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光
摘要:牡丹起源于中國,牡丹花被譽為花中之王,被認為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國花。牡丹在中國擁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人工栽培歷史,若從《詩經》開始算起牡丹文化歷史也有3000余年。至今,牡丹已涉及植物學、園藝學、藥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等眾多學科,形成體系完備的中國牡丹文化。隨著當今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等的迅猛發展,中國越來越認識到現代設計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文化影響力與國際競爭力。作為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牡丹也應緊跟時代發展,從現代設計學科的角度出發,具備應用到當代設計領域的時代價值,豐富和繁榮中國牡丹文化。
關鍵詞:牡丹;色彩;顏色提取;數字化;色彩體系;文化創新
菏澤牡丹歷史悠久,又稱曹州牡丹,屬中原牡丹種群,是中國牡丹品種的主要發祥地。菏澤牡丹隋朝肇始,唐宋年間大興,明清間鼎盛,自明代中國牡丹栽培中心轉移至菏澤,素有“洛陽牡丹甲天下,曹州牡丹甲洛陽”之稱。2012年中國花卉協會將菏澤市命名為“中國牡丹之都”。
一、菏澤牡丹現有價值分析
菏澤傳統牡丹生產主要是育苗、藥用和觀賞等主要用途,在這些用途之外又逐漸衍生民俗、文化價值。隨著時代發展,近些年菏澤牡丹又朝著多元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使得菏澤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種植、生產、科研、銷售、觀賞基地。
(一)藥用價值:牡丹根部的皮自古以來即可入藥,俗稱“丹皮”。我國眾多醫學著作,諸如《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圣濟總錄》、《滇南本草》等醫學名著都對丹皮的醫學功效有詳細記載。可醫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后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等疾病。
(二)科研價值:菏澤牡丹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具有粉色、紅色(含紫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白色、黑色、綠色、復色共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品種,并且各色系有深、淡、濃之分,各系皆有名貴品種。其中不乏“掌花案”、“梨花雪”、“昆山夜光”、“姚黃”、青龍臥墨池”、“冠世墨玉”、“藍繡球”、“趙粉”、“粉二喬”、“魏紫”、“嬌容三變”等名貴品種。2002年利用太空環境中宇宙射線輻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綜合太空因素影響,促使牡丹種子產生基因變異的太空牡丹在菏澤盛大開放,并呈現出花期長、花冠大的優良品性。2014年,菏澤市申報的國家油用牡丹種質資源基因庫(菏澤)項目得到批復。2018年來自西安太空育種基地,搭載于神舟十號太空飛船的7株牡丹種苗落戶于菏澤瑞璞牡丹科技發展園區內,并進入瑞璞國家牡丹、芍藥資源庫進行保護和擴繁。截至目前,菏澤已建設有中國牡丹品種資源基因庫,并且是國家太空牡丹育種的重要觀察點。在菏澤市政府、科研院所、相關專家等的努力下,相繼成立了菏澤學院牡丹研究院,中國牡丹應用研究院,并設立了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牡丹科研機構19個,國際領先科研成果10余項。2019年4月12日,菏澤首次舉辦世界牡丹大會,其中不乏像諾貝爾化學獎、沃爾夫化學獎與歐洲晶體學獎獲得者阿達·約納特(Ada·Yonath)院士等具有國際水平的知名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目前,菏澤市在牡丹育種、栽培、醫藥、保健、產品深加工等領域的研究取得長足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產、科研基地。
(三)經濟價值:截止到2019年,菏澤全市牡丹種植面積達到48.6萬畝,其中藥用牡丹1萬畝,進入油用收獲期牡丹15萬畝,觀賞牡丹5萬畝,牡丹觀賞園7處。菏澤牡丹目前已改變過去以觀賞、藥用為主的傳統牡丹產業,已逐步延伸到醫藥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工藝美術、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等十大領域,菏澤牡丹產業已經步入集牡丹種植、產品研發、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目前,菏澤是山東省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并通過“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評審。其中淘寶鎮、淘寶村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2018年菏澤市政府京東集團展開合作,實現數字和牡丹產業對接,助力菏澤成為世界級牡丹產業核心區。截止到2018年菏澤全市共有牡丹生產加工企業120家,實現牡丹產業總產值80億元,成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加工、銷售、與出口基地。
(四)觀賞價值:觀賞價值是牡丹的傳統價值,也是菏澤牡丹的傳統價值。據《菏澤牡丹史記載》:清代道光中葉,菏澤花農開始掌握牡丹春節催花技術。此時,菏澤春節期間盛開的牡丹已經銷售至京津、蘇杭、福廣等地,其中以廣州最為典型(廣人稱其為“富貴花”),春節賞牡丹花已成為此時的風俗。時至今日,菏澤牡丹年產標準化牡丹觀賞種苗1000萬株,牡丹四季催花300萬盆,牡丹鮮切花400萬支。不僅廣銷國內市場,而且遠銷至美國、英國、法國、日本、荷蘭、比利時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止到2019年為止,菏澤已成功舉辦28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齊聚菏澤觀賞、牡丹花開。菏澤市現有曹州牡丹園、中國牡丹園、曹州百花園、古今園、凝香園、天香公園、盛華牡丹園等七處牡丹觀賞園;其中曹州牡丹園是目前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園,累計接待超過3600萬人次以上,菏澤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牡丹觀賞基地。
(五)文化價值:牡丹文化悠久,在我國逐漸形成了種牡丹、賞牡丹、品牡丹、詠牡丹、畫牡丹等的中國傳統文化。菏澤歷史同樣悠久,乃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牡丹文化與菏澤文化早已相互交融,成為互補分離的一部分。除了牡丹文化、觀賞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外,在文化大省山東省內素有“書畫之鄉”美譽的菏澤又有牡丹繪畫傳統。目前菏澤市擁有國家級書、畫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52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80名)共計132名,省級書、畫協會會員更是為數眾多,市級書、畫協會會員更是人才濟濟。其中中國美術家協會皆會畫牡丹,他們當中不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皆能吟誦、書寫相關牡丹詩詞、文賦。除以上官方組織、專業人員外,菏澤市素有“中國農民繪畫之鄉”的巨野縣,其農民繪畫也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其商品畫市場年產值達5億元左右,繪畫題材主要以牡丹為主。近幾年巨野縣農民繪畫在政府、各級專業人員指導下,藝術水平有了極大提高。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各國元首在迎賓大廳親切會晤并合影留念,其背景墻巨幅工筆牡丹畫《花開盛世》就出自巨野農民畫師。可以說牡丹成就了菏澤書畫,而菏澤書畫也成就了菏澤牡丹。
二、菏澤牡丹價值創新應用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發展,設計學科在生產、生活、藝術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到國家間的競爭力,小到人們的生活舒適與審美,無不涉及設計學科的影響力。
順應時代、科技、文經濟與文化等多方面需求,菏澤牡丹作為牡丹之都,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種植、生產、科研、加工、銷售與觀賞基地。菏澤牡丹也應 從現代設計的角度重新研究牡丹,擴大牡丹的研究領域、應用領域、利用價值。菏澤牡丹現有牡丹品種1035種,設計粉色、紅色(含紫紅色)、紫色、藍色、黃色、白色、黑色、綠色、復色共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具有豐富顏色的菏澤牡丹,其色彩體系本就是一種價值豐富的巨大資源。以菏澤牡丹顏色為出發點,從現代色彩設計的角度出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與研究方法將菏澤牡丹色彩進行科學化提取,并建立標準化、數字化的牡丹色彩體系。該數字化的牡丹色彩體系標注數值,可作為一套國家牡丹色彩標準,廣泛應用到工業設計、印刷設計、室內設計等各設計行業。牡丹色彩體系與數字化標準數值數據庫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種順應時代的文化創新與牡丹文化充實。
三、結語
牡丹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國花,無論是在政治、經濟、科技領域,還是在文化、生產、生活等領域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保持牡丹傳統種植、觀賞、藥用、繪畫等傳統價值,繼續開發利用牡丹現有日用化工、食品加工、工藝美術、文化旅游、文創產品等的價值,創新開展牡丹數字化色彩體系與應用領域的研究,不僅豐富了牡丹文化,也是國家與時代的發展需求與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李瀟云.中國牡丹的傳統利用價值及其當代文化創新[J].文教資料,2016(24):42.
[2]王立.中國-菏澤-牡丹文化與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華文化論壇,2014(06)186.
[3]劉洪強.中國-菏澤-牡丹文化與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綜述[J].淄博師專學報,2014(03):65.
[4]馮岷.菏澤牡丹文[J].走向世界,2013(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