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蔣海蘭 莫東霞

一陣悠揚的琴聲,一首悅耳的《壯家阿妹把歌唱》,拉開了2019年全區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暨第八屆廣西教育裝備展示會等系列活動的帷幕。7月19—21日,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賓們穿梭在各場館間,或觀看說課活動,或觀看優秀案例展示,或觀看先進教育器材、裝備展覽。
“參加這次活動,我看到了各個學校的好創意,看到了先進的教育設備,看到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這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教育的進步。”現場的一名市民對記者說。
說課展:展示我區實驗教學成果
“很榮幸能以說課教師的身份參加這次活動,這樣的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也為各學科教師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河池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都川中學生物教師胡曉提說。
7月19日上午,2019年全區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在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D區一層的會議廳里舉辦。胡曉提作為說課教師,以“探究植物細胞的呼吸作用中釋放二氧化碳”為主題,進行了10分鐘的說課展示。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全區的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但她在臺上鎮定自若、語言流暢、表述清晰,獲得了現場專家的好評。
參加此次說課活動的教師來自全區各地,涵蓋小學科學,初中物理、化學、生物,高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是,推動我區中小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師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能創新、會創新、樂創新的新時代人才。據悉,為了做好此次活動,參與活動的教師由各設區市、縣(市、區)教育部門層層選拔,最終遴選出近400名教師參加。
此次活動分為小學科學、中學物理、中學化學、中學生物4個組,同時在南寧市國際會展中心D區的102、103、105、106會議廳進行,分別作為小學科學、中學物理、中學化學、中學生物說課活動現場。現場上,說課教師們圍繞實驗教學的目標、內容、教法設計、過程設計(含實驗操作)、教學反思和自我評價等進行說課,每節10分鐘。這一方式充分展示了各學科開展實驗教學的方法、技巧和經驗,為我區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可供參考和借鑒的案例。
此次活動吸引了大批教師、市民前往觀看,四個會議廳里座無虛席,不少教師只能站著記筆記。舉辦這樣的活動,有利于調動教師開展實驗教學的積極性,有助于促進全區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現代教育裝備的使用效益,提升全區實驗教學的水平。來自百色市的教師覃小麗告訴記者:“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臺上的教師向我們展示了現代化的實驗教學方法,讓我們大開眼界。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對我們的實際教學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案例展:展示學校特色創新路徑
在桂林市樂群小學(以下簡稱樂群小學)展示區,該校六年級學生趙一鑒的紙編作品,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觀看。只見他拿起草紙,靈活地翻折著,不到幾分鐘時間,一只栩栩如生的青蛙便呈現在觀眾面前。桌面上還擺放著趙一鑒早已完成的其他作品,有蜥蜴、白馬、螳螂,最吸人眼球的要數一只振翅欲飛、昂頭嘶吼的恐龍,真是令人驚嘆。
在另一邊,樂群小學學生李梓瑜、黎添鑫則利用電腦技術,現場制作學校宣傳片片頭,并將現場拍攝的鏡頭即時剪輯播放……學生們各有分工、配合默契,向現場觀眾展示了3D打印、遙控汽車、視頻制作、3D動畫等先進技術。“這就是我們的‘創·編工坊,‘創是讓頭腦看到未來,‘編是用雙手制造快樂!”該校校長李昱說。
與樂群小學所展示的現代科技不同,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中學(以下簡稱融水民族中學)用一場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型蘆笙舞吸引了觀眾。只見該校學生身著苗族服裝、頭戴苗族飾物,男生吹響巨型蘆笙,展現力量之美,女生踏著翩躚舞步,展示柔軟之美。在這陽剛與婉柔的交織中,展露了該校濃厚的少數民族風韻,以及多年來苗族文化研究和傳承的成果。
7月19日上午,記者在全區中小學創新、特色實驗室優秀案例展示區里,領略了來自南寧、柳州、桂林等14個地市的15所學校的現代化辦學風采。此次活動展示的主體是各校的創新實驗室,目的是展現近年來我區各學校在創新辦學、特色育人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總結優秀學校的特色創新成果,為區內其他學校提供了多樣化的可供借鑒的案例。
除了樂群小學的“創·編工坊”、融水民族中學的苗族文化展示,活動現場還展示了南寧市第十四中學的定格動畫、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中學的儺面手工、防城港東興市京族學校的獨弦琴、北海市海城區第六小學的手工珠貝貼畫等,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鮮活多樣,讓來賓們大飽眼福。“沒想到現在的學校辦得這么好,這么有特色,現在的學生真是幸福!”一位市民感嘆道。
裝備展:先進教育裝備助推學校現代化
國際會展中心D區的5、6、7、14號場館,同樣是人滿為患,這里展出的是各種現代化的教育設施設備及管理軟件,包括我國自主研發的校園智能管理平臺、智慧教學平臺、智能閱卷系統等,同時還有智能燈光系統、智慧圖書館、朗讀亭、智能音樂教室以及與創客、音樂、美術、體育教育相關的各種高科技產品。
“這是板書模式,這是活動模式,我們還可以切換到課間模式……”在14號場館A04展位上,廣西閃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石偉向觀眾們演示校園健康智慧照明系統。石偉十分自豪地告訴記者,該公司的智慧照明系統是由本土科研團隊自主研發,公司多年來積極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等多所區內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并與多個擁有相關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及院士工作站等深度合作,如今已成為我區健康智慧照明的領跑者。
位于6號場館A01展位的廣西接班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則重點展出了數字書法教室、智慧黨建室、智慧圖書館等產品,并在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公司參與教育公益資助的視頻。該公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廣西服務中心駐邕機構,多年來堅持公益事業,在我區累計捐贈價值超過2 000萬元的圖書和教育裝備,同時與廣西民族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出資(公司捐助800萬元),在百色、欽州、貴港等地的高中創辦了5個“筑夢班”,幫助了200多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完成高中學業。“通過這次展會,我們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產品,還能和大家分享公司的經營理念和對教育的情懷與回饋。”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艾對記者說。
本次教育裝備展有近100家企業參加,共設6個展館640多個展位,琳瑯滿目的現代教育設備,引來觀眾們競相體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慧黑板,這個設備很先進也很智能,許多抽象的實驗過程可以直接通過智慧黑板向學生展示,這大大提高了理科教學的效益。”柳州地區民族高中生物教師覃小玲說。
本次教育裝備展還增設了臺灣展區,邀請臺灣中華海峽兩岸教育聯合會組團參展,體現了“兩岸合作,教育先行”的精神,同時邀請東盟各國駐桂領事館有關官員和東盟各國有關教育裝備營銷商參與展會,為中國教育裝備走向東盟、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搭建橋梁。
為期三天的系列活動,不僅展出了眾多現代化教育設施設備,還通過說課、優秀案例展示、研討會等方式,充分展現了我區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成就,其中呈現的教育改革創新成果和經驗,為我區今后進一步深化教育現代化改革提供了技術、設備和方式方法的支持和借鑒。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