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 潘澤榮
一、客觀正視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監督理念還有待進一步轉變。集團紀委在集團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對如何獨立履行監督執紀職責還需要認真研究。各所屬企業紀委書記或分管紀檢監察工作的領導多為兼職,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還存在“重發展輕黨建、重業務輕黨務”的慣性思維,從“手拉手”“肩并肩”監督完全轉變為“背靠背”“腳跟腳”的監督還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經營活動風險防控還不夠密實。糧食集團長期積存下來的違紀問題線索還不少,減存量遏增量的任務還很重。許多所屬企業負責人每天都要與不同的企業、不同的人員打交道,面對誘惑,法紀觀念還需進一步增強,廉潔風險點查找還需進一步精準。個別紀檢監察干部精準運用“四種形態”還不充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多,事后查處多,風險防控措施不多。三是執紀審查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強化。有的所屬企業紀檢組織監督責任缺位,紀律審查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寬松軟”的慣性思維,與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紀法銜接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全系統紀檢監察干部配備嚴重不足、流動性大,隊伍專職化、專業化水平較低,在信訪舉報中,發現、審視、甄別問題線索的力度不夠,“一案雙查”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履職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與不足,亟需在實踐中整改糾正。
一是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重組改革后的糧食企業,仍系國有糧食企業,不是任何單位和個人的私人企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將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貫穿于集團市場化重組改革三年攻堅戰的始終。二是必須認真落實好“兩個責任”。堅持每年初印發集團黨委工作要點、紀委工作計劃,協助集團黨委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進一步明晰“兩個責任”的工作內容;與各所屬企業黨組織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督促各級認真落實好“兩個責任”,并做好責任分解和壓力傳導。三是必須抓實跟蹤問效考核責任。協助集團黨委印發《集團黨風廉政建設考核指標及評分細則》,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單獨板塊納入綜合考核,構建起以年度綜合考核為核心,以業務實績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平時考核為支撐的“1+3”考核體系,讓全面從嚴治黨從“軟指標”變為“硬任務”。
一是突出監督重點。指導各所屬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牢記主責主業,重點監督在落實《方案》《報告》中,陽奉陰違、推諉扯皮的問題,尤其是對本單位有利的就執行,對本單位不利的就拖延,導致重組改革停滯不前的問題;重點監督利用重組改革之機,搞利益輸送、借機儉財、違規決策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問題;重點監督工程建設、糧食購銷、儲備糧輪換、資產處置等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的部門和崗位,前移監督關口,堅持精準監督。二是緊盯關鍵少數。黨的十八大以來,集團相繼發生了多起的違紀違法案件:從早先的張曉光,到最近的李光金、王中、冉學東、張向東,再到眼下王銀峰,嚴重破壞了集團的政治生態,嚴重敗壞了集團的社會形象。集團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緊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切實加強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監督管理,全面強化政治監督,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形成監督與接受監督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習慣,逐漸修復和凈化集團政治生態。三是落實紀律要求。堅持打鐵自身硬,引導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自覺服從大局,明確自己的責任,找準自己的定位,熟悉《方案》《改革》的內容,自覺做到舍小家顧大家,服從集團重組改革大局,積極推動集團重組改革。督促各所屬企業黨組織認真落實集團黨委《關于嚴明改革期間各項紀律的通知》精神,教育干部職工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認真遵守改革紀律,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上來,把行動統一到集團黨委的部署上來。
一是靶向施策織密制度籠子。針對當前集團政治生態破壞嚴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慘遭踐踏等問題,集團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緊密結合兩輪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干部選拔、責任落實、意識形態、容錯糾錯等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靶向施策織密制度籠子,馳而不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二是全面清理規章制度。糧食集團自2008年2月成立至今,建立了一大堆規章制度。這一大堆制度有一個致命“軟肋”,那就是“責任追究缺失”或“寬松軟”問題,可以說,制度健全與制度執行是“兩張皮”。借力重組改革契機,由集團大監督辦公室抓總,風險控制部牽頭,其他部室積極協同,共同全面清理集團成立至今已建立的規章制度,與時俱進清除、廢止、合并不切合集團實際的規章制度,修訂、完善、健全適宜集團改革發展的規章制度。三是監督檢查制度執行情況。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規章制度,要害在執行。執行不力,再好的制度也屬形同虛設。集團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應加大企業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督促各所屬企業必須拿出實招、硬招、狠招,提高制度執行力,堅持時時、處處、事事用制度管事管權管人,達到用制度管住任性權力,真正讓制度“長牙”。堅決杜絕凌駕于制度之上的一切做法和行為。
一是完善優化問題線索發現途徑。堅持從審計、巡視、信訪等途徑發現違反改革紀律的線索,充分發揮各所屬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探頭”作用,責成各紀檢監察部門每季度上報一次本企業執行改革紀律的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二是定期分析改革紀律執行情況。堅持每季度分析一次企業落實改革紀律的情況,及時消除影響改革的苗頭,及時整改違反改革紀律的傾向,及時向集團黨委報告違反改革紀律的重大情況。三是及時查處違反改革紀律的行為。堅持特事特辦,對違反改革紀律的線索一周內提出處置意見,對領導交辦的重要線索三天內提出處置意見,并按照“快查、嚴處、及時通報”的思路,嚴肅查處違反改革紀律的問題,有力推進《方案》《報告》落實,以嚴格的紀律保障改革的落實。
作為紀檢監察戰線上的一分子,必須主動將自己融入到集團市場化重組改革中,積極投身于集團2019年工作報告“五大戰略目標任務”和“九項重點工作”實踐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擼起袖子加油干,腳踏實地勤作為,為實現集團脫困振興、涅槃重生、海晏河清而努力奮斗!
[1]本報評論員. 全面從嚴治黨永葆政治本色[N]. 長白山日報,2019-09-24(001).
[2]江小娟.關于健全黨費制度的分析及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9(17):34-38.
[3]孫朋.關于提升基層單位紀律審查工作質量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9(21):134-135.
(作者單位:1.長春財經學院;2.重慶糧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