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靜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創建于1985年的鼓樓區第二實驗幼兒園,有著30多年的辦園歷史,經歷過四次更名:1985年,由棲霞區婦聯創辦了東井村幼兒園。1990年,東井村幼兒園歸屬于棲霞區教育局,后更名為棲霞區實驗幼兒園。1995年,由于區域調整,又更名為下關區實驗幼兒園,直至2013年,鼓樓下關兩區合并后,正式命名為鼓樓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現園舍占地面積5367平方米,建筑面積3606平方米,擁有寬敞的戶外游戲空間以及教師、幼兒共同的美學生活空間,有與幼兒園園本課程相匹配的圖書室、美工室、生活室、科學發現室等專用活動室,是一所具有實驗、研究、扎根、向上姿態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
幼兒園如何自主發展?自主發展的突破口在哪里?我們怎樣高效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鼓樓教育自主發展的頂層設計框架下,幼兒園堅定不移地制訂了與園本自主發展相適應的目標與行動計劃。自主發展是我園近兩年工作的出發點,是重點,也是難點,更是幼兒園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
走自主發展之路,就是要找準適合本園自主發展的路徑和行動內驅力,就是要以校園文化愿景為引領,相互滋養,彼此成就。
2015年8月,來到這所幼兒園任職的我,和新組建的班子成員高度認同“用文化引領校園發展”的思想。基于幼兒園的文化基石,我們再次梳理辦園理念和發展愿景,經班子成員反復推敲,形成了“用愛養育、養正以禮”的辦園理念,追求“求實、超越、奉獻、團結”的園風,以“平等、支持、執著、善思”為教風,把“禮儀潤童心、游戲伴四季”作為幼兒園特色開展活動,全園達成共識,使該價值體系凝聚團隊,助推發展。
在“順應四季表現創新”的早期園本課程中,充分挖掘文化內涵,不斷抓住文化精髓——順應四季,創新了“春之韻”親子運動會、“夏之樂”親子晚會、“秋之美”親子制作、“冬之情”親子義賣等四季大型活動,有效延展原有課程,我們把“春之韻”“夏之樂”“秋之美”“冬之情”等四季主題切入到課程游戲化內容中,從課程園本化的實施融入“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特色。

在幼兒園自主發展行動中,我們還將深化文化,用禮儀禮善滋養幼兒,用仁愛仁心浸潤教師。在課程設置的適宜性、課程資源的再開發等方面推動幼兒園四季課程向著科學、特色、內涵發展。積極開發課程資源,讓大自然、大社會成為課程實施的有力陣地,形成教育合力。在自主發展過程中,在發現問題過程中,實現自我改進和自我突破。
“人”的發展是幼兒園發展的關鍵和第一要素,抓教師隊伍建設是發展要務。把握住“人”這個積極的能動因素,才能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才能使發展可持續。
1.用典范照亮心靈:利用教師節、師德評選活動,開展“以愛為名——演繹師德精彩故事”。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愛生、愛業、愛園的綠色教師宣講會團隊,提升教師凝聚力。
2.用課題相互促進:各級各類課題由骨干教師領銜,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實踐研究,以分享教育經驗為內容,努力建立教師間合作研究新常態。課題研究小組隨著幼兒園發展規劃的節點,引導課題組成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突破。
3.用教研激活成長:我園開展了《走向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的實踐與研究》階段性成果交流展示,完成了區級課題《以傳統節日為媒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結題工作,在對過程性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中不斷積累經驗,獲取成長。
4.用機制喚醒活力:堅持教師專業化發展方向,建立聘用教師專業成長保障與激勵機制,搭建成長平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鼓勵年輕教師進行學歷提升和職稱晉級,關注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在績效考核時,遵循“拉車的時候比不拉車的時候收獲多,拉車的人比不拉車的人收獲多”的原則,讓教師所有的付出都與自己的期待相匹配。一年來,骨干教師的培養和晉級職稱的教師遵循“有一個上一個,報一個成一個”的原則。2018學年段分別有2名教師榮獲區骨干教師,2名教師榮獲區青年優秀教師。
5.用資源開發課程:為更好地為教師設計和實施課程提供支持與服務,在全體教師共同協作下收集、整理、統籌各類資源,建立了電子版的課程資源庫。包括主題活動方案資源庫,主題活動配套的課件、視頻、圖片等素材庫,課題研究資源庫,案例學習資源庫,圖書資源庫,人力資源庫等,成為第一批使用企業微信平臺的獲益者。
每一個主題環境的創設、設施設備的添置、大型活動的創新,都遵循幼兒利益優先原則。聚焦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擁有關注幼兒發展的視角,開發利用更多的資源,才能落實以幼兒為中心的質量意識。
重新審議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優化幼兒作息時間,對集體教學活動做適當調整,更加注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關注幼兒的現實需要,給予幼兒更多自發活動的機會。
充分利用場地優勢,積極探索戶外自主游戲的實踐。創設戶外藝術創意區、戶外創造性游戲區、戶外自主運動區、戶外大型建構區等四大游戲區域。讓幼兒自主支配時間、空間,以游戲狀態去學習、體驗、探索,在多項互動中實現成長。
1.“春之韻”親子運動會:在幼兒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每年4月我園開展的“春之韻”親子運動會,是為了更好地強健幼兒體魄,更加注重提煉幼兒的精氣神。在活動主題不變的情況下,創新活動內容,綻放新的面貌。
2.“夏之樂”親子晚會:六一兒童節是幼兒最為期待的一次盛會,把每個可利用的環境和資源都利用起來,幼兒在自主選擇的活動中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活動充分體現了游戲精神,每個幼兒也展現出了活潑開朗的個性。
3.“秋之美”親子制作:不同年齡段幼兒分別將秋葉、秋果、秋實等大自然的饋贈品作為美的靈感,開展親子尋秋、主題學習、親子制作布展三步主題活動。
4.“冬之情”親子義賣:不僅呈現出“中國風、中國節”迎新年的文化氣息,在義賣活動中,親子共同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1.環境資源的利用:環境是培育幼兒身心的課程資源,在課程游戲化的推動下,在幼教共同體的推動下,在立足本園的實際中,挖掘戶外資源,實現空間內外聯通,以合理的規劃和布局使園內外環境發生新變化新面貌。
2.社區資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周邊學校、郵局、消防隊、動物園、藥房等開展課程活動。在垃圾分類教學活動中,社區街道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幼兒園教學中,當知識講解員和游戲裁判員,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習的專注度。
3.家長資源的利用:在端午主題活動中,能根據幼兒的興趣,將家長資源運用到班本化的活動,邀請家長來園助教,還借助家長職業的優勢將幼兒帶到中藥房參觀、訪問,用留言的方式記錄幼兒的內心想法。
在智慧平臺的使用中,對企業微信的功能作了修改和增加,讓騰訊科技服務于幼兒園的實際需要,增加了“二實幼樂享”,及時向家長發布活動動態;增加了“課程E覽”,讓家長及時了解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增加了“食譜”專欄,使家庭和幼兒園的膳食制訂更加均衡、相互補充。
幼兒園開展的各類活動都會制作成公眾號,積極且及時地向“鼓樓教育在線”新聞宣傳部門提供圖片、文字,活動多次被“鼓樓教育在線”采用。
我們將以“聚焦幼兒、著眼發展、關注整體、注重差異”為原則,不斷提升辦園質量,用貼地而行的姿態,合著向上生長的力量,實現幼兒園自主發展的目標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