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巖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0)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產業化、工業化,裝配式鋼結構憑借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可再生利用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中。目前應用較多的現澆樓板模板支撐是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或碗扣式鋼管腳手架,這兩種支撐方式均需使用大量的腳手料具,對樓板混凝土強度依賴性大,且施工速度慢,費工費時,工序復雜,搭設費用較高[1,2]。
針對以上問題,蘭州新區鋼結構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二期)中采用的可調節嵌固式C型鋼模板支撐系統工法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工序復雜、工期長、造價高等問題提供了一個較好解決方案。該系統具有施工便捷、迅速,施工工期短,工具化使用,腳手料具投入少,承載力高,安全可靠,工序簡單,拆卸方便,勞動強度低等優點,具有廣泛推廣價值;該施工技術充分體現了安全、綠色施工的要求。
本工法應用于甘肅建投蘭州新區出城入園企業保障性住房一期項目23#樓(建筑面積9109平方米,地上12層,地下2層,鋼框架-支撐結構)及蘭州新區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二期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0.2萬m2)。該兩項工程在模板支撐施工過程中應用鋼結構樓板可調節嵌固式C型鋼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工法,解決了在鋼結構模板支撐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工藝復雜,勞動力、設備料的投入較大,施工成本較高,樓板表面不平整等難點,確保了工程質量和安全,工程按期交工,施工過程中未發生安全事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贏得了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有助于提高我省鋼結構施工方面的技術進步,為同類工程積累施工經驗。在以后的同類工程施工中將成為成熟的施工技術,為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裝配式鋼結構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鋼結構可調節式C型鋼支撐系統與傳統的滿堂腳手架支撐系統比較,避免了對下層樓板混凝土強度的依賴,減少了勞動力和腳手料具投入,勞動強度大大降低,降低了施工成本,簡化了施工工藝,確保了工程質量和安全。
2)該工法裝配化程度高,工藝流程簡單,豎向支撐少(跨度大于3m時,跨中設少量豎向支撐),樓層操作空間大,使得操作層開闊整潔,為樓層作業和材料水平運輸、人員的通行提供了方便,是鋼結構建筑中現澆樓板模板支撐及疊合板臨時支撐比較理想的選擇,充分體現了綠色施工的特點。
3)本工法利用鋼結構建筑H型鋼梁(或槽鋼梁)的截面特點,定制了一種專用卡具,將其嵌入H型鋼梁(或槽鋼、工字鋼)上下翼緣之間并頂緊固定,借助該卡具安裝模板的C型鋼主龍骨(放在卡具的托板上)、木方次龍骨及模板面板。通過調節卡具上的升降螺母,調整托板標高,使主龍骨連同次龍骨、面板一同進行高度調節,實現樓板模板標高的精確調整,施工簡便易操作,提高了模板施工裝配化程度和效率。
本工法適用于以H型鋼、槽鋼、工字鋼為框架梁的鋼結構建筑中現澆樓板的模板支撐體系,也可用于同類建筑中疊合樓板板底臨時支撐體系。
1)本工法利用主體結構H型鋼梁下翼緣作為樓板模板的受力點,向下傳遞荷載。模板下部無需搭設滿堂腳手架,將澆筑混凝土的所有荷載,通過鋼梁傳遞至鋼結構柱上,組成一個完整的受力體系。傳力路線為:活荷載→樓板恒荷載→模板→次龍骨→C型鋼主龍骨→卡具→鋼框架梁下翼緣→鋼框架柱。
2)該工法發明了專用可調節升降卡具,將卡具嵌固于H型鋼上下翼緣之間,C型鋼主龍骨鋪設在卡具托板上,在主龍骨上鋪設次龍骨及模板面板。
3)通過調節托板下部的升降螺母將主龍骨調節至設計標高位置,如圖1。

圖1 卡具在鋼梁上的布置圖
3.2.1 卡具安裝
按照各層梁板結構平面布置圖,繪制各塊現澆板模板主次龍骨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主龍骨間距一般按900mm考慮,再根據主龍骨位置,確定可調式卡具的位置、數量,如圖3所示。并在主龍骨兩端的鋼梁上標出卡具的安裝位置。

圖2 主、次龍骨平面布置圖

圖3 主龍骨C型鋼布置圖
3.2.2 卡具安裝
1)擺放卡具:將可調節卡具放置在鋼梁下翼緣并將卡具中心與鋼梁上的標記對準;
2)頂緊固定卡具:調節頂緊螺母,將卡具緊固于鋼梁的上下翼緣之間,見圖4,固定后使卡具底板不超出鋼梁下翼緣。

圖4 可調節升降卡具的安裝
3)初步調節托板高度:調節托板下部的升降螺母,將托板高度調節至所需要的標高,托板的頂面標高即主龍骨C型鋼的支承面。
3.2.3 主龍骨C型鋼安裝
按照主、次龍骨平面布置圖,直接在卡具上安裝C型鋼主龍骨,如圖5所示。將C型鋼支承于托板上,保證支承長度不小于托板的寬度,保持垂直狀態。C型鋼的下料長度為梁之間凈距減40-50mm。

圖5 安裝C型鋼主龍骨
3.2.4 鋪設次龍骨
采用方木作為次龍骨,間距需滿足模板專項方案的要求,拉水平線找平,如圖6。次龍骨垂直于主龍骨方向設置,木方必須立放,同時在模板拼縫處應設一道次龍骨,以加強模板剛度,防止模板錯臺、漏漿。

圖6 次龍骨鋪設圖
3.2.5 模板面板鋪設
模板鋪設時先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模板的頂面標高與鋼梁頂標高保持一致。沿木方長度每300-500mm用5cm長圓釘將模板與木方釘緊固定,模板拼縫設在次龍骨上,在模板與鋼梁相接處用膠帶粘貼,防止漏漿。樓面模板鋪完后,應認真檢查支撐是否牢固。精調可調節升降卡具中間托板的標高,使模板頂面與鋼梁頂面相平,達到精確位置。
3.2.6 增設豎向支撐
樓板跨度≥3m時沿C型鋼長度方向每2米加設1根鋼管作為豎向支撐,樓板跨度≥4m時需起拱,如圖6所示。

圖7 增設豎向支撐
3.2.7 豎向支撐、龍骨、模板、卡具拆除
現澆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規范規定的拆模強度后,且待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方可拆除支撐。拆卸先后順序為:拆除豎向支撐→調節放松卡具托板→拆除主龍骨→拆除次龍骨→拆除模板→拆除可調節升降卡具→清理。
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有助于提高我省鋼結構施工方面的技術進步,為同類工程積累施工經驗。在以后的同類工程施工中將成為成熟的施工技術,為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裝配式鋼結構產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對推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