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2年3月,24歲的周恩來在給覺悟社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不論對敵斗爭多么殘酷,擔負的責任多么艱巨,個人的處境多么困難,共產主義信仰一經確立,就至死不渝,不忘初心、堅守信仰,這份堅如磐石的決心貫穿周恩來同志鞠躬盡瘁的一生。
初心之“初”,雖有初始的意思,但絕不意味著開始了便完事大吉,因為“始”必然連著“終”。使命之“命”,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生一世。堅守初心使命,本來就蘊含“終身課題”之義,若只當成一次規定動作,那就是思想認識水平低的表現了。
按照中央部署及省委要求,遼寧省主題教育自上而下分兩批進行。第一批從6月開始,第二批從9月開始。值此第一批結束和第二批開始的交會時刻,尤須總結經驗、提振士氣、整裝再出發。第一批,其實并沒有完結可言。第二批,則要先動起來,該學的先學起來,能改的先改起來。一方面,絕不能有歇歇腳的想法。時間上有客觀分段,但堅守初心使命要伴隨工作生活始終。另一方面,須有更上一層樓的追求。事實表明,第一批已經樹標桿、出經驗、見成效,涌現出不少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第二批開展在第一批奠定的基礎上,雖時序上靠后,但要求上不降低,理應學習借鑒典型經驗,學得更深、落得更實、做得更好。
主題教育開展到今天,我們愈加深刻地認識到:堅守初心使命不是空泛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集中體現在解決問題上。問題就是靶子,問題導向就要瞄準靶心,只要勇于對號入座、對賬交底、對癥下藥,必定能見到實效。
要打牢學習教育這個基礎。思想建設是基礎性建設,學習教育就是要解決思想根子問題,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妨想想自己上學時是怎樣學習的,或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學習的,該拿出什么樣的態度和勁頭,比較之間,答案自明。
要用好調查研究這把鑰匙。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將學習教育與調查研究結合起來,效果才會更好。合上書本,到田間地頭去沾沾泥土,到工廠里去碰碰機器,繼而才會把書本讀深讀透。哪些方面問題突出,就聚焦哪些方面調研;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就重點在哪個環節調研。
要照好檢視問題這面鏡子。老子說:“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看不見問題或故意掩蓋問題,自以為護住了“短”,結果只能是“丟大丑”。現實生活中,做到自省,不僅需要勇氣,還要有清醒的認識、嚴格的自律。只有勇于正視問題,真刀真槍解決問題,才會感受到主題教育的效力。
要做好整改落實這篇文章。整改落實是目的。如果不整改落實,那么學習教育就是浮的,調查研究就是空的,檢視問題就是虛的。必須克服觀望心理、敷衍態度、畏難情緒,學習教育每提高一步,整改落實就隨之前進一步,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查擺邊整改,一以貫之地雷厲風行、立行立改,真改實改、攻堅克難。
開展好主題教育,終究要在一內一外兩個向度上用力。向內,要內化于心。向外,要外化于行。一內一外同頻共振,堅守初心使命就有了深厚的基礎和不竭的動力。
本欄編輯/李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