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雪 王雅娟
摘要:口譯是一個由說話者,譯員,聽眾三方參與的特殊話語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譯員不僅僅只是信息的傳遞者,還承擔著其他的任務。工程技術領域的口譯除了有一般口譯的特點外,還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技術領域口譯譯員的多重角色,指出準確把握譯員在工作中的多重角色是保證其翻譯質量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工程技術領域;口譯譯員;角色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加深,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口譯活動也日漸頻繁,工程技術口譯除了有一般口譯的特點外,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口譯是一個由說話者,譯員,聽眾三方參與的特殊話語過程,譯員在口譯過程中不只是消極被動地隱身傳遞語言信息,而是積極參與到口譯交際當中,因此譯員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扮演好除語言翻譯人員以外的其他角色,準確迅速地幫助雙方實現高效的交流。除了具備扎實的雙語知識和翻譯技巧外,譯員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懂得行業知識的準技術人員
對于初步從事工程技術領域口譯工作的譯員來說,首先面臨的最大難點就是專業詞匯的匱乏。譯員有時候連中文術語都聽不懂,更不用說翻譯為地道的英文了。比如說在通信工程、軟件工程、交通工程、機械工程等領域常用的“耦合coupling”一詞,是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路元件或電網絡的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緊密配合與相互影響,并通過相互作用從一側向另一側傳輸能量的現象”,這種專業術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鮮有接觸,如果不了解就很難進行翻譯。又如“燒結”一詞是礦物工程和粉末冶金兩個學科領域的核心術語,分別指的是礦物工程領域中精選礦物在(進入高爐)進行冶煉前的燒結以及粉末冶金領域(包括陶瓷、金屬陶瓷等)壓坯做成最終材料前的燒結。如果我們不掌握相關知識,很難把“燒結”這個術語的相應英語單詞sintering翻譯出來。還有就是平時我們熟知的日常英語單詞的意思,放在某個專業領域里,詞意完全不一樣,與日常生活中的意思差距較大。比如,truck一詞在日常英語中是“卡車”的意思,但在鐵路交通領域,是指鐵軌上的“轉向架”。Finish在日常英語中是“完成”的意思,但在金屬材料領域,這個詞有“拋光”的意思,而如果跟surface 搭配在一起,則是指金屬的表面“光潔度”了,比如這個詞組“for conformance to the dimensional and surface finish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 drawing”,要譯為“符合產品圖紙的尺寸和表面光潔度要求”。
在學校里學習的英語語言知識往往只是打下了良好的英語基礎,要從事某一個工程技術領域的口譯工作,譯員還需要努力積累此領域的知識。首先需要大量閱讀這方面的書籍,可以從中文書籍開始看,了解這一領域知識,如要從事材料領域的口譯,可以去學習并積累有關材料的應用,材料的性能,以及材料的檢測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然后可以去看看同行業優秀的英文網站,或者是國外的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英文網站,平時積累了這些方面的知識和詞匯,這樣在口譯中遇到它們時就能夠正確的理解和表達。另外譯前工作也特別重要,技術合同內容要吃透弄懂,這樣如果雙方對施工問題有爭議時,譯員就可以迅速、準確地將雙方的意思搞懂并進行翻譯,避免引起誤解甚至糾紛(羅靜,2012)。
二、善于察言觀色的談判能手
在商業談判中,譯員不僅只是傳聲筒,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談判技巧,才能真正做好口譯工作。譯員這個職業不再是僅僅的中介作用(馬文慧,2019)。譯員需要掌握好翻譯時的語氣,不能只是機械地傳達信息,要學會觀察和感受說話人的神態語氣,然后模擬其語氣,活靈活現地再現說話者的意圖。各種語氣表達了說話人不同的態度:有些詞語翻譯時的語氣可能是緩和的;有些是帶有攻擊性的;而有的則表示是大有回旋余地的,這是翻譯時特別需要重視的一個方面。如果客戶的要求是比較合理的話,一般發言人的語氣都還是比較緩和的,譯員的語氣也應該是緩和的。而遇到僵持不下的問題關系到我方底線問題時,譯員語氣根據發言人的變化則會更堅定一點,表明自己的立場。
對于語氣的把握對剛步入職業生涯的譯員來說要求有些高,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反復琢磨,學習提高。首先要注意觀察講話人的語氣,聽話聽音。第二,譯員自己也要對客戶所說的內容自己有個大概的預判,也就是說,明白客戶的哪些要求具有合理性,哪些要求比較離譜等。第三,要仔細觀察雙方的表情,表情是一個人內心想法的真實體現,雖然有些人會不露聲色,但出色的譯員總能捕捉到說話者臉上的細微的表情變化并綜合其他肢體語言,從而把握住說話者內心的真實意圖。比如在一次價格的談判當中,某零件的銷售價是50美元一公斤,經過雙方協商,在基本已經確定折扣價為9折即45元的情況下,談判就要結束的時候客戶突然最后開玩笑式地笑著說了一句,“How about 40?”對于此句話譯員只笑了一下而沒有翻譯,然后雙方就一笑了之,愉快結束談判,就以前面商定的價格45元達成了協議。因為已是談判快結束大家已經差不多達成共識的時候客戶隨口帶出的一句話,很清楚行情價格的譯員此時能非常肯定此人已能接受所談價格,再從客戶的表情和舉止判斷,這句話應該只是最后結束時開個玩笑隨口而出的,帶有隨意性,可以忽略不翻,以免浪費雙方的時間。
三、交際過程的協調者
譯員作為交際雙方溝通的橋梁,需要盡力構筑能讓雙方通暢交流的渠道,不能只充當被動傳話的機器,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信息,通過交還話輪、制造話輪、打斷或忽略話輪、接受話輪等策略有意識地幫助交際雙方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任文,2006)。比如在談判陷入僵局時可以干預談話進程建議暫時終止談話或者采用轉移話題的策略,如建議暫停休息一下,或者說建議這個時候停止談論此事,談論一下別的無關緊要的事情,比如說,“最近怎么樣啊,在這里習不習慣”等來轉移話題。
譯員需要有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在交際的某一方情緒比較激動說出一些傷及面子的話語時,譯員可以不翻或者做弱化翻譯處理(常文彩,2017)。另外由于交際雙方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會出現由于文化不同而造成的誤會,譯員也要注意去瓦解。譯員需要采用恰當的手段對可能造成誤會的信息進行把關,篩選,甚至重構(蔣暉,2015)。
譯員不僅需要做雙方語言上的溝通者,還需要主動去活躍氣氛,促進溝通,幫助緩和矛盾。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如果你是中方宴請方的翻譯,在主賓雙方有些冷場的情況下,你可以主動介紹一下菜名和相關的故事,打破沉默尷尬的局面,給雙方制造話題,調節現場氣氛。
四、結語
口譯是一個三方參與的特殊話語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譯員不僅僅只是信息的傳遞者,還承擔著其他的任務,準確把握譯員在工作中的多重角色,對保證口譯質量保證交際的成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常文彩.聯絡口譯員角色的立體性分析及其意義[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2017(9):103-106.
[2]蔣暉.聯絡口譯員的主體性探討[J].亞太教學,2015:203.
[3]羅靜.淺議涉外工程現場口譯的技巧[J].柳鋼科技,2012 (1).
[4]馬文慧.聯絡口譯譯員角色與轉換策略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19(8):104-106.
[5]任文,蔣莉華.從話語分析的角度重識口譯人員的角色[J].中國翻譯,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