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禹,李 柱,王煥進,楊德芝,孟凡志
(山東農業大學,山東 泰安271000)
八角金盤是五加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近圓形,掌狀7-11深裂,革質,表面深綠而有光澤。花乳白色,球狀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圓錐花序,秋冬開花,初夏果熟。耐蔭,耐寒性不強。長江以南普遍用于城市綠化,北方常溫室栽培,是優良的觀葉植物[1]。濟南、青島、臨沂、泰安等地有少量露地栽培[2]。在泰安多數年份有少量種子成熟。
八角金盤引種試驗地位于山東農業大學樹木園內,海拔160~190m,屬于山地棕壤土,中性偏酸。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2.9℃,極端最高氣溫40.7℃,極端最低氣溫-27.1℃,平均無霜期188~196天,年平均降水量750mm。山東農業大學樹木園位于泰山南麓,背風向陽,比較溫暖,除2016年1月24日最低氣溫-17.6℃外,近幾年最低氣溫多在-9~-11℃,持續時間10天左右。
2.1 試驗材料
2001年春從江蘇蘇州引進部分八角金盤進行冷室盆栽,2002年用所結種子繁殖部分苗木并露地栽培。本試驗所用的種子及插條均采自2002年播種繁殖苗木。
2.2 試驗方法
2.2.1 物候期觀測
從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對2002年播種繁殖的露地栽培八角金盤進行物候期觀測。主要觀測萌動期、展葉初期、現蕾期、果熟期、落葉期及冬天凍害情況。
2.2.2 扦插繁殖
由于八角金盤在露地栽培的情況下生長緩慢,插條較少,2016年11月28日采37條插條,插條長8~15cm,保留一片葉子,扦插后置于溫度10~25℃的溫室中,進行管理。扦插基質為河沙、草炭、珍珠巖各1/3,用多菌靈500倍液消毒,不用生根劑。
2.2.3 播種繁殖
2018年分別于4月24日和5月4日采種,采用隨采隨播的方式進行播種。點播在預先準備好的花盆中,置于蔭棚下。由于種子發芽出土能力比較弱,要盡量淺播,以澆水后不露種子為宜。每盒播種60粒,4個重復。營養土用河沙、土、草炭各三分之一混合而成,多菌靈500倍液消毒。
2.2.4 苗木生長情況調查
2019年4月28日實地測量2002年播種繁殖苗木和2018年播種繁殖苗木的高生長情況。
2016年11月28日扦插繁殖苗木因故多次移栽所剩數量較少,故本次苗木生長情況調查無法進行。
3.1 物候期
2016年至2018年對2002年播種繁殖苗木進行物候期觀測,結果見表1

表1 八角金盤播種繁殖苗木物侯期觀測表
冬季氣溫最低溫-7--9℃時,葉片下垂葉色變暗,有凍害狀,如晴天,中午后基本能恢復正常狀態;最低氣溫-9℃以下時,葉片灰暗結冰狀,中午后不能恢復正常狀態。多數年份葉片在早春能恢復正常狀態。
3.2 扦插繁殖
2016年11月28日扦插生根情況見表2

表2 扦插成活生根情況表
2017年1月30日進行觀察生根成活情況,扦插37條,成活32株,成活率為86%,從結果看扦插繁殖生根較容易,成活率較高,生根數11-25條。
3.3 播種繁殖
2018年播種繁殖出苗率見表3

表3 八角金盤插種出苗率表
播種10天開始出苗,出苗持續20天左右,播種30天統計出苗率,兩次播種平均出苗率為77%,出苗率比較高,播種繁殖較容易。
3.4 苗木生長情況
3.4.1 2002年播種繁殖苗木生長情況(見表4)

表4 2002年播種苗木高生長測量
從表3可以看出八角金盤在泰安生長緩慢,其原因有可能是寒冷的冬季和高溫的夏季漫長不利于生長,春秋季節生長期較短所致。
3.4.2 2018年播種繁殖苗木生長情況見表5

表5 1年生苗高生長測量
隨機量取74株1年生苗高度,其平均高為5.2cm。其生長量比較大的原因是在小拱棚內越冬,冬初和早春延長了生長時間有關系。
4.1 八角金盤播種繁殖出苗率為77%,扦插繁殖成活率為86%,表明八角金盤的繁殖比較容易成功,但由于小苗抗凍能力差,應注意小苗越冬防護。
4.2 八角金盤是優良的觀葉常綠闊葉樹種,有一定的耐蔭能力,抗寒能力較差,在泰安生長較慢。在山東地區栽植時,要選擇冬季背風地段,且不宜大量用于綠化,以免極端天氣造成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