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
5G網絡的能力顯而易見,下行峰值數據速率可達20Gbps,而上行峰值數據速率可能超過10Gbps;5G還將大大降低時延及提高整體網絡效率。這意味著5G給我們帶來的是超越光纖的傳輸速度,超越工業總線的實時能力以及全空間的連接。
5G將開啟充滿機會的時代,但要讓機會變為現實,需要5G應用踏踏實實地落地。
華為公司出具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清晰地列舉了未來5G背景下十大應用場景:云VR/AR、車聯網、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聯網無人機、社交網絡、個人AI輔助、智慧城市。
基于這十大應用場景,相對應的應用分別是實時計算機圖像渲染和建模、遠控駕駛和自動駕駛、無線機器人云端控制、饋線自動化、具備力反饋的遠程診斷、超高清8K視頻和云游戲、專業巡防和安防、超高清全景直播、AI輔助智慧頭盔、AI使能的視頻監控等。
了解了這些,以“洞察未來”的思維可以分析出,先不要急不可待地大談各個應用場景下的商業模式。因為憧憬新商業模式沒有錯,但我們回過頭來想,所有商業模式的實現,都必須建立在5G應用充分落地、應用場景充分實現和完善的基礎之上。
所以,不要急,我們是否先考慮一下5G應用的落地問題?而從實際的情況看,5G應用的真實落地、場景實現還遠遠不夠。
目前,不少地方都在搞5G應用創業項目的比賽、甄選,一批優秀的5G應用項目脫穎而出,獲得政府、機構的支持,為5G應用項目的根植落地提供了有利條件和渠道,這是一種好現象??梢哉f,5G應用這把“火”已經點燃了。但是,也要杜絕“跟風猛煽,風過停歇”的短期效應,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因為5G應用的落地和場景完善并非一蹴而就。
當下,無論城市規模的大小,都在關注建設基于5G應用的“智慧城市”。但我們絕不能忽視一個問題:智慧城市建設要因地制宜,“一刀切”、統一模式的建設方案并非適合每個特定的“場景”。比如,以杭州的城市規模和需求,建設“智慧城市”的方案方式跟縣級城市的方式不可能一樣,如果貪大求全不僅浪費資源,更可能造成應用場景無法落地,懸在空中,好看不好用。如今,有的地方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比如湖州市德清縣的“智慧城市”建設就從一個個具體的小應用、小場景入手,先做落地,完善應用場景,實現應用場景功能后,再往上建設。隨著一個個場景、應用的落地,一個整體的“智慧城市”就可以支撐起來了。
因此,要發揮5G網絡的能力,造福未來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緩不得、更急不得,要腳踏實地,戒驕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