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視角
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時間指向2017年10月31日,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音,響徹在黨的一大會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在習近平總書記領誓下,中央政治局常委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決心,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終身堅守入黨誓詞的表率作用,彰顯了我們黨永葆革命精神、光榮傳統的政治本色。
入黨誓詞,是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黨員一生的志愿選擇和莊嚴的政治承諾,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政治根基。1980年2月5日,鄧小平在同胡耀邦等談到對黨章修改草案的意見時說:“黨員一章中增加了入黨要舉行宣誓儀式的內容很好,我很贊成。”“入黨宣誓是一件很莊重的事,可以使人終生不忘。”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規定:“預備黨員必須面向黨旗進行入黨宣誓。誓詞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黨的十二大黨章把宣誓作為入黨的必要程序提出來,確定了統一的入黨誓詞,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從此,80個字、12句話的入黨誓詞成為幾千萬共產黨人言行最濃縮的規范和準則。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許多黨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重溫入黨誓詞,成為深化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其目的是通過一種儀式感,強化黨的意識、黨章意識、黨員意識、先鋒意識。對每名黨員而言,昭示了一個重要的“政治約束”: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政治上入黨,一生一致。早在建黨初期,周恩來就提議旅歐青年中的共產主義組織新團員入團時應當宣誓,有人不贊成,認為這樣做帶有宗教色彩。周恩來強調,我們宣誓不是宗教信仰,是帶有政治約束的。“政治約束”點明了宣誓的關鍵,這種約束既是內化于心的自我約束,也是宣示于人、強化外在約束。
入黨誓詞的靈魂是初心和使命,貫通的是我們立黨、治黨、管黨的總章程——黨章。習近平同志任總書記后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把學習黨章作為必修課,走上新的領導崗位的同志要把學習黨章作為第一課,帶頭遵守黨章各項規定。”總書記強調,“不論是高級干部還是普通黨員,要做合格黨員,學習貫徹黨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第一文”“第一課”“第一位要求”,深邃地透露著重溫入黨誓詞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黨員干部面臨的考驗更復雜,肩負的責任更重大,完成的使命更光榮,需要入黨誓詞時時回響在耳畔、牢記在心中、落實在言行。無論是提高黨員質量還是提高黨建質量,都只有一個出發點:從入黨誓詞出發,從黨章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