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婭文
【摘 要】論文主要針對PDCA循環模式進行分析,指出PDCA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設計中的作用以及設定的價值,希望能夠通過合理地應用PDCA模式,提高績效目標制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工程項目的建設以及績效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DCA cycle mode, points out the role and value of PDCA in the design of performance objectives of budget projects, and hop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performance objectives setting through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PDCA mode,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data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關鍵詞】PDCA循環模式;預算項目;績效目標
【Keywords】PDCA cycle mode; budget project; performance objectives
【中圖分類號】F2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8-0055-02
1 引言
PDCA循環模式指的是由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等具體階段組成的一種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質量控制領域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和價值,能夠廣泛應用于幾乎所有的管理領域。將PDCA循環模式應用于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的設定過程中,能夠提高財政資金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企業財政資金的合理應用和資源的有效分配,為企業預算工作的改革深化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促進現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PDCA循環模式的相關概念
PDCA循環模式是由休哈特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被戴寧所采納宣傳,并得到廣泛的普及,又被稱為戴明循環。PDCA模式的基本原理體現了實踐、認識、再實踐以及再認識的認識規律,在管理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PDCA循環模式的基本過程包括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PDCA循環模式的計劃指的是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能夠達成部門目標以及實現目標制定的路徑以及方案。執行流程指的是對確定的計劃通過不同的工具及各種形式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科學的管理,從而可以實現計劃內容的全過程控制。PDCA模式中的檢查環節是對產生結果以及計劃執行之后的效果進行評估以及驗證,并評價效果是否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處理流程指通過運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驗證結果為新計劃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以及經驗參考。PDCA模式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的能力,每一次循環都能夠進行有效地總結和提升,其主要目的是在完成上一個循環的基礎之上進行更高層次的循環,并將未能解決的上一個循環的問題融入到下一個循環當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1]。
3 PDCA循環模式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設定中的應用
3.1 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計劃階段中的應用
企業在進行項目績效目標計劃設定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績效目標構建的價值性、方向性、科學性以及完整性,并根據企業發展的現行需求及未來發展的方向,科學地進行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的確定以及規劃,保證績效目標設置的可持續性以及前瞻性。在項目預算制定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預算用戶支出原則以及規范性的特征,有效分析績效目標的設定計劃。在PDCA循環模式的計劃階段,通常還需要落實企業的年度計劃,并結合具體的工作內容合理地進行方案的實施,促進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確定和規劃過程中,不僅需要制定適合本項目的專項資金制度以及財務管理制度,還需要明確相關財務會計制度,為目標的有效實現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2]。
3.2 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實施階段中的應用
根據績效目標實施階段的客觀要求以及制定的計劃,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完成績效目標。首先,要明確績效項目的功能性并結合預期投入、資金性質以及支出范圍等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績效管理工作的合理設計。其次,還需要確定指標評價標準,為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另外,要建立起對應的數量指標、可持續發展以及控制成本指標的相關內容,實現企業預算管理項目內容的可衡量性。結合企業的運行狀態以及運行要求構建相關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案以及管理辦法,并明確項目申報要求、政策標準、結果公開和審核要求等相關內容保證項目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和科學性。
3.3 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檢查階段中的應用
PDCA循環模式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檢查階段中的應用指的是經過檢查論證以及調查分析、修正評估和驗證目標設計使得目標設定更加符合客觀實際要求,并能夠保證目標可以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合理地實現。目標的設定需要堅持完整性原則、適當性原則、相關性原則以及可行性原則,保證目標設定的內容是全面、清晰、可靠的。目標設定還需要與事業發展規劃以及部門職責有效聯系起來,判斷績效目標值與完成績效的目標值是否一致,并合理衡量目標值的特點,有效調整經營策略。同時,還需要判斷績效完成的目標值以及資金規模的設定是否相互匹配,在確定資金規模的前提之下,檢查績效目標值是否存在設定過低或者過高的現象。另外,還需要明確績效目標的設定是否經過了合理的測算以及充分的論證,應用的措施是否具有可執行性和科學性,并進一步提出項目目標的審核意見,實現項目目標以及績效指標設定的耦合,提高資金效益。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PDCA循環模式在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設定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指出PDCA的應用流程及應用方法,希望能為企業績效目標的合理設置以及管理提供有效的參考,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茜雪.PDCA模式下報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2,31(30):150-152.
【2】操穎卓.基于PDCA循環的預算管理——從行為觀層面出發[J].商業文化,201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