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海,艾秀娟,吳紅光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機械廠,河北滄州 062658)
國內目前的供暖形式基本上是集中供暖、單戶單循環。這種形式較以往的上供下回的單管順流系統,有了很大的可調節性。現通用的是自力式流量閥,調節不靈活且不準確,為此,住戶安裝室內型溫度自動調節系統,既提升了舒適度,又避免能源的浪費。
(1)給一個假定的運行環境。以一個恒定的暖氣溫度為基準,通過溫度、流量的采集和計算,不斷地自我調節,使室內溫度值逐漸接近設定值。利用公式,計算出住戶消耗的熱量值,反饋至系統,指導下一次的調節。
(2)假定暖氣溫度t 保持恒定,系統的核心設備為室內系統內嵌的單片機,通過室內溫度采集模塊反饋的溫度值,與住戶預先設定好的舒適溫度進行對比,反復調整后,將計算結果輸出至系統的執行機構-供暖系統進水口的電動調節閥。經過一定時間后,通過采集系統數據與設定值的再次比對,進行微調節。同時,由進出口溫度計算出供回水溫差,再由模擬流量系統的流量值,計算出用戶所使用的熱量值。
(1)智能控制模塊。因為室內溫度系統是一個大滯后系統,建立精確的數學模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采用模糊控制技術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既可以避免傳統控制的局限性,又能夠提高室內溫度的控制精度。智能控制模塊組成:89C51 單片機、顯示模塊、鍵盤輸入模塊及軟件部分。
(2)溫度采集模塊。溫度采集模塊用以完成對系統內暖氣溫度的二次測量。因為溫度值自身所具有的滯后性和非時限性以及局部耦合性,考慮到經濟性和精確性,優先選擇選用鉑電阻測量供暖分段系統進、出口溫度Tl和T2,用DS18B20 溫度傳感器,檢測當前的室溫T。
(3)暖氣流量采集模塊。暖氣流量采集模塊是由霍爾流量傳感器為主要部件,完成對進入住戶暖氣系統的水量的測量。霍爾流量傳感器輸出值為周期脈沖數,即是以流過預先設定好的熱水流量為一個計數周期,開始輸出計量個數。根據單片機的編程原理,采用優先中斷模式,計算所需的流量值(Q)。通過近似公式計算出熱量損耗值q=Q(Tl-T2),其中Q,Tl,T2分別為流量值,進出、口溫度值。
(4)溫度控制執行模塊。采用的是可控開度的數字流量閥作為執行部件,與單片機輸出端口直接相連,輸出控制脈沖序列,調節電機的轉角和轉向,從而控制進口電動閥門的開度,實現進水流量的改變,達到設定溫度,滿足舒適性。由于溫度控制,具有滯后性、非線性、耦合性等特點,所以傳統的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對此特性,表現不好。然而這正是模糊控制的優勢所在,有一定的適應性和自身調節能力,可有效抑制數據波動和非線性變化,魯邦性良好。在對比多組數據基礎上,以模糊控制作為主要控制策略,是一個非常好的組合。模糊推理后,清晰化輸出控制指令,以實現進口閥門的開度等控制變量。
(1)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結構。采用mamdani 推理型(雙輸入、單輸出)模糊控制器,2 個輸入量,一個是E,即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的差值,另一個是EC,即實際偏差變化率;輸出量1個,電動閥門開度控制量U。系統中,輸入量進行模糊化后,數據進入推理機。清晰化后,輸出相應的控制量,即控制電動閥門轉動的開關量以及閥瓣開度的控制量。然后,再與模糊推理出的調節因子相結合,調節進口流量值,達到室內溫度。
(2)模糊化數據。首先,系統設置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相對應的論域,并預先計算出比例因子αe,αc,αu。數據選取采用就近取整原則,得到偏差論域為{-6,-5,-4,-3,-2,-1,-0,+0,+l,+2,+3,+4,+5,+6}。依照模糊控制系統原理,相對應的模糊變量,采用NL,NM,NS,NO,PO,PS,PM,PL 等8 個模糊狀態,得出隸屬度值(表1)。
采用同樣的方法得EC 的論域為:{-6,-5,-4,-3,-2,-l,0,+1,+2,+3,+4,+5,+6}。采用NL、NM,NS,O,PS,PM,PL 等7 個模糊狀態,得出隸屬度值(表2)。
同理,得到輸出u 的論域為:{-7,-6,-5,-4,-3,-2,-1,0,+1,+2,+3,+4,+5,+6,+7}。同上,也采用負大[NL]、負中[NM]、負小[NS]、零[O]、正小[PS]、正中[PM]、正大[PL]等7 個模糊狀態,描述變量u,賦值見表3。
(3)模糊推理。由于單片機的運算速度相對較慢,為了提高溫控系統的運算效率,增強系統的實時性,采用在線模糊矩陣計算求和,得出相應輸出變量。當瞬時流量值Q 發生改變時,數據采集系統將會將信號傳輸至模糊推理表中,逐一對應,采取就近原則。多次小幅度調節閥門開啟的角度,使控制偏差逐漸趨向于0。推理規則見表4(-表示無控制輸出量)。

表1 偏差E(隸屬度)賦值表

表2 偏差變化率EC(隸屬度)賦值表

表3 輸出值U 賦值表
(4)數據清晰化。采用簡單易懂的加權平均法,對上述數據進行一系列的模糊決策。變量U(k)經過清晰化推算后,轉換成相應的控制變量,存儲運算結果。溫控系統開始運行后,系統的各種數據將會匯集,并查表得到就近明確控制量。然后,輸出控制量輔助以適當的比例因子,得出更接近現實的輸出脈沖,控制電動閥門動作,實現控制目標。
制作安裝完成后,放置于室內,進行實地的測量。測量工具為水銀溫度計,放置位置為室內的對角線交叉點附近,高度(1.2~1.5)m。測量時段為1 天(環境溫度為(-6~2)℃),分為12個時段,2 h 測一次,將測量結果與設定值(22 ℃)進行比較,對比數據見圖1。

表4 推理規則表

圖1 溫差—時間曲線
從圖1 可以看出,設定溫度為22 ℃時,單戶室溫調控系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調節的幅度為(-0.4~0.3),Δt2為0.54。回歸曲線顯示R2=0.471。兩者值基本吻合,而且從調節的幅度上看,系統并未出現明顯的超調現象,也未出現調節不及時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對于溫控系統等滯后系統,同時具備非線性等特點,模糊控制是一個兼具性價比的選擇。它具有傳統控制系統不可比擬的優勢,快速適應,同時還能夠確實有效地抑制發散趨勢。模糊控制系統,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積累了一定的數據基礎后,將會自動調試控制表的取值,控制調節次數和調節幅度會越來越少,最終趨于控制穩定。
出現的調節幅度極值,可能的原因是室內溫度的測量誤差,或者是模糊變量的論域選取的有些欠缺。但從整體上看,該系統完全可以滿足室內溫度調節的需求。
以單片機為硬件核心,以模糊控制作為軟件核心的供暖單戶室溫調控系統,可以對室內溫度進行調控,給住戶一個想要的溫度,既滿足了住戶,又節約了能源,還通過暖氣流量的測量,近似得出住戶所耗的熱能并做好統計,為供暖管網的調節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