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宏奎 趙輝 紀瑋
一般納稅人從銷售方或提供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增值稅抵扣的合法憑據,但并不是唯一憑據。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外,以下七種憑據也可以作為增值稅抵扣的合法憑據:
通行費電子發票分為以下兩種:一是左上角標識“通行費”字樣,且稅率欄次顯示適用稅率或征收率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即征稅發票。二是左上角無“通行費”字樣,且稅率欄次顯示“不征稅”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即不征稅發票。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90號,以下簡稱財稅[2017]90號)的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納稅人支付的道路通行費,按照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征稅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抵扣進項稅額。《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開具等有關事項的公告》(交通運輸部公告2017年第66號)的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符合規定的通行費電子發票后,應當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登錄本省(區、市)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查詢、選擇用于申報抵扣的通行費電子發票信息;按照有關規定不適用網絡辦稅的特定納稅人,可以持稅控設備前往主管國稅機關辦稅服務廳,由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稅務局端)為其辦理通行費電子發票選擇確認。
根據財稅[2017]90號的規定,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支付的高速公路通行費,如暫未能取得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可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不含財政票據,下同)上注明的收費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高速公路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高速公路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1+3%)×3%;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人支付的一級、二級公路通行費,如暫未能取得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可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按下列公式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可抵扣進項稅額=一級、二級公路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1+5%)×5%;納稅人支付的橋、閘通行費,暫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收費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可抵扣進項稅額=橋、閘通行費發票上注明的金額÷(1+5%)×5%。
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買價,是指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價款和按照規定繳納的煙葉稅。購進農產品,按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抵扣進項稅額的除外。另外,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進一步調整,農產品適用稅率調整為9%。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同步調整為9%。考慮到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的特殊性,《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或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實行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先比對后抵扣”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3年第31號)的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一般納稅人進口貨物取得的屬于增值稅扣稅范圍的海關繳款書,經稅務機關稽核比對相符后,準予按注明的增值稅額進行抵扣。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規定,一般納稅人從境外單位或者個人購進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按照規定應當扣繳增值稅的,可以憑解繳稅款取得的完稅憑證抵扣注明的進項稅額。納稅人憑完稅憑證抵扣進項稅額的,應當具備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資料不全的不得抵扣。
凡從事機動車零售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在銷售機動車(不包括銷售舊機動車)收取款項時,必須開具稅務機關統一印制的新版《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從銷售方取得的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規定,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暫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進項稅額: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為發票上注明的稅額。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的,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的進項稅額: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進項稅額: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