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葉建軍
近年來,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機關紀委適應機構改革要求,融入地方紀委監委對垂直管理部門的綜合派駐監督,構建了上級垂管部門、地方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和駐在單位“縱橫聯動”的融合監督體系,形成了黨委領導、紀委主導、多方參與、精準施策的“大監督”格局,破解了派駐機構對上下級垂管部門監督難、難監督問題,保障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落地見效。

▲局機關紀委每月組織科(所)進行作風效能交叉檢查
2019 年建德市紀委監委啟動派駐(出)機構改革,對本市上下級垂管單位實行綜合派駐。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機關紀委積極融入地方綜合派駐監督,通過發揮組織、協調和業務支撐作用,構建了上級垂管部門、地方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和本局機關紀委“縱橫聯動”的融合監督機制,推動了“四個監督”常態化、長效化。一是日常監督常態化。地方紀委監委及其派駐紀檢組指導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機關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作為上級垂管部門,負責對區(縣)局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的督查考評,適時與地方紀委監委對接交流,促進信息資源充分共享、監督力量一體使用、監督檢查上下聯動,監督工作同頻共振。派駐紀檢組以參加會議、聽取匯報、重點談話、查閱資料、調查研究等方式對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進行日常監督。二是巡察監督精準化。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建德市委巡察機構組建聯合巡察組,抽調地方巡察組和派駐紀檢組的業務骨干,對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委進行聯合巡察,實現“駐”“巡”優勢互補、互為支撐。對于巡察發現的重點問題和重要線索,由巡察機構與派駐紀檢組集體研判、精準處置,確保問題核查零距離、零障礙、零遺漏。三是整改監督制度化。由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紀檢組和建德市紀委監委聯合發文,建立一體統籌的工作協調機制。針對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方面暴露的問題,由派駐紀檢組書面告知該局黨委整改。對于涉及具體業務等疑難問題,由該局機關紀委負責督辦整改落實情況,或視情形需要抄報上級垂管部門尋求技術支撐,力求監督效用最大化。四是業務監督規范化。邀請派駐紀檢組定期參加本局黨委“三重一大”會議和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季會,互通工作情況,交流經驗做法。地方紀委監委將垂管單位紀檢干部納入全市紀檢監察業務培訓體系,業務指導、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等同于市紀委監委干部,“管”出精氣神,“嚴”出戰斗力,為垂管單位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責任清晰才能履職到位,問題清楚才能補齊短板。機構改革后如何實施更加精準的“定責、履責、督責、問責”,是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機關紀委面臨的重要課題。該局機關紀委結合2019 年杭州市、建德市兩級重點任務,指導督促本局黨委制定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和問題清單,明確局黨委班子主體責任清單16 項、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清單9項、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清單50 多項,厘清了黨風廉政建設問題清單4 類7 項、提出了整改意見8 條,明晰了黨委班子、黨委書記、班子成員、科室及下屬單位負責人“五塊責任田”。織密監督籠子,采取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三位一體”方式定責督責,確保干部履責可操作、可檢查、可評估、可追責,為落實主體責任明確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找準了抓手。盯住“關鍵少數”,督促黨委班子及其成員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抓實主體責任、履行“一崗雙責”,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同時,借助“互聯網+”優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信息化平臺應用。該局機關紀委每周對領導班子成員上報的履責信息進行分析和初審,再由平臺轉報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審核。一旦發現履責不力情形,立即提醒修改完善。對于任務完成不及時的,平臺會在時間節點一周前發出短信預警,后給予“紅黃牌”警告。今年來,該局機關紀委通過平臺動態監督,及時提醒本局黨委正確填報履責信息30 多條,未出現一次“紅黃牌”警告現象。
一是自查自糾全覆蓋。每月開展作風效能自查自糾,緊盯重大項目、工程監管、資金使用、干部作風等重點領域,采取明查暗訪、現場抽查、電話督查、談話了解等方式,重心下移直插基層,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下發《效能監察建議書》。比如,針對全市土地征遷領域案件多發、易發問題,由局機關紀委責成征地拆遷管理所厘清集體土地房屋征遷政策、程序管理、監督考核等基礎工作,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優化、業務指導、陽光征遷等4 類9 條整改意見。今年,督促局屬各科(所)開展問題自查和交叉檢查10 多次,針對傾向性問題提醒談話5 人。二是監督檢查全覆蓋。以推動信訪監督、專項監督、問責監督、廉情監督和指導監督“五項監督”為主要抓手,信訪監督力求抓早抓細、專項監督力求針對有效、問責監督力求精準研判、廉情監督力求導向鮮明、指導監督力求上下接力,形成監督閉環,推動責任落實。今年,該局機關紀委會同派駐紀檢組,多次對局黨委班子及下屬單位負責人履職情況進行專項督查,事先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接到現場查閱資料,翻看黨風廉政《記實本》。針對暴露出的主體責任壓力遞減、“三不”問題亟待整治、廉政教育形式單一等薄弱環節,列出問題清單,擬定9 項整改措施。三是述責述廉全覆蓋。每年年初,該局機關紀委督促領導班子成員逐個述責述廉,并邀請派駐紀檢組參加。述責述廉內容重點突出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履行管黨治黨責任、防控廉政風險、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情況。述責述廉采取“報告+提問”方式,不僅要談履責、找短板,還要現場接受派駐紀檢組人員的提問。黨委主要負責人對班子成員述責述廉情況進行現場點評,評議結果與本人見面。局機關紀委督促述責述廉對象對評議意見反饋的問題作出整改,并將評議及整改結果在同級黨委會議上通報。
一是監督力量“互通”。牢固樹立監督執紀“一盤棋”思路,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機關紀委指派一名業務骨干作為聯絡員,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問題和推動工作,完善信息互通機制,盤活監督執紀力量。會同派駐紀檢組定期對局黨委落實主體責任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行督查,并就人、財、物、事等關鍵環節提出廉政審查意見,把落實監督責任由原先的上級紀委和本局黨委“二人轉”,變成上級垂管部門、地方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和本局機關紀委“大合唱”,確保黨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監督執紀重心就延伸到哪里。二是監督檢查“互通”。該局機關紀委聚焦全局中心工作,將監督“探頭”延伸至基層科(所),防止“上緊下松、上實下虛”,實現“零距離”監督。派駐紀檢組則采取“聽、查、問、擺、提”五字工作法,通過現場檢查、隨機抽查、查閱資料、走訪座談、書面提醒等方式,力求及時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建立“清單式明責、臺帳化管理、關鍵點督辦、倒逼式追責”的問題整改機制,由該局機關紀委督促問題整改,派駐紀檢組持續跟進,做到一般問題盡快改、重要問題研究改、緊急問題迅速改,避免問題處置畸輕畸重。三是監督信息“互通”。派駐紀檢組向地方紀委監委報告駐在單位管黨治黨情況,將突出問題直接以建議書形式抄告所在單位黨委,確保問題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不查明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提出改進意見。該局機關紀委督促各科(所)每周1 次公開“曬績亮單”,利用內部局域網站、微信、釘釘等信息化平臺,“比一比”“曬一曬”工作實績。每月1 次點評通報自查自糾和交叉檢查結果,倒逼黨員干部增強履職盡責的緊迫感。四是問題線索“互通”。地方紀委監委對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問題線索進行綜合研判,按照“談話函詢、初步核實、暫存待查、予以了結”方式提出處置意見;派駐紀檢組全程指導該局機關紀委對問題線索進行調查,及時向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反饋進度與結果。一方面確定了重大問題線索由地方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和本局機關紀委集體研究處置,精準確定處置方案;另一方面加強了內部監管和工作協同,使問題線索交辦、督辦、反饋和處置始終處于相互監督之中。
一是監督檢查機制創新。建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轉變過去形式單一的監督執紀方式,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靶向監督。既有地方紀委監委和派駐紀檢組統一部署的大起底、大排查,也有該局機關紀委明查暗訪和交叉檢查;既有針對重點領域的再監督、再檢查,也有“四風”問題的聯合整治。用準“第一種形態”,聚焦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問題,將廉政談話作為派駐監督的重要一環,善于從談話對象的心聲、怨聲、嘆聲中發現“蛛絲馬跡”。該局機關紀委多次到行政審批中心窗口和基層單位“傾聽訴求”“挑刺找茬”,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益求精。二是風險防控措施創新。該局建立“分輕重、可量化、易對比、可操作”的廉政風險評估體系,在綜合分析信訪、巡察、以往查辦案件等數據信息的基礎上,從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管理環節和制度機制著手,實行“一事一排查、一人一監督”。對于主觀為公、因制度機制原因造成的風險隱患,則立足于堵塞漏洞、管住今后,用建章立制來化解潛在風險。今年來,該局排查廉政風險點238 個,有的放矢制定防范措施267 條,健全有關制度規定5 項,新建章立制4 項,并按高、中、低劃分三個風險層級,針對不同預警層級實施分類監督和防控。三是正風肅紀手段創新。該局以常規提醒為面,以專項督查為點,點面結合推進正風肅紀,使工作重心由執紀問責向監督執紀轉變,變事后查處為事前預防。該局黨委以“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活動為契機,防治不作為、懲治亂作為、鞭策慢作為,使“馬上辦、按規辦、辦得好”成為公職人員的行動自覺。同時,聘請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行風監督員,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和輿情信息,配合全方位監督,倒逼黨員干部自我加壓、接到地氣。今年已開展正風肅紀專項行動10 多次,作出黨紀處分2 人、批評教育1人、談話提醒5 人、通報曝光10 余人,使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四是紀律監督方式創新。該局探索建立協同辦信辦案機制,針對本單位有關問題線索,組織協調力量,集中辦信辦案。由原先的本局機關紀委2 人辦案,變為派駐紀檢組聯合本單位紀檢干部4 人辦案,辦案力量明顯增強。派駐紀檢組也可視案情需要,爭取地方紀委監委或上級垂管部門業務指導,獨立開展辦信辦案。對于反映問題性質一般或較為輕微的,則采取“談話函詢+核查”模式,大幅提高了問題線索的處置效率。例如,前期有群眾舉報不動產登記辦事員存在“慢作為”問題。在綜合研判問題線索可查性等因素后,該局通過“談話函詢+核查”,一方面讓辦事員陳述事由;另一方面到不動產登記中心調閱辦證資料,并對相關法定程序、業務流程、會議紀要等逐一核查。經查,辦事員陳述與外圍核查情況一致,舉報緣于雙方在言語溝通時產生了歧義,引起了誤解,隨后對該辦事員予以談話提醒并了結處理。五是廉政教育載體創新。該局注重運用“學習強國”“清廉杭州”等學習教育平臺,使警示教育隨著形勢走、隨著決策走、隨著問題走。定期組織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新安江看守所)現場學習,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干部算好“人生帳”、走好“廉潔路”。今年檢查發現某干部利用手中高級地質工程師資質,掛靠企業違規取酬,在對該同志進行警示教育后,其主動退回違紀款11000 元并作了深刻檢討。每年發動干部積極參加清廉故事演講、良好家風案例征集、廉潔抖音創作、清廉書畫攝影評選等主題活動,借力新聞媒體為反腐倡廉“鼓”與“呼”,弘揚清風正氣,凝聚黨心民心,使敬廉崇潔成為廣大黨員群眾內心的信仰,讓紀檢監察干部充滿信心和底氣去開展監督執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