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
摘要:法語歌曲賞析在現代法語教學中是較為流行、高效的方法之一,即課堂上使學習者通過聽唱、賞析經典優美的法語歌曲來輔助學習詞匯、糾正發音,在愉悅的情緒和享受音樂的過程中,激發法語學習興趣,了解法國民俗文化,提升語言學習效率。具體而言,就是可以在適當的學習階段,選擇適合的法語曲目將音樂、文化與教學相融合,使教學傳授方式更加多元化、知識吸收掌握更加立體化、語言實踐應用更加系統化。
關鍵詞:法語教學;法語歌曲應用;教學輔助
目前,在法語的學習者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校法語專業的大學生,第二類是為出國強化學習的學習者,第三類是在學校中選修法語課,或者是沒有明確目的,僅是出于一時興趣的學習者。但無論是哪類學習者,應該都是對法語和法國文化有一定的興趣、有一定學習熱情的。但是對于學習法語的困難認識不足,在面對大量的未知單詞及復雜的語法結構時,他們很可能會喪失掉最初的熱情。如果我們還是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創新、突破,就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可能導致有的學習者會放棄對法語的興趣,以致放棄學習。
學唱法語歌曲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輔助教學的方法,通過歌詞既能了解法國的風俗、文化、歷史,更能從中獲取到語言知識,寓教于樂。我在法國留學期間,主修對外法語教學。我的導師就經常借助歌曲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法國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教法。聽唱法國歌曲,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易學易懂,同時還可以學習法語最通俗的表達方式,效果顯著。
一、法語歌曲的影響
(一)激發興趣,烘托氣氛
我的學生中有很多喜愛音樂、歌唱的,而許多法語歌曲的歌詞簡潔,語調歡快,朗朗上口的曲調也能調動起學習者們的學習興趣,愉悅了心情。我曾在法語公選課上,帶領同學們試唱《Je suis Hélène》這首歌曲。當時同學們的法語基礎較低,只簡單的學過一些日常用語及短語的發音,對法語的發音規則及語法完全概念,但這首歌詞簡單、單詞重復率高、弦律歡快、并且在中國流傳度很高的《Je suis Hélène》,在我領讀了幾遍歌詞之后,配上音樂,大多數同學基本上都可以大致的把前半部分跟唱下來,而且同學們的興致很高,能明顯地感覺到平時求知欲和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差的同學,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下也努力著,參與意識大大增強,課堂氣氛被很好的調動了起來。
(二)增強記憶,擴大詞匯量
據科學數據表明,音樂對記憶有著強化的作用,同時也具有改善大腦興奮度的作用。一首動聽的樂曲,一段優美的旋律,經常可以反映人們大腦的思維活動。一首多年前唱過的歌曲,旋律和歌詞已經淡忘,但無論何時聽到這首歌的曲調,就會產生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有時竟不知不覺地跟著哼起來,而歌詞也往往就脫口而出,甚至連當年的情景也會浮現在眼前。尤其是對于喜歡音樂的學習者來說,音樂對于記憶的媒介作用則更為明顯。比如《Le pappion》這首法國經典電影《蝴蝶》的主題曲,就是爺孫兩人以對話問答的形式演唱的,曲調歡快溫馨,朗朗上口,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而歌詞也簡單易懂。歌詞中不斷地在重復pourquoi...,parce que...,cest pour que...等表疑問的句式。對于法語尚處在初級水平的學習者來說,這種重復的句式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來進行固定記憶,當學習者一聽到pourquoi的問句時,下意識的就會反映出parce que...的答句。
(三)提高聽力,校正發音
通過學唱法語歌曲,可以讓學習者們進一步地了解因素音節,清楚連音聯誦,提高聽力水平,同時校正發音。
在聽力課上,可以選擇適當的歌曲,供學習者們來進行聽寫練習。可以是聽寫短句子的歌詞,或是把歌詞中的某個單詞或短語拿掉,讓學習者們自己來填寫。即使聽力課變得更加的有趣,又鍛煉了學習者們的聽力,可謂一舉兩得。
而歌詞的用語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會使用過于復雜的單詞及句式,甚至會有很多口語化單詞的出現,學習者們很容易記住歌詞,多聽幾遍甚至可以背誦下來,等到運用的場合,就很容易的脫口而出。不僅提高了口語水平,同時也是擴充詞匯量的一種途徑。聽原版的法語歌曲,也可以讓學習者們接觸到最為地道的法語發音。
(四)感受異國文化
要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就必須要了解其文化,而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因此語言的學習脫離不了對文化的了解。通過品味優美的語言,也能感受到異國的風情。比如在圣誕節的時候,可以給學習者們播放《Il est né le divin enfant》,《Vive le vent》,或者《No?l sans toi》等法語歌曲,既能讓同學們感受到過節的氛圍,又能增強文化了解。再比如《Fleur de Paris》花都巴黎這首老歌,歌詞雖然簡單,但通過歌曲的風格以及歌詞的含義,同學們還是可以從中學習到外國的文化和社會變遷的時代背景。歌曲所涉及的主題不盡相同但極為普遍—愛情、親情、節日、思念等等,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有助于了解法國人的生活、歷史、文化等等。
二、法語歌曲的選擇
在歌曲的選擇上,要花費大量的業余時間,反復斟酌。在眾多的曲目中要選擇最適合最恰當的,不要盲目,因為并不是所有類型、曲風的歌曲都適合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習者,對于教學目標不同的課堂,要選擇符合學習者水平層次、長度適中的歌曲,如果選材不當,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如針對初學者就可以選擇如《Je suis Hélène》、《Salade de fruit》等一些歌詞簡單,曲調輕快的歌曲;我就曾在語音學習的階段,在課堂上播放過歌手Hélène Rollès的《Ce train qui s'en va》,在歌詞中多次出現如venir, mentir, revoir, partir等以[r]結尾的單詞。這個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很陌生的音素,發音標準了并不簡單,而通過歌曲的方式,能起到良好的輔助教學作用。而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我會利用歌曲來進行聽力練習的同時,引入新的知識,比如語法點,或者文化知識。
三、法語歌曲的應用
(一)在發音及語音語調中的應用
教授一門語言,首要的事情就是要教會學習者發音及語音語調。法語歌曲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習者們感知一門語言的腔調及節奏,提高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比如在學習法語字母的階段,我們可以選擇《la chanson de l'alphabet》這首歌,不僅節奏輕快,而且發音清晰標準,重復多次并且每個字母還帶有例詞。
在發音都掌握良好的情況下,教師們可以適當的讓學習者們學習一些大家耳熟能詳或者是由中文歌曲改編的歌曲,歌詞不難,旋律熟悉,同學們很快就能掌握。在朗讀歌詞跟唱歌曲的同時,學習者們又可以鞏固讀音規則。
在課堂上,有時我會找一些歌詞簡單的歌曲來進行小測驗,把歌詞中的一些單詞或者短語變成填空,讓學生們根據所聽到的讀音,按照拼讀規則寫出,哪怕因為單詞沒有學過而沒有拼對,但只要是按照正確的發音規則拼寫出來,就是可以的。
(二)在詞匯教學方面的應用
傳統的詞匯教學,大多數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模式,而如果將歌曲引入課堂,則會加大學習者們背誦單詞的樂趣。如《J'aime les fruits》:
J'aime les fruits ? J'aime les bananes ? 我愛香蕉
J'aime les fruits ? Et les pommes aussi 我也愛蘋果
J'aime les fruits ? J'aime les oranges ? ?我愛橙子
J'aime les fruits ? Et les poires aussi ? ?我也愛梨
J'aime les fruits ? J'aime les cerises ? ? 我愛櫻桃
J'aime les fruits ? Et les fraises aussi ? 我也愛草莓
……
在這首歌曲當中出現了許多水果的單詞,當學習食品的詞匯或者模擬購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這首歌來進行教學,加強學習者們的記憶,非常實用。背誦單詞是一個較為枯燥的學習過程,而通過歌曲來進行記憶,不但更加的生動,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習者們的學習熱情。
(三)在語法教學方面的應用
語法是語言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法語又是以語法嚴謹和復雜著稱,因此對于語法的學習則更為重要。法語中很多時態和表達方法在中文中是不存在的,我們可以通過在歌曲中出現的語法現象,作為導入,再進一步的進行講解。
如《Tapez 1》:
Tu te réveilles le matin......你每天早晨醒來時……
Tu te dis que la vie......你自認為生活……
Tu te demandes parfois......你有時會問自己……
Tu te sens minuscule......你感覺自己很渺小……
在這首歌的歌詞當中,多次出現了自反代詞這個語法現象,當我們學習這個語法現象的時候,就可以用《Tapez 1》這首歌來做為導入,讓同學自己發現這個新的語法現象,引出這個知識點。
總之,通過音樂來輔助一門語言的教學,確實為一種有趣且高效的教學方法。既能調動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提高學習者的能動性,也能幫助他們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但作為教師,在樂曲的選擇上則要下功夫,選擇難度適中,曲調適合的歌曲來進行教學,就一定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娟.淺談歌曲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西部,2009(08):209-211.
[2]Jean-Claude Beacco.當今對外法語教學法[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4):1-5.
[3]陸曉婧.小議歌曲在法語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研究,2012,5(334):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