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樵民 楊婭婷 官瑞芬 馬大為 魏采用 閆軍
(1寧夏回族自治區遙感測繪勘查院,寧夏 銀川 750021;2寧夏回族自治區遙感中心,寧夏 銀川 750021)
2013年9 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在此期間,先后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1]。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勘單位、礦業企業和科研機構,按照地質工作規律和國際通行規則開展境外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是我國地質礦業領域對外合作新階段的重大戰略舉措[2]。以水泥灰巖勘查開發、水泥工業發展等為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充分發揮互補潛力與優勢,加強重要礦產開發合作,使礦業合作與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相配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提升傳統產業效益和化解傳統產業產能過剩提出了新的解決思路[4]。目前我國水泥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經濟“新常態”同技術資本擴張之間的矛盾[5]。“一帶一路”倡議明確了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優先建設領域,為國內工程承包和水泥等行業帶來利好[6]。同時,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擁有的較強優勢,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7]。水泥行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原材料工業,“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勢必會對水泥等原材料的需求產生拉動作用[8]。因此,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泥工業的空間格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阿拉伯國家一般指分布于西亞和北非,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國家。22個阿拉伯國家中有14個處在“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地區,因此阿拉伯國家就也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共建的重要地區之一[9]。阿拉伯國家是世界上水泥生產消費的一大重要區域,其中有19個國家加入了阿拉伯水泥和建材聯盟,該組織成員主要包括在阿拉伯國家進行生產和銷售水泥和建材的公司、水泥和建材領域的組織和機構、建材行業咨詢機構、水泥和建材行業有關的工會以及行業發展研究領域的組織機構。該組織公布的調研數據是本次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10]。

圖1 阿拉伯國家位置示意圖
阿拉伯國家1400萬km2范圍內大型綜合水泥廠及水泥灰巖礦山的遙感數據源采用谷歌地球,目標地物影像標志的截取以最新時相的谷歌地球影像為主。谷歌地球采用瓦片存儲格式。影像標志建立依據水泥工廠以及灰巖礦山規模,選擇第15-20級不同的影像數據瓦片等級。該遙感數據源各級比例尺及空間分辨率如表1所示。

表1 谷歌地球各影像級別比例尺及空間分辨率列表
以敘利亞哈馬水泥廠及相關水泥灰巖礦山為例。敘利亞擁有豐富的水泥生產原料,該水泥廠及相關水泥灰巖礦山位于北緯35°04′49.94″、東經36°41′52.39″,水泥灰巖原料礦山位于廠區北部僅2公里處,如圖2所示。

圖2 敘利亞哈馬水泥廠及相關水泥灰巖礦山遙感影像
本次遙感調查采用人工目視解譯。目視解譯就是研究如何利用遙感圖像上的各種影像特征與成像規律,來達到解譯地物的目的,一般方法包括直判法、對比法、推理法等方法。在遙感解譯中,依據水泥工廠及灰巖礦山影像特征,即地物本身的有關屬性在圖像上的直接反映,如形狀、大小、色調、陰影等,或通過其他與地物的屬性有內在聯系的因子,通過相關分析進行推斷,將獲取到的水泥工廠信息投射于影像數據上之后,在前期建立大型綜合水泥廠及灰巖礦山解譯標志的基礎上,采取多人交互解譯的模式進行解譯。
共獲取到22個阿拉伯國家中19個國家(阿爾及利亞、阿聯酋、阿曼、埃及、巴林、吉布提、卡塔爾、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突尼斯、敘利亞、也門、伊拉克、約旦)的水泥工廠坐標點位信息,索馬里、科摩羅、巴勒斯坦無信息。收集到水泥工廠坐標信息176個,其中具有相關聯礦山的水泥工廠128個,未收集到相關礦山信息的水泥工廠48個。調查成果顯示,阿拉伯國家各國水泥工廠數量存在一定差異。除埃及、沙特、阿聯酋、伊拉克、摩洛哥以及阿爾及利亞六國水泥工廠數量達到10個以上之外,其余國家水泥工廠均為個位數。其中埃及、沙特和阿聯酋三國水泥工廠達到20個以上。
從水泥廠、磨粉站和熟料廠三類細分的水泥工廠類型來看,全部阿拉伯國家范圍內,水泥廠數量占到絕對優勢,且僅從阿聯酋獲取到1處熟料廠信息。磨粉站方面,全部阿拉伯國家范圍內獲取到總計25處,其中阿聯酋擁有10處,占比接近半數。此外,毛里塔尼亞范圍內未獲取到普通水泥廠信息,采集到的4處水泥工廠均為磨粉站。如圖3所示

圖3 阿拉伯國家水泥工廠各國分布柱狀圖
埃及、沙特及阿聯酋三國范圍內水泥工廠數量占比均超過全部阿拉伯國家水泥工廠數量的10%。伊拉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以及也門四國范圍內的水泥工廠數量占比超過或達到5%。擁有水泥工廠數量最多的前4個國家,其水泥工廠數量之和達到了全部阿拉伯22個國家水泥廠總數的一半。如圖4所示。

圖4 阿拉伯國家各國水泥工廠數量占比圖
從各國人均水泥工廠數量(個/百萬人)來看,阿聯酋具有絕對的優勢,該國每百萬人擁有2.27座水泥工廠。其次為卡塔爾及巴林,人均水泥工廠數量(個/百萬人)為1.56和1.40。人均水泥工廠數量(個/百萬人)最少的國家為蘇丹,每百萬人僅擁有0.15座水泥工廠。如圖5所示。
通過各國水泥工廠人均擁有量(個/百萬人)與水泥工廠總量對比來看。阿聯酋在兩種指標上均處于22個阿拉伯國家中的優勢地位。而埃及雖然具有22個阿拉伯國家中數量最多的水泥工廠,但其水泥工廠人均擁有量(個/百萬人)卻處于較低的水平。如圖6所示。

圖5 阿拉伯國家各國水泥工廠人均擁有量對比圖

圖6 阿拉伯國家各國水泥工廠數量與人均擁有量對比圖
對各國水泥工廠數量排名與水泥工廠人均擁有量排名進行差值,以0點偏離值來衡量各國兩種指標間的差異。數據顯示巴林、吉布提、卡塔爾以及沙特水泥工廠數量與水泥工廠人均擁有量差異較大。且擁有水泥工廠數量較多的國家普遍人均水泥工廠擁有量偏低。如圖7所示。

圖7 阿拉伯國家各國水泥工廠數量與人均擁有量排名對比圖
調查成果顯示,阿拉伯國家范圍內水泥工廠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區,其中西亞中東地區的水泥工廠密度大于位于非洲的阿拉伯國家。如圖8所示。
對水泥工廠進行空間分析。毛里塔尼亞、吉布提以及科威特三國雖然收集到水泥工廠信息,但其周邊均未發現相關原料礦山,阿聯酋和伊拉克兩國半數及以上的水泥工廠周邊未發現相關原料礦山。其余國家絕大多數的水泥工廠均建造在原料礦山周邊。
擁有水泥工廠數量最多的前4個國家(埃及、沙特、阿聯酋及伊拉克)其水泥工廠數量之和為87個,達到了全部阿拉伯22個國家水泥工廠總量的49.4%。

圖8 阿拉伯國家(地區)水泥工廠分布圖
從擁有水泥工廠數量方面來看,可將阿拉伯國家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埃及、沙特、阿聯酋、伊拉克、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6國,擁有水泥工廠數量在10個以上;第二部分為也門、利比亞、突尼斯、約旦、蘇丹、敘利亞及黎巴嫩7國,擁有水泥工廠數量在5至10個之間;第三部分為卡塔爾、毛里塔尼亞、阿曼、巴林、科威特及吉布提6國,擁有水泥工廠數量在5個以下。
整體看來,阿拉伯國家范圍內大量水泥工廠集中于少數國家中,但擁有水泥工廠數量高、中、低3個等級的國家數量較為均衡。
阿拉伯各國水泥工廠總量與人均水泥工廠數量排名差異較大。除阿聯酋在兩種指標上均處于22個阿拉伯國家中的優勢地位外,埃及、伊拉克及沙特雖然擁有水泥工廠數量較多,但其人均擁有量仍處于中下水平。
空間分布方面,阿拉伯國家范圍內水泥工廠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區,其中西亞中東地區的水泥工廠密度大于位于非洲的阿拉伯國家。
除磨粉站外的151座水泥廠及熟料廠中,有23座工廠周邊未發現相關原料礦山,而128座工廠均建造在了原料礦山周邊,占比85%。少部分地區,如毛里塔尼亞、吉布提以及科威特三國水泥工廠周邊均未發現相關原料礦山,阿聯酋和伊拉克兩國半數及以上的水泥工廠周邊未發現相關原料礦山。其余國家絕大多數的水泥工廠均建造在原料礦山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