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遼寧省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省檢察院”)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發揮職能作用,聚焦主題,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精心組織,統籌推進,取得扎實成效。
省檢察院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線和根本任務,扎實開展學習教育和集中研討,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省檢察院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圍繞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新時代遼寧檢察工作剛剛“破題”,還需要持之以恒地“解題”“答題”。為此,省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調查研究,牢牢把握研究重點方向認真謀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精準選題。對照主題教育“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按照省委“8+2”整改方案,結合檢察機關職責分工,統籌確定調研題目、方向和內容,把“檢察機關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情況”“立足檢察職能優化營商環境”列為重點調研題目,并作為“一把手工程”。著眼于掃黑除惡、服務“三大攻堅戰”、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開展公益訴訟、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加強檢察隊伍建設,其他黨組成員結合各自職責分工確定相應調研題目。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省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精心組織調研力量,優化調研方式,將“走出去”與“請進來”深度融合,形成了9篇高質量調研報告,7月30日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集體研究成果轉化運用,確定成果轉化清單,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和改進工作的具體辦法措施,充分發揮調研成果指導辦案、規范執法、促進政策制定和建章立制的實際效用。截至目前,已制定修改規范性文件37份,包括《“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檢察長研判調度工作辦法》《群眾來信辦理工作暫行規定》《圍繞“深挖根治”階段性目標進一步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意見》等,形成《深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著力解決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實施方案》等,推動整改措施制度化、整改成果長效化,為新時代遼寧檢察工作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開創遼寧檢察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省檢察院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深查細照,通過檢視問題明確改進方向、落實教育目標、達到教育效果,不斷提高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檢察隊伍,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最大實效。
邊調研邊檢視。堅持在問情于民中找問題,在問需于民中找差距,班子成員采取駐地蹲點、座談討論等方式,深入16個市(分)院42個基層院,共召開座談會58次,調閱案件卷宗材料82份,發放調查問卷446份,切實掌握第一手材料。創新調研方式,運用“問卷星”軟件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問卷調查,全省檢察機關4694人積極參與,深入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工作。在調研過程中,共查找出34類84個問題,提出70條具體措施和65項對策建議。
對標對表聚焦問題“檢”。按照“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要求,聚焦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問題,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向“病灶”開刀、向“痼疾”亮劍,檢視領導班子問題9個,領導干部問題41個,在此基礎上列出了第一批檢視問題清單。
廣開言路聚焦問題“聽”。堅持群眾提、互相幫、集體議、上級點,把意見建議充分收集起來、反映上來,有效杜絕“自說自話、自彈自唱”。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的批評、意見和建議,以公開促規范,走訪“兩代表一委員”、回訪群眾110次。結合談心談話、干警民主對話會、設置意見箱,征求廣大黨員干部意見建議,校準對照檢查的方向和坐標。
省檢察院抓緊抓實黨中央部署的8個專項整治和遼寧省委提出的2個專項整治以及“最高檢專項巡視反饋意見突出問題”的整治,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
在服務振興發展上抓整改。針對民營企業家涉嫌違法犯罪案件問題,慎重采取強制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依法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依法不訴,防止“一捕了之、一訴了之”和“經濟糾紛刑事化”,盡最大努力減輕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上半年以來,涉民營企業家案件不批捕29人,不起訴24人,批準逮捕后,主要證據固定完,由逮捕及時變更為取保候審繼續企業經營7人。
在維護社會穩定上抓整改。圍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深挖徹查“保護傘”為主攻方向,提高線索核查質量和效率,堅決徹查和嚴厲打擊“保護傘”“關系網”。在監管場所開辟“第二戰場”,發動在押人員舉報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與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公安廳會簽《關于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工作規定(試行)》,提升涉黑涉惡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的規范性和實效性,有效維護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圍繞防風險大局,省檢察院將涉省內金融機構犯罪案件實行臺賬式管理,逐案指導、督導,把辦案融入風險防范整體部署中。
在踐行司法為民上抓整改。省檢察院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論述,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工作,上半年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群眾來信6729件,對符合回復條件的信件全部做到了7日內程序性回復,及時給來信群眾一個回音。對繁簡分流后366件重點信訪案件由三級院檢察長研判督導,推動切實解決問題,并從來信反映的問題中找工作差距。總結阜新市檢察院開展上訪案件“面對面”公開聽證會的經驗做法,堅持法理與情理共融,結果與感受并重,真正把檢察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解開當事人的“心結”,最大限度消除群眾“怨氣”,減少社會“戾氣”。通過這些做法,集中辦結了一批多年來積壓的重點信訪案件,由于從來信這個源頭入手做工作,重復信訪率同比下降16.2%。今年7月份以來,《檢察日報》兩次在頭版頭條報道遼寧省檢察機關在這方面的工作情況。省檢察院全體工作人員深深感到:“講政治不是一句空話,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每回復一封群眾來信、化解一個矛盾,都是在為我們黨爭取民心,厚植執政根基。對于檢察干警來講,每回復一封群眾來信、接待一次信訪群眾,都是一次黨性的實踐鍛煉,既是以檢察官身份處理涉法問題,又是以黨員身份做群眾工作。對于這項工作,我們將作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實踐載體,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
省檢察院開展主題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中央和省委要求、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主要是部分整改成果檢驗標準缺乏精準性,調研成果還有待進一步轉化。下一步,省檢察院將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整改落實,確保這次主題教育取得更多更大的實效,以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