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N DESIGN 寸品牌創始人,中國 80 后空間設計領軍人物,2015 中國設計星全國總冠軍,2016 INTERIOR DESIGN 中文版封面人物,中國設計星執行導師,中裝協陳設藝術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臺灣兩岸設計封面人物。
作為一位 80 年代出生的設計師,身上充滿了這個時代的符號,集叛逆、個性、細致、嚴謹于一身,與當下最時尚的元素緊密相連?!安蛔鰝鹘y設計的奴隸,不是審美趨勢的附庸者;不斷超越自己”是他的信條。代表著亞洲年輕設計師在世界范圍內不斷發聲。
CUN 寸DESIGN 設計總監。
曾榮獲2011 環球設計大獎 2 項銅獎、2011 臺灣國際裝飾設計競賽優異獎、2014 第十一屆國際室內雙年展、2015 香港設計師協會亞洲設計大獎優異獎、獲得2016 金堂獎辦公間優秀作品獎,入圍2016 新浪新勢力室內新銳設計師。
項目完工:2018.12
主案設計師:崔樹、劉孝宇
參與設計師:苗德寶、趙亞
項目地址: 遼寧
建筑面積: 4300 m2
攝影版權: 王廳、王瑾
業主:鞍山神龍騰達工貿有限公司
材料選擇:水泥纖維板、鋁板木紋轉印、新中源墻地磚、木飾面
1 一層平面圖
2 餐廳入口外面
2018 年底冬天將近之時,設計方接到了一個北方的案子,要為在企業廠區居住的高管和部分員工做一個綜合性公寓建筑,從而解決企業廠區的生活問題。
這是CUN 寸DESIGN 首次接觸綜合性公寓,同時也是其第一次從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裝置設計整體介入,所以項目在一開始就顯得有趣卻也充滿挑戰。
于是設計師以建筑母體為設計圓心,從它開始展開整個功能布局,同時針對每個不同項進行思考和解決 。
由于將有接近200 人住在這個家里,同時建筑還包含了一個餐廳、一個健身房、一個員工活動中心,所以完成有序排布和分流是需要思考的最重要的部分。
整體建筑呈現一個長條形,整個建筑輪廓顯得平直無趣,也沒有體量感。于是設計師把本來就很主要的住宿區的幾個不同導向的入口,結合入口編號做了設計,讓巨大字母成為入口造型的同時也實現導引功能。同時,在住宿樓主入口的位置把墻面拉高,并做了新的雨棚讓灰空間完成漸進式的導引。
3 入口視覺引導局部
1 屋頂柵格
2 公寓休閑廳
4 公寓走廊
3 餐廳
5 企業文化裝置
6 公寓公用衛生間局部
7 公寓二層局部
餐廳部分,設計師拉長了遠端的墻面,讓它形成歡迎的態勢,使整個建筑顯得既有節奏,又不失統一性,分流明確。
鞍山市地處中緯度松遼平原東南部邊緣,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大風、冰雹、旱澇、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在不同年份和季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結合地域特點, 鞍山的日照時間比較短,冬季比較冷,所以要做一個溫度適宜的室內交互空間,讓人們在室內有一個次級的大堂,從而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和溝通時間,讓整個公寓的互動性加強 。
交互中庭完成后,整體是一個玻璃頂的陽光房空間。陽光雖然很好,但由于鞍山的空氣質量不是很好,所以四季的灰塵也是比較多,而且大部分時間陽光是一種直曬的形式,溫度的控制和人們的舒適感并不是很好。設計師運用交叉的X 型造型,制作了整個空間的格柵系統。
首先形成了空間的氣質,其次這種交叉型的x 格空間像百葉窗一樣,解決了整體空間的日照分散問題。同時,豎向的格柵也能把窗與窗之間的隱私做簡單的屏蔽,這樣的交互空間,讓人感覺到的舒適度就得到了加強。在解決功能的同時,也塑造了空間的氣質和形式。
這家企業并不只有一家工廠和上百名工人,在另外的地方,他們也會設置分廠。所以為了完成日后企業的標準化和節約設計以及施工成本,設計師對公寓的房間進行了模塊化的整合和精細化設計,這樣每個房間的床和柜子的位置形成單獨的功能和構架。
現場施工完成的時候,由家具工廠加工的構架也會來安裝進房間,形成整個房間的睡眠系統。同時,在未來復制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交由第三方工廠去生產,以加強企業空間的標準化和復制率。
當設計完成的時候,甲方希望設計師為這個空間加進一些靈魂的設計,于是設計師結合企業的名字“騰龍”做了一條像龍一樣的裝置,把它掛在整個交互空間,形成一個流動的裝置。這個裝置是由風箏元素形成,運用最原始的元素設計,把它串聯成一條長長的龍。當季節好的時候,風通過這個交互空間,整個裝置那一片都會隨之擺動,栩栩如生。風也參與了這個設計。
1 公寓一層大廳
2 公寓一層大廳
設計師并沒有更多地關注材料與造型,所以設計不應該是強勢表達,更大的價值應該在于隱形關注和無影存在,項目整體完成的時候也迎來了一場雪,映著雪景的傍晚,透過窗戶延伸出來的溫暖,希望能擁抱每一位在這里工作的人。
3 公寓局部外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