞》,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4頁。
[12]劉志國:《彭城窯瓷器淺識》,中國古陶瓷學會編:《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6輯,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圖七 金元 白地黑花“枕賦”銘長方形枕

圖八 金元 開光白地黑花題句長方枕

圖九 宋 “張家造”款

圖一○ 宋 “張大家枕”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