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杰 印秋晗 陳陽 肖珍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湖南 衡陽 421216)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建設費用低,耐久性好,使用壽命長,養護費用低等諸多優點,因而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往往使用不到幾年時間水泥混凝土就會暴露許多病害,如路面板斷縫、斷板和坑洼等,嚴重影響道路使用質量和效益。衡陽市某段農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部分混凝土板塊破壞嚴重,裂縫甚至寬達幾厘米,斷板、沉陷等現象也十分嚴重。鑒于該路面破壞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過現場調查,研究破壞原因,對農村水泥混凝土公路的建設提出建議,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長路面的使用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實踐意義。
本文調查對象是衡陽市某段農村水泥混凝土公路。所調查路段為三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雙車道,雙幅路,中央未設分隔帶,兩側設有分隔帶。單塊路面板長度5m,寬度4.0m,設計車速為40km/h,全長4.6公里。路段基層為兩層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分別為穩定土質路基和水泥混凝土面板層。
根據現場調查,此路段存在如下病害:
1)橫向裂縫、縱向裂縫。該路段縱向裂縫一般為縱向通長的裂縫,把水泥混凝土板塊分成兩塊。橫向裂縫一般出現在縱向通長裂縫和縱向施工縫之間。縱橫向裂縫寬度都較大。
2)交叉裂縫。交叉裂縫把混凝土板分成三塊以上,也稱破碎板。交叉裂縫可能由縱橫向裂縫不規則發展形成,縫寬也較大。
3)角隅裂縫。混凝土路面出現邊角破損或缺角、斷裂現象,其剝落面垂直并貫穿于整個板厚。角隅裂縫常常伴隨接縫破壞、沉陷等多重破壞。
4)輕微裂縫。這里把縫寬在3mm以下的歸為輕微裂縫,經常出現在裂縫的一側或末端。
5)填縫料丟失、接縫碎裂。填縫料丟失,接縫被砂石等硬物占據。在溫度作用下,接縫邊緣路面板被擠碎。
6)沉陷。路面板出現裂縫并分成多板塊,各板塊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差即為沉陷。
7)露骨。水泥混凝土骨料出現在表面,影響行車的平穩性。
根據調查結果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導致該路段路面破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路面設計不合理
根據現場調查結果,該路段路面只有兩個結構層,穩定土基和面板層,缺少基層。缺少基層,混凝土面層則直接作用于土基上,由于土基塑性變形量大、抗沖刷能力低、細料含量多而極易產生唧泥現象。在唧泥作用下,伴隨著填縫料失效、接縫破壞、面層失去防水能力等系列問題,導致面板板角開裂等病害。在雨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細料很容易被帶出去,土基局部會被掏空,從而進一步產生錯臺、斷裂等病害。此外,缺少基層的路面,土基頂面壓力大,造成土基頂面開裂,并反射到路面面層,形成反射裂縫。
2)路面施工原因
填縫料缺失直接導致接縫處破壞。缺失填縫料,雨水、路面積水很容易通過接縫滲入基層,當車輛通過接縫位置,可能會導致基層出現汲泥作用,頻繁汲泥作用會淘空基層材料,使路面板在接縫處發生斷裂破壞?,F場檢測發現該路段路面多處接縫已經被小砂石等填滿,當小砂石等硬物進入接縫位置后,將占據接縫空間,在大幅度升溫條件下,可能會導致接縫處板塊邊緣爆裂、破碎或隆起。
根據現場檢測結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和抗壓強度都存在一定范圍的波動。厚度較薄、抗壓強度較弱的地方,路面板就較弱;厚度較大、抗壓強度較強的地方,路面板就較強。強弱交界位置,容易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形成裂縫,這種裂縫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會擴展。這也可能是部分板塊完好無損,部分板塊破壞嚴重的原因。而混凝土表面砂漿不足或表面耐磨性差,導致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露骨現象。
3)超載
超載也是路面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剛性路面達到相同疲勞開裂時各種軸載等效換算系數為(Pi/PS)16,即重車軸載與標準軸載換算成16次方的關系,可見超載對路面壽命影響很大。該段路段曾作為315省道的部分路段,據調查資料顯示,常有載重20t的貨車,裝載至50t,嚴重超載。根據軸載等效換算系數公式,50t的貨車對路面作用一次相當于20t的貨車對路面作用2.3×106次,超載已嚴重影響了該路段路面壽命。
通過分析,未設計基層、施工質量差和超載是導致該路段路面破壞的主要原因。本文為進一步研究該段路面破壞機理,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對該段路面混凝土路面受載情況進行模擬分析。
1)現場破壞現象
據觀察,破壞的主要現象是路面板帶有縱向通長裂縫,通長裂縫距中間縱向施工縫為1.10-2.40m不等,通長縱向裂縫和中間縱向施工縫間有數量不等的橫向裂縫,如圖1所示。

圖1 典型裂縫
2)有限元模型
本文水泥混凝土面板采用solid45實體單元,路基層采用combine14線性阻尼彈簧單元,相對地基彈性模量為9.2×106Pa。建立雙層(面板層和土質路基層)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在路面板邊緣中間加載,輪壓取0.15m×0.2m,軸重取100kN,每軸4個輪,每輪25kN。并將輪壓均布荷載簡化成集中力進行加載。模型加載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有限元模型
3)模擬結果
該模型加載后的等效應力圖如圖3所示,其輪載附近出現應力極大值,加輪載一側的板塊應力水平比另外一側高,板塊四個角的應力值較小。

圖3 等效應力等值圖

圖4 路徑1等效應力分布
分析不同路徑上應力的分布情況。取三條路徑,縱向一條(路徑1):從(0.3,0.2,0)到(0.3,0.2,5);橫向兩條(路徑2和路徑3):從(0,0.2,0.5)到(4.5,0.2,0.5)和從(0,0.2,2)到(4.5,0.2,2)。三條路徑上的等效應力分布情況分別如圖4、5、6所示。
根據路徑1應力分布情況,可知在靠近中間縱向施工縫、輪載附近,有效應力出現峰值,混凝土彎拉應力大,容易出現開裂現象。在此處出現裂縫后,就會繼續橫向發展。向通長縱向裂縫方向繼續發展,形成典型裂縫中的橫向裂縫。
根據路徑2、3應力分布情況,可知除了加載處有峰值應力外,橫方向上1.35m處等效應力出現峰值,容易產生開裂。此位置與路面現場的縱向通長裂縫位置相近。

圖5 路徑2等效應力分布

圖6 路徑3等效應力分布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壞嚴重地影響公路服務質量和使用效益。本文通過對衡陽市某段農村水泥道路路面破壞形態進行調查,發現該段路面存在橫向裂縫、縱向裂縫,交叉裂縫,角隅裂縫,輕微裂縫,填縫料丟失、接縫碎裂,沉陷,露骨等破壞現象。通過分析,得出未設計基層、施工質量差和超載是導致該段路面破壞的主要原因。此外,為進一步嚴重該段路面的破壞機理,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對該段路面混凝土路面受載情況進行模擬,模擬裂縫與現場檢測結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