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芳,高 雨
(1.廣西科技大學 西部地區產業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廣西 柳州 545006;2.廣西科技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濕熱,淡水資源與北部灣魚類、貝類、蝦蟹類和其他海洋動物、藻類等植物資源豐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對水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水產品本身的易腐性以及消費者對水產品質量要求的提升,要求水產品冷鏈物流要更加注重高效與高質量。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建議》中指出,把農產品冷鏈物流作為焦點,大力扶持與發展生鮮農產品。廣西是水產品、果蔬產品等農產品出口大省,其中水產品占全區農產品冷鏈的比重達60%以上,2016 年廣西向東盟出口的水產品將近7萬t。據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廣西水產品產量占全國的6%,而水產產值占全國比重不足4%。盛產水產品的廣西,由于冷鏈物流的效率較低、質量較差而沒有得到預期的收益,因此其水產品冷鏈物流亟待發展。
1894 年Albert Barrier 和O·A·Ruddick 首次引入冷鏈概念,20 世紀中后期中國開始注重冷鏈物流的發展。至今,國外很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主要角度如下:
(1)物流集聚角度。Marshall(2012)認為冷鏈物流發展與經濟密不可分,從物流集聚與經濟集聚角度出發,對二者進行關聯度分析,他認為是經濟的集聚吸引物流企業集中于特定的區域,以得到進一步發展。他先分析了影響經濟集聚的原因,這些因素間接成為影響物流發展的原因,用這些因素進行關聯度分析,從而得出影響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且,物流的集聚又反過來影響著經濟的集聚。
(2)風險分析與戰略控制角度。謝泗薪、薛琳琳(2018)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整體作業流程進行分析研究,找出運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最后提出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運作流程發展戰略。
(3)農產品冷鏈協同角度。天津大學的李思聰(2014)從供應鏈協同的視角分析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問題,通過研究協同的內容、方式、過程,定性分析發展動因,并建立收益分配模型,以尋找協調企業間利益的平衡點,從而提高整體效率,提升產業競爭力。
(4)農產品冷鏈物流關聯角度。呂律(2018)運用灰色理論評價農產品冷鏈效果,從運作效果、組織效果、創新效果三方面入手去分析具體的影響指標。而白麗媛(2015)認為可從經濟效益、社會條件、環境因素三方面入手進而確定農產品冷鏈物流間的關聯關系。
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存在多方面瓶頸,包括冷鏈設施不足、物流成本高、冷鏈技術水平低、冷鏈運輸效率低、冷鏈體系不完善等,從解決一個個零散問題的角度出發,難以做到全面分析,如果從分析影響水產品冷鏈物流效率及質量的原因角度出發,既可以做到全面分析,又可以把解決過程簡單化。白麗媛(2017)用魚骨分析法分析出影響物流發展的因素有經濟效益和行業自身情況。根據廣西統計年鑒,區內經濟效益包括廣西區內生產總值、廣西財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速度、消費水平等6個方面;行業狀況包括冷鏈物流條件以及水產品條件,即人力資源、交通條件、載貨條件、信息條件、水產品條件等5 個方面。將這些指標再細化,設立了21 個指標,用Xi(i=1,2,…,21)表示。根據廣西統計年鑒以及行業相關情況,收集到2007-2016年數據,具體見表1。
3.2.1 電話、互聯網用戶普及率較高。廣西電話用戶及互聯網用戶數量增長很快,為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信息網絡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條件。2016年廣西移動電話普及率達67.6%,互聯網用戶數為3 961萬,普及率高達70%,而全國互聯網普及率也僅有51.7%。廣西電話及互聯網普及狀況良好,為物流信息網絡普及提供了有利條件。
3.2.2 交通與冷鏈建設不足
(1)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運輸路線建設滿足不了貨物運輸的需求。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運輸途徑主要是公路、鐵路和水運,主要運往北方地區以及東盟各國。2007-2016年廣西運輸公路、鐵路建設每年以較為平穩的速度發展,但水路里程建設不足。港口貨物吞吐量每年以較快速度發展(如圖1 所示)。內河及北部灣港建設明顯不足,2012 年水運里程建設呈現負增長(如圖2所示)。

表1 2007-2016年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影響因素的相關統計數據

圖1 2007-2016年港口貨物吞吐量

圖2 2007-2016年廣西內河與北部灣港建設總里程

圖3 2007-2016年廣西水產品產量

圖4 2007-2016年冷庫容量
(2)冷鏈物流的發展跟不上水產品需求量的增長。廣西水產品產量逐年平穩上升(如圖3所示),冷鏈物流每年也在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但冷鏈物流起步晚,雖然近幾年發展水平有了提升,但仍然不能滿足需求。
由圖4可以看到,近年來廣西冷庫容量在不斷地增長。盡管增長態勢良好,但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仍舊很大。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 年上海人均冷庫容量為0.02t左右,而廣西作為人口數量不多的省份,人均冷庫容量僅為0.007 01t,見表2。

表2 2007-2016年廣西人均冷庫容量
冷庫容量不足的同時,廣西水產品損耗率達15%以上,而發達地區損耗率不足10%。可見廣西冷鏈設施資源嚴重不足,冷鏈質量低。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冷鏈物流的設施、技術等條件需要較大改善,質量和效率需要大幅提升。
(1)原始數據組成評價關系矩陣P=Pij(i=1,2,…,21;j=1,2,…,10)。
(2)將原始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標準矩陣。
(3)求出各評價變量的信息熵,進而求出權重,具體見表3。權重越大說明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影響越大。所以,選取權重最大的評價指標X13為參考變量,其余為比較變量。



表3 21個指標權重
(4)求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差值絕對數,得到極差序列,并求各行極差的min 和max,將各行最值進行比較,選取最終的min和max。進而得到關聯系數矩陣:

(5)按照計算指標權重的方法計算年度權重,最終得到加權關聯度見表4。

表4 各個指標的關聯度
根據所得關聯度大小及排序,可將關聯結果分為以下幾類:
(1)關聯度Ri>0.8,說明指標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這9 個指標按關聯度排序為:人力資源、水產品供應狀況、交通條件、經濟增長速度。說明這4 個指標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這些指標是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2)關聯度0.6<Ri<0.8說明指標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有中等程度的影響。這些指標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經濟發展速度、生產總值、載貨條件、消費水平、財政收入和信息條件,這7 個指標與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有較為緊密的聯系。
(3)關聯度Ri<0.6,表明指標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發展的影響很弱。11 個指標均不在其中,它們與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聯度均大于0.7,說明11個指標對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均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針對人力資源條件、水產品供應狀況、交通條件、區內經濟發展狀況(區內經濟增長速度均可代表區內經濟發展以及政府對經濟發展的財政可支持力度,因此均可并為區內經濟發展狀況),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議:
(1)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有經驗、有技能的高端人才。人力資源與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聯度為0.941 7。人才是企業進步的龍頭資源,人才技能、職業專業素養的高低關系企業未來發展快慢甚至方向,因此物流企業要大力加強人才儲備資源項目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培養高新技術人才,讓人才引領水產品冷鏈物流走向更高水平,開發更經濟、實用、保存水平更高的水產品保鮮、貯藏、運輸技術和裝備設施,讓水產品“安全走出去”,走向外省,走向國外。通過人才資源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建設,發展集成無線傳感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智能冷鏈物流網絡,形成覆蓋全區的物流信息網絡,擺脫時間、地點和環境的限制,更加自由的收集數據,有效監測水產品的實時信息,使產品損壞情況得以更好地控制,以減少損失。
(2)改善漁業環境,提高水產品供應質量和數量。水產品供應狀況與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聯度為0.876 7。水產品供應是水產品冷鏈物流源頭。供應質量影響著冷鏈物流的質量,供應數量增多推動水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進步。要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中國特色漁業現代化道路。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圍繞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產,優化漁業資源的配置,擴大水產品有效供給,增強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對水產品供貨質量要從源頭上嚴格把控,加強管控與監測。
(3)完善交通條件。交通條件與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聯度為0.846 8,因此交通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運輸質量的好壞。水產品本來就對運輸的要求很高,要避免磕碰、擠壓等,也要注意運輸的速度。這就要求路況良好,通道順暢,最好能形成覆蓋全區的快捷運輸通路。重點是加快內河及北部灣港建設,使水運建設水平可以滿足進出口水產品的需求。因此,政府要加大對物流行業的支持力度,允許物流企業走快捷通道,并修繕公路、鐵路,完善航道以及水路。全區大型物流企業要加強合作,促進形成覆蓋全區的交通運輸網絡。
(4)以區內經濟發展帶動水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經濟增長速度與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聯度為0.811 2,因此區內總體經濟發展狀況對水產品冷鏈物流具有重要的影響。區政府的資金狀況會對各行各業產生重要影響。各行各業的發展需要政府資金支持,并且政府資金也是防范經濟危機的重要支撐。因此政府需要保障行業資金供給,保障政府資金儲備。全區經濟發展對各行各業具有聯動作用,整體經濟一旦發展,各行各業也要緊隨其后,并且各行各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整體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好,物流行業就會努力提高水平,從而使行業整體利潤更加客觀。于是就會有新進入者紛紛涌進行業里面,這樣一來,就會對所有同行企業造成威脅,各個企業為了搶占市場而增強競爭力,提高物流水平。
本文就當前廣西水產品發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展開分析,調查發現廣西水產品冷鏈存在交通條件建設不足、冷鏈設施不足、冷鏈運輸效率低以及人們的需求與供應質量數量不對應等多方面問題,在建立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熵權灰色關聯法對各因素賦權。運用熵權灰色關聯法得出指標與水產品冷鏈物流的關系,按照關聯序將結果分類。結果顯示,人力資源、水產品供應狀況、交通條件、經濟增長速度,這4個指標就是冷鏈物流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本文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未考慮到政策因素、法律法規完善程度、行業標準以及環境污染狀況這些不可量化的因素對水產品冷鏈物流的影響。廣西水產品冷鏈物流的影響因素實際上還有行業標準、政府政策、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實際上不可量化因素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研究重點在于考慮如何把這些因素融入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