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要:信息視覺化是將信息原料轉變成圖形圖像的過程。信息視覺化設計必須遵循清晰性、獨創性、趣味性原則。數據可視化是制作數據新聞的重要環節,將信息視覺化的理念和方法應用到數據新聞的制作中,必須對數據可視化進行重新審視。
關鍵詞:信息視覺化 ?數據新聞 ?數據可視化
人類文明延續至今,視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視覺最大的價值在于其能夠承載大量的信息,并能夠更直觀地傳達信息背后的意義,使信息更易于流通。成功的信息視覺設計能夠傳達文字或語言難以表達的意味,給人以感官的震撼。“數據可視化”是制作數據新聞的環節之一。“信息視覺化”和“數據可視化”在定義上相近,但前者比后者在“可視性”上的追求更加極致。
信息與信息視覺化
自人類誕生之始,一切外界的信息都不斷沖擊著人的五感,被人所認知、接受。根據《辭海》中的定義,信息是指對消息接受者來說預先不知道的報道。美國《韋氏字典》將信息界定為“用以通信的事實”,是在觀察中得到的數據、新聞和知識。控制論的奠基人維納(Wiener)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明確了信息是區別于物質與能量的第三類資源。在經濟學家眼中,信息是與物質、能量相并列的客觀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是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的有效數據。在新聞界,信息被普遍認為是對事物運動狀態的陳述,是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的特征傳輸,而新聞則是信息的一種,是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不同的學科乃至不同的學者,對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即信息是有價值的,有必要去更高效地收集它和傳播它。
在《辭海》中,“視覺”的解釋為:感受和辨別光的明暗,顏色等特性的感覺。視覺有兩層含義:一是人的生理范疇,區別于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用眼睛來感知外物、接受信息,即是視覺;二是信息的形態范疇,區別于語言、文字、數據等抽象的載體和符號,更接近于“圖形”“形象”等概念。視覺歷來對人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影響,人類沒有語言交流之前,視覺是交流和接收信息最重要的途徑,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視覺在信息傳達與交流中依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所謂信息視覺化,重在“化”上,強調通過變化、溶解、創造等手段將信息原料轉變成視覺的性質和狀態。此時的視覺狀態可以說已經脫胎換骨,從零星、無序的信息原料上升到一種概括的、蘊含著完整邏輯的、更易于意念傳達和理解的“形象”。視覺化的信息代替了繁瑣、冗長、晦澀的文字、數據或符號,能更直觀地反映信息的實質,更直接地促成信息傳授雙方的交流。
信息視覺化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信息視覺化設計就是將待處理的抽象信息進行圖形化的創作,目的在于轉化出能夠高質量傳達思想的視覺信息,為此,需要堅持以下三點基本原則。
一、清晰性。信息視覺化的成敗取決于信息傳達的質量,讓信息接收者“看懂”,是信息視覺化的底線要求。設計出的視覺圖形信息一定要符合原始信息的性質、含義、作用及邏輯,同時考慮受眾群的國籍、民族文化、職業、接受的教育程度及日常生活習慣等因素,傳達出信息的本意,使視覺圖形比原始信息更清楚明白地傳遞要表達的意象,便于受眾的理解、記憶。這要求設計者認真客觀地觀察生活,理解與待處理信息相關的事物,并發揮出極高的抽象概括能力,保證視覺圖形表意的“清晰度”。
二、獨創性。新穎而有創造力的視覺化信息,可以激發受眾對原始信息產生全新感受,獲得耳目一新的感覺。獨創性要求強調有創意地視覺化表達,注重創意的含金量,所創造出來的視覺信息要區別于其他同類的、已經存在的視覺信息形式,同時不脫離原始信息的屬性。有獨創性的視覺信息是將理性思維成功地轉化成感性信息過程的完美體現。
獨創性的設計是建立在信息清晰性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對原始信息進行清晰化的分析和處理,強調獨創性是不切實際的。視覺信息的價值建立在能夠被人接受、理解基礎之上,如果一開始就一味強調獨創性,所創造出來的視覺信息往往難以被人理解,這樣的信息傳播是徒勞無功的。
三、趣味性。趣味性讓視覺信息富有情感和生命,能夠使信息更加輕松地傳遞,使受眾更主動地去關注視覺信息,思考背后的意義,從而脫離被動性的灌輸,建立起視覺信息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關系。賦予視覺信息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會使其具有一種潛在的吸引力,就像人與人交流一樣,如果其中一方談吐幽默、語意詼諧,另一方絕對不會放棄如此有吸引力交流機會。這種溝通會使信息傳遞十分自然,沒有任何強制性和壓迫感。
把趣味性融入信息視覺化設計是困難的,因為這種幽默感和趣味性不能強加上去,而需要從原始信息中挖掘趣味元素,同時要求設計者有良好的心態、深厚的修養和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信息視覺化在數據新聞中的應用
數據中隱藏著重要的信息。早期以播報和闡述相關數據為主要內容的新聞被稱為“數字新聞”,指“一種比較簡單的新聞,主要特點是以數字為主體構成新聞,不做詳盡的描述和解釋。擺出數字,讓人一目了然。舍去前因后果、目的、意義、發展趨勢等,以使新聞報道輕裝上陣”。①然而,光有數字,未必能讓人“一目了然”。與圖像相比,數字的表現力和記憶度是難以等量齊觀的。與數字相關的新聞,如今出現了新的形態——數據新聞。數據新聞是利用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統計等技術手段從海量數據中發現新聞線索,通過可視化技術呈現新聞故事的新聞報道方式。②相較于數字新聞,數據新聞的基礎是“大數據”,數據的量級變了,另外,數據的呈現方式也變了。“數據可視化”是制作數據新聞的重要環節。數據可視化是指運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為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在大數據時代,“總體”數據的收集成為可能,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數據是抽象的,要呈現數據背后的“新聞”,必須進行數據的可視化處理。本文所探討的信息視覺化與數據可視化存在相似之處,但比后者的含義更為寬泛。如前文所述,信息視覺化除了注重以圖形圖像清晰地表現信息(包括數據),還強調這種視覺轉化的獨特性和趣味性,為信息呈現注入了藝術化、審美化的色彩。例如圖表化是數據新聞可視化的重要形式,從數據可視化的角度看,圖表要具備功能性,要能清晰地表達數據中隱藏的規律及事物間的內在關聯;信息視覺化設計同樣重視圖表的作用,但其不僅注重圖表的表意功能,還強調圖表的美感。正如美國著名圖表設計家烏爾曼認為:“圖表設計不是簡單的資料整理,而應該真正賦予文化意義上的理解,在知性基礎上展開的藝術創作,由手上的傳遞變為內心的傳達。”在設計界,很多視覺設計大師專門致力于信息視覺圖表的設計。他們設計出了大量經典的視覺信息圖表,不但能將信息完整、準確、清晰地表達出來,還能夠引導受眾的思維進入到一個更高更新的領域。
從實現手段來看,數據可視化是通過圖像處理技術來實現的,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標準化、自動化過程。而信息視覺化則更側重于“人工”設計,根據不同類型信息和數據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視覺化設計,在此過程中,要根據受眾的接受習慣,為每一個相對獨立的信息和數據單元設計圖形元素,并強調各種元素的風格統一性、整體畫面的協調性,強化視覺沖擊力。
將信息視覺化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數據新聞制作,要求強化信息呈現的“美感”。信息視覺化設計將為數據新聞注入更多的審美特質,對數據可視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賦予新的含義,而這是計算機軟件無法解決的問題。數據新聞的主創者不應僅僅滿足于讓受眾“看懂”,還要讓受眾覺得“好看”。另外,從實操來看,可以將信息視覺化作為數據可視化的“優化”環節,是對計算機處理結果的“再視覺化”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數據新聞的“可視性”。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
注釋:①馮 帆,艾紅紅:《從數字新聞、精確新聞到數據新聞》,《新聞春秋》,2017(3)。
②劉義昆:《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生產: 現狀、影響與反思》,《現代傳播》,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