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行慧,俗名李忠澤,河南省臺前縣人,1976年生,大學學歷,自幼酷愛武術,1994年入嵩山少林寺拜釋德揚為師,苦練真功,學有所成;1997年在第五屆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獲優秀運動員稱號,1998年在湖北寶通禪寺受具足戒,同年出任福建莆田南少林寺知客并兼任武僧團團長并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2006年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現任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雪云寺監。
釋行運從武感言
我叫江留峰。從小喜歡武術,1995年入少林拜家師釋德揚門下,賜法名釋行運。
記得在寺院錘譜堂,家師每天晚上傳授少林武功,那時感覺真苦,家師真嚴,為了讓我練耐力和意志力,怎么練?當時錘譜堂地面鋪的是青磚,家師找來瓜子片石子,讓我在上面練正踢腿和昭陽拳,那叫爽。練習拳法,因為我出拳速度慢,為提高出拳速度沒少被家師的香燙到手背。在少林寺那段時光。幾乎天天如此。只有家師外出才有偷懶的機會。
隨后少林寺武僧后備隊壯大,我擔任武僧后備隊安全、生活、保衛隊長。1997年來了兩個美國學員,家師讓我上山教他們二人。兩個美國人當時都是跆拳道黑帶,他們想切磋,個頭兒一米八左右。相當有勁兒。我首先讓他們認識到了少林功夫的魅力。然后他們就開始認真地好好學了。后來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回國。1998年秋。這兩位美國學員到浙江杭州,打電話到少林寺找我,后來,我就到了杭州和他們一起做事。這是我人生進入社會的開始。
2003年,我到浙江電視臺欄目組工作。擔任過頻道欄目組制片人。2008年。我進入一家大集團公司工作,擔任集團下屬兩家公司負責人。2015年,公司破產,受到了很大打擊。消沉中,還是家師給我關愛,把我召回到他的身邊,讓我靜心進修、充電。在家師的關懷下,又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認識了很多新老師兄們,比如玻利維亞外交部長瓦納庫尼等,2016年和瓦納庫尼一起練功,一起吃、住。
2018年7月份,我來到江蘇宿遷開了一家武館。感謝家師對我的恩寵,當時家師還讓瓦納庫尼到江蘇宿遷我武館添彩。如今少林寺武僧后備隊宿遷分隊辦得有聲有色,隊員們參加了2019年CCTV中國功夫春晚,還多次參加一些大型活動,獲得了一些成績。2018年11月“宿遷分隊”隊員參加江蘇省第八屆武術大賽,獲得二金三銀優秀成績。
2019年3月份,“宿遷分隊”的10位小朋友參加第五屆淮海經濟區傳統武術大賽。獲得6金、9銀、4銅的好成績。2019年5月份8名隊員參加第四屆中國徐州“絲路漢風”國際武術大賽。拿到了兩塊金牌。沒有嚴格的訓練。就沒有我們的這些成績?,F在,我真正體會到了當時家師對我們的嚴厲是為了什么。今后的路還很長。感恩少林,感恩家師。
釋行轍,俗名黃濤,釋德揚弟子,1977年生,重慶人,大學學歷;1995年~1997年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學習武術傳統套路及散打,1995年期間參加少林寺寺院武僧救護隊培訓,1997年期間任少林寺武僧后備隊武術教練,1998年回到重慶,1999年~2002年期間在重慶大學脫產學習建筑工程專業,學習期間代表重慶大學參加重慶市大學生武術比賽獲得多項名次;現今在重慶從事專業工作。
釋行帥,俗名李生帥,青少年武術技能等級考評員,自幼愛好武術,1997年進入少林寺習武,拜釋德揚為師,跟隨師父習武修禪十余載,后被師父遣派去福建南少林交流學習,曾跟隨師父去過多個國家和地區比賽、演出;2006年后曾在少林寺及全國多地任教,2015年在師父指點下,于山東青島創辦少林禪武文化中心,傳播少林禪武文化,2017年代表中國政協武術隊參加第七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獲得少林拳亞軍,棍術第二名,2019年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首屆《中國功夫春晚》晚會錄制。
釋行今,俗名葛會建,1977年生,河南省臺前縣人,大學學歷,自幼酷愛武術;1994年入嵩山少林寺拜釋德揚為師,苦練少林真功,學有所成,2000年到上海發展,歷盡艱辛,現從事物流運輸行業。
釋行偉,俗名宋曉偉,1980年生,河北省冀州市人;自幼酷愛武術,1998年拜于釋德揚門下,現任冀州少林武術院院長,衡水市武術協會副主席。
釋行鑫,俗名苗志軍,1983年生,浙江長興人;12歲開始習武,15歲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拜于河南嵩山少林寺釋德揚門下,習武九載,2016年,由少林寺釋德揚法師授權在長興成立嵩山少林寺武僧后備隊浙江長興分隊(長興行鑫武館),并成為浙江長興武術協會副會長單位,秉承“傳承中華武德,發揚少林功夫”的精神,勵志為少林武術的傳承,貢獻力量。
釋永昌,遼寧省遼陽市人,1971年生于武術世家,自幼酷愛武術,跟隨爺爺和父親習武,日曰不輟,學有所成;2006年被北京市朝陽區馬格莊文武學校聘為武術總教頭,2007年拜釋德揚弟子釋行慧為師,擅長鐵砂掌、小羅漢拳、九節鞭、飛鏢、繩鏢等,2013年到大連金石灘中華武館,2015年在山東省煙臺市成立武術表演團,傳播少林武術。
釋永巖,俗名許洪巖,1982年生,黑龍江省綏化市人,釋德揚弟子釋行慧之弟子,擅長硬氣功及少林傳統套路等;1995年跟隨民間武師習武,后轉入綏化市龍威少林武校深造,1998年獲地區武術錦標賽青少年組56公斤級散打亞軍,1999年到黑龍江省海倫農業機械化學校學習,2006年起入商海弄潮。
劉斌,釋德揚弟子,中國武術六段、二級社會指導員,現任韶關武江武術協會副會長、嵩山少林寺武僧后備隊廣東分會副會長;多次在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5年在南少林武術大賽上獲“拳、子母鉞、棍”三項目冠軍,多年研究少林派武術,對刀、槍、劍、棍有心得。
釋行富,俗名何春富,1995年10歲時通過媒體了解到功夫,心生向往,1996年通過機緣由釋德揚引入武術殿堂,一堅持就是8年,程師父教誨人,生深受啟發。
釋行林,俗名張林,貴州銅仁人,廣東省武術協會會員,曾在河南少林寺習武8年,少林寺武僧隊隊員,少林第32代弟子;2012年創立佛山市順德區華武藝術培訓有限公司,且擔任武術總教練,曾多次帶領學員參加國內外專業比賽并屢獲佳績。
釋行尚,俗名馮建軍,上海人,受深愛少林功夫的父輩人影響,10歲入少林習武,和師兄弟共同成長,學成回到上海,也有收徒。
釋行拾,俗名汪裕超,江蘇宿遷人,從小喜歡武術,崇拜武林高手,因家庭原因沒能實現自己的愿望,后拜在嵩山少林寺釋德揚門下學習武術,受益匪淺。
嚴昌軍,自幼在少林寺習武修德,師承釋德揚,現任睢寧縣武術散打隊總教練,中國武術六段,國家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在近30年的習武、教學中先后培養出數十散打冠軍,在相關比賽中共獲得獎牌數百枚,不少學子被選入體院和省隊。
釋行泳,俗名關永,1990年代曾是少林武僧,釋德揚入室弟子,在少林寺學藝多年,精通少林連環拳、七星拳、小洪拳、大洪拳以及刀、槍、棍、劍諸項技藝;早在少林寺學藝期間即開始代師授課,自2000年起,開始在各類武術培訓機構,公辦、私立學校教授少林功夫,2019年還曾擔任中央-電視臺首屆《中國功夫春節聯歡晚會》武術指導;現任東莞市關永武術交流中心主任兼總教練。
釋行泳從武感言:
喜歡武術的我。在父親的朋友介紹下。1995年進入少林寺拜家師釋德揚門下。得賜法名釋行泳,受到精心栽培。回想二十年前在少林寺寺院錘譜堂的日日夜夜。習武練功的點點滴滴猶如昨天發生的一樣。家師嚴厲,當時的我沒少被責罰,習武生活天天如此。一晃十來年的光陰過去了,當初師父的嚴厲讓我有了今天的感悟!
上山學藝下山成,人間無處不修行:
世間修習禪武藝。不負恩師不忘情!
練功夫并不是為了攻擊和對抗.功夫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歷練,是習武者追求自身的身心和諧的方法。
武術是一種教育,是一種文化,不是暴力,而是教你勇敢、智慧和尊重,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懂得絕不放棄,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