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星月夜》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凡·高所創作的表達自己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瘋狂的幻覺世界的一幅舉世聞名的油畫,因其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藝術內涵,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研究探討凡·高畫筆下《星月夜》的藝術特征,有利于充分體會其中蘊含的復雜的情感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他幻想中的世界。
關鍵詞:凡·高;《星月夜》;藝術特征
著名油畫作品《星月夜》是凡·高創作的不可多得的佳作,該作品展現的高超的繪畫技巧、豐富的藝術內涵、復雜的情感世界以及當時繪畫背景和環境需要我們繼續去研究探討和深刻體會。因此本文對《星月夜》的藝術特征展開探討研究,從《星月夜》作品概述、藝術特征和情感體會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一、凡·高及其《星月夜》
凡·高在法國一家精神病院創作的《星月夜》展現了一個夸張扭曲、色彩強烈、充滿濃郁情感的星空景象,表達出凡·高心中瘋狂的幻想世界。這幅畫里曲卷扭轉的星云、夸張的星光、奪目的明月、山、水、樹等都在瘋狂地散發著自己的情感,色彩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卻又透露出一種美的平衡,看起來好像就是一團巨大的火舌,隨時都會把觀察者拉入作者瘋狂迷失的幻想世界。這幅畫被認為奠定了現代藝術產生的基礎,是印象派的代表,實現了色彩造型的變革,改變了傳統繪畫的固有觀念,創造了藝術形式獨特的審美價值,使用了造型藝術中明暗、解剖、透視等的科學知識。《星月夜》中將光源色與環境色作為創作核心,畫中的每一個圖像都充滿了象征意義。通過跳動的畫筆、涌流的顏料、強烈的對比矛盾、作者內心深處的躁動不安、刺激性的情感等我們可以感受到,在這虛無縹緲卻又著實存在的星空下,作者想要沖出這星空的幕布,尋找美的平衡和內心的平和。在凡·高的世界里有太多他想要一探究竟的事物,而《星月夜》對于凡·高來說,或許是他對于他自己提出的疑問,這也可能是他給世界的一個答案。
二、《星月夜》的藝術特征
《星月夜》是世界知名的油畫著作,是印象畫的代表作品,其中有非常多的繪畫細節、藝術表達等需要我們研究探析,只有在充分清晰地了解《星月夜》的藝術特征的基礎上,才能夠充分理解屬于凡·高迷失的幻想世界和他焦躁不安的心理。
(一)線條的變化
凡·高在《星月夜》中體現了他一貫強有力的線條感,用短且小的筆觸展現圓形的星與月,而天空星云和山脈柏樹都是使用長且大的筆觸繪就,其中穿插用小線條畫成的矮灌木和村落,使得整個畫面不僅素材豐富,且充滿律動性。
(二)嚴密的構圖
構圖是作品《星月夜》的一大特色,體現了凡·高卓越的繪畫能力,主要體現在經緯線的運用等方面。從整幅圖的結構中,經過仔細觀察我們就不難發現,油畫中的物體都有其自身的走向,而這些物體的走向,是沿著經緯線方向的。沿緯線方向的是星云、月與星、山脈、房子與灌木,雖然緯線的走向單一,但是在這一幅油畫中是沒有任何一個物體的走向是絕對平行的,星與月、房子與灌木的走向以及排列是逐漸降低的,這就使得油畫中面積占大比例的星云與其他物體之間產生適宜的平衡感。沿緯線方向的是柏樹和教堂的尖頂,柏樹向上的生長軌跡支撐著整個畫面的框架,但由于柏樹枝條的蔓延使整個畫面協調且靈動。油畫中心是翻滾的星云呈現著類似于太極八卦的效果,雖然星云的翻滾暗藏進攻性,但是星云與其他的星和月的穿插顯現出一種相得益彰的和諧。星云與其他物體的協調體現出這幅油畫的問世絕不是凡·高一時瘋狂的舉動,而是在細膩地表達自己對美的平衡的追求。
(三)面積的分配
《星月夜》的主要基調是由油畫中大面積的冷色天空以及蔓延的山脈構成的,整個畫面呈現的色彩帶給人寧靜通透卻又十分凝重的感覺,然而星星和月亮是整幅作品中少有的高明度區域,占比面積少而且分布散,所以整個畫面呈現跳躍的狀態,并且使得整個布局豐富起來,不會顯得單一。雖然只有寥寥幾顆星,但是作者在這幾顆星上所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如若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這幾顆星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大小不同,將畫面分割成等面積色塊,使整個畫面更顯協調。油畫中起著構成結構的重要作用的柏樹是一個面積比較大的三角形色塊,如果整個畫面中作者沒有在畫面橫向的二分之一處創作一個教堂的尖頂與柏樹呼應,那么會造成柏樹的孤立,并且影響畫面的完整性。凡·高進行如此設計,不僅體現了他對繪畫的嚴謹性,更體現了他對美的平衡的追求。
(四)色彩的安排
在《星月夜》中,飽和度高的顏色的運用占了大部分的比例,色彩對比強烈,明黃深藍的運用,使得整個畫面顯現出強烈的色彩沖擊,而在色彩矛盾中又透露著平衡的和諧美。要使一幅油畫作品達到這樣的藝術表達效果,作者絕對不能夠抱著“只要使用兩個甚至多個色彩差異大且飽和度極高的色彩進行繪畫就可以了”的態度,這樣只能顯示出色彩的矛盾性。部分人認為《星月夜》是凡·高的激情創作,其實不是。凡·高系統性地運用了色彩的特性,使得這幅畫呈現的狀態是相當靈動自然的。在畫面中,純度和亮度最高的是月亮,然后是星星,由內而外按照純度和亮度程度的降低排列,就連占畫面面積最大的星空也運用了不同程度的色彩漸變,彼此交相呼應。村莊中閃爍的微微亮光與星空中星星的照應造成了一種天與地的平衡,柏樹用紅色勾勒邊緣,與村莊紅頂的房屋組成了整個畫面的暖色系統。黃色與藍色系統的有序排列和交匯穿插,使得整個畫面飽滿且不顯得凌亂,并且呈現出生動跳躍的表達效果。作者的確在繪畫過程中想要表達出他內心世界的瘋狂,但是越想竭力表達矛盾瘋狂的情感,凡·高的畫筆下就越注重美的平衡。
(五)畫面的秩序
凡·高在竭力追求美的平衡以及表達他心中瘋狂的幻想世界和焦躁不安的情緒的過程中,創作的作品《星月夜》仍然沒有脫離原有繪畫中的秩序性,縱使這幅作品的跳躍性極強,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星月夜》的筆觸的走向是有規律可循的,絕大部分是按照景物實際的運動軌跡進行描繪的。《星月夜》就像是一個由凡·高建立的色彩斑斕的迷宮,看起來很復雜,但是我們又可以清晰順利地尋找到迷宮的出口,筆觸的走向指引著我們理解這幅畫的意蘊,勾勒出在畫中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得到動感的神奇的藝術表現效果。而在《星月夜》中能夠表現出秩序性的不僅僅只是筆觸的走向,這幅畫中景物比例的安排也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絢爛多彩,同時又具有秩序和平衡之美。例如,教堂的安排不僅是豐富《星月夜》內容的一個素材,其更為重要的作用是消減柏樹作為構成畫面框架的孤立之感,平衡畫面中兩邊的“重量”,所以教堂更像是一個秤砣起到平衡畫面的作用。以微知著,凡·高在創作《星月夜》的時候的確是在表達他的迷失的幻想世界,但他在創作過程中并沒有迷失,無論是構圖、色彩還是素材,凡·高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反復斟酌,只有這樣的創作精神,才能夠完成像《星月夜》這樣的舉世聞名的佳作。
三、《星月夜》中體現的凡·高的情感
成就一幅佳作,優秀的繪畫能力是其次,能夠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完整地表現在繪畫中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凡·高在《星月夜》中運用了許多高超的繪畫技術,擁有卓越的繪畫技巧和獨特的繪畫意識,但是使得《星月夜》在浩瀚如煙的繪畫作品中出彩的關鍵點就是凡·高在創作過程中將情感也作為一個繪畫因素融入了作品中,使得他的情感表現如同畫中強烈的色彩般熾熱,而他那瘋狂的世界也正如色彩之間的差異那般矛盾。冷暖色之間碰撞出的強烈力量切實地表現出凡·高在創作時內心復雜掙扎的情感。
《星月夜》呈現的整體色調偏凝重,如若在“絕望”與“希望”中選擇一詞來表達個人所認為的凡·高想要通過《星月夜》表達的情感,也許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絕望”,但是筆者認為《星月夜》是希望中的絕望與絕望中的希望。凡·高患有精神疾病,在很多的時候凡·高的意識是不清醒的,但是凡·高卻在創作的過程中保持寧靜和充實的信念,他表達他的靈魂,他也想像觀者一樣從他的畫中超越色彩和技藝看到自己的靈魂世界。凡·高的情感一直從未停留在一個相同的地方,越來越復雜,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多,他對于這個世界的疑問也越來越多。《星月夜》的視野是屬于凡·高自己的意識的超越,凡·高與眾不同的心靈勾繪出《星月夜》的復雜與純粹,一切的情感與思維都在那夸張的星月下表現出來。或許在那短小的矮灌木叢中,或許在那點點星光照耀下的村落中,隱藏著小時候的凡·高,那個時候他眼中的世界和他幻想中的世界結合起來就成為了成年的凡·高心中的世界。凡·高的確在精神上難以保持正常人的狀態,但是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理性、他的意識以及他真切熱烈的情感。《星月夜》中的凡·高瘋狂卻又沉靜,迷失卻又理性,在希望中感受絕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四、結語
凡·高之所以是凡·高,就是因為他是世界上再也不會存在的天才畫家,而稱他為天才畫家又顯得我們忽略了他的生平經歷和他腦海中綺麗多姿的瘋狂世界以及他的繪畫創作才情。凡·高有許多的佳作如“向日葵”系列、《有烏鴉的麥田》和《星月夜》等,每一個作品都在表達他的情感、他的熱烈、他的孤獨,和屬于他的世界。筆者認為《星月夜》就是凡·高對自己的最好表達,《星月夜》能夠體現出凡·高是怎樣一個神奇的人物。所有對繪畫的藝術特征分析,都是為理解作者情感的鋪墊。在《星月夜》中人們或許會十分欣賞凡·高的繪畫技術,但是更值得欣賞的是,在創作佳作的同時,凡·高擁有他自己的情感和世界并能將其表達出來。
參考文獻:
[1]劉慧婷.論《星月夜》的單純形式美表達[J].齊魯藝苑,2008(2).
[2]劉青.解析梵高的藝術作品:《星夜》[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3X).
[3]王峰.《日出印象》與《星月夜》之比較[J].大眾文藝,2011(8).
[4]陳莉.《星夜》:希望中的絕望與絕望中的希望[J].絲綢之路,2012(4).
作者單位:
新鄉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