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慧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俱樂部式體育教學乃是國內高校當中體育教學的新形勢,此種教學形式除了能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實現健身目的,同時還能通過體育運動幫助學生樹立起終身鍛煉這種思想意識。俱樂部式體育教學打破了以往教學模式,旨在對學生體育鍛煉這一能力加以培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本次研究把貴州師范學院當中的學生當作對象,通過隨機抽樣這種方式選擇200名大學生,并且抽取其中100名大學生組成實驗組,實施俱樂部式的體育教學,剩余的100名大學生組成對照組,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以運用。在抽樣過程之中,對學生專業以及性別這些影響因素加以充分考慮,選擇102名男生以及98名學生,其中有110名學生所學專業屬于文科類,90名學生所學專業屬于理科類。實驗之前,對兩組實驗對象的心理焦慮的水平以及體質水平加以測試,上述指標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22.0、Excel2007和有關軟件對研究對象焦慮水平以及體質水平實施統計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當中學生在實驗前后的焦慮水平以及體質水平的對比運用t檢驗。

表1 兩組學生焦慮、體質水平前側的差異性的檢驗分析
通過表1能夠看到,實驗組與對照組當中的學生在實驗之前的體質以及焦慮水平并無顯著性的差異。

表2 兩組學生實驗前后體質及焦慮水平的差異性的檢驗分析
通過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當中的學生體質在實驗前后的差異性十分顯著(P<0.05)而焦慮水平呈現出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當中的學生在實驗前后體質以及焦慮水平的差異性并不顯著(P>0.05).

表3 兩組學生焦慮、體質水平后側的差異性的檢驗分析
在實驗之后,兩組學生的焦慮水平以及體質情況的對比結果如表3所示,兩組學生的焦慮水平以及體質情況的差異性較為顯著(P<0.01),而且實驗組當中學生的體質情況的平均得分比對照組當中的學生大,焦慮水平比對照組小。
在實驗前后,通過對大學生參加鍛煉情況加以調查,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實驗組當中的學生在實驗之前每個星期參與課外鍛煉大于等于3次,占據總數的43%,在實驗之后是56%,有了明顯提高。在對照組當中,實驗之前每個星期參與課外鍛煉大于等于3次,占據總數的42%,而實驗之后是40%。這一結果說明了俱樂部式的體育教學對于培養大學生的鍛煉意識有著積極作用。

表4 課外鍛煉次數的統計情況
需求,實際上也被稱為需要,在心理學的角度,對其分析能夠看出一個人所提出的需求主要就是由生理或者心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缺失以及不足所引起的一種內部出現的緊張的狀態,同時也是機體本身或者是外部的生活條件所提出的要求下,人腦所具有的一定反應。而俱樂部式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按照學生的興趣以及自身的特長對所喜愛的體育項目內容進行選擇。興趣是人對自身需求認知的一種情緒性的表現,更是一個人在活動動機開展和實施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方面。興趣這種動機主要指的就是推動人們對自然界乃至社會活動所具有的深刻認知,保證人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尋求認知需求上的途徑和方面,這也是推動人們內部活動的一個相關機制。而俱樂部形式下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方法開展的過程之中,能夠保證為學生提供掌握某項體育技能的獨特條件,也能夠充分地對學生運動的潛能進行挖掘,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對于某項體育運動在理論的認知保健知識和實踐上有著非常充分的了解,以此對于這項運動產生了難以忘懷的情感,并且自身愿意反復地對其進行實踐,也有利于學生在課外和課內的學習和鍛煉,進而有效培養學生自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下,長久以來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都處于一種相對比較被動的狀態,對于知識的學習長久都沒法自主地對其進行選擇。而俱樂部制度下的教學模式開展能夠有效的改善過去教學模式帶來的教師中心理論思想理念,同時俱樂部式體育教學工作的具體開展能夠把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逐步向學生為中心進行轉化,這樣的課堂模式最主要的就是能夠調動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也能夠使學生由原來的一味跟隨教師變成自己想要做某些事,充分體現出了課堂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作用,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模式和角色得到轉變。同時,俱樂部模式的體育教學工作開展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其中的信息流動和及時調整的課堂模式能夠更加靈活和有效地控制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教師教學的具體情況合理的選擇體育項目進行訓練。學生在進行課程信息選擇的過程之中,能夠及時的把自己學習的需求反饋給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相對來說都比較呆板,很多個項目都是最為基礎的技術教學進行累加而形成的一堂完整課程。這樣的課程內容很難滿足學生對于自身喜愛項目的追求,也無法使其在體育學習上達到更高的境界。而俱樂部制度的體育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通過這種課堂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內容選擇知識的學習方向,不僅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最為基礎的體育知識內容,也能夠讓學生通過多元化的課堂教學環境有機會學習到更多的體育項目。同時,對于自己最為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幫助其掌握更高層次的技術內容,讓學生在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超越自我,在這樣的環境下,感受和享受體育課堂的魅力。除此之外,俱樂部制度的體育教學環境下,各個項目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與自己,喜好程度相同的學生群體能夠保證學生在這一群體中獲得學習的自信,發掘自身的運動潛能,也能夠提高體育課堂所具有的競技水平,保證學校在內部進行專業型體育人才的選拔,這樣的人才選拔過程中,目標能夠更加明確,工作效率更高,節省了很多資源,同時也能夠讓有天賦的學生刻苦進行訓練,促使其有機會參加更高級別的競賽,保證學生自身體育權利得到保障。
第一,俱樂部式的體育教學對于提升學生體質,緩解焦慮情緒有著的作用明顯優于以往的教學模式。而且,俱樂部式的教學模式與大學生的發展規律相符合,可以對學生的具體學習需要加以滿足。
第二,俱樂部式的體育教學對培養大學生的課外鍛煉這一意識有著積極作用。
第三,俱樂部式的體育教學便于師生會教和學有關信息進行獲取,促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并且便于學校進行人才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