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摘要:近年來,各種大型商業建筑的不斷林立,使城市發展面貌煥然一新。對于部分商業建筑來說,往往人員流動頻繁,這也給人們在商業建筑中的衛生間使用問題帶來了很大困擾,如何對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進行合理的設計,已經成為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這對于提高商業建筑發展形象,便捷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對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設計策略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設計
引言
對于商業建筑來說,其功能較為復雜,有著諸多紛繁的細節,這也使設計師在對商業建筑進行設計時,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在衛生間設計上,更是存在普遍的設計缺失問題。對于某些人員密集的商業建筑來說,如果在衛生間設計上存在缺失,不僅無法便利人們的生活,而且也無法體現出商業建筑所具有的人文意義,從而降低了民眾對整座建筑的體驗感。因此,有必要對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設計策略進行探討與分析。
1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的設計數量及分布
對于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來說,其內部各個空間都有著對應的性質屬性,這不僅關系到人們對這些空間的使用,也體現著商業建筑的價值。衛生間也同樣如此,因此需要將衛生間作為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的重要設計內容,應充分體現出衛生間的人性化設計,這樣才能使衛生間為人們營造一個私密、舒適、便利的使用環境,從而更好彰顯商業建筑所具有的人文意義。通常來說,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男士與女士在蹲(坐)位上的數量占比為2:3時最為合適,對于種類不同的潔具,用于小便和用于大便的潔具數量占比應以2:1為宜,不過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并未完全按照上述比例來進行設計。在對衛生間進行設計時,可采取大型集中布置,通過在某片區域中單獨進行公共衛生間設計,使公共衛生間距離建筑中的其他功能區域較遠,以此達到節約衛生間面積與配套設備的目的,不過這種設計方式可能會不利于人員的使用,其往往需要走較長距離方可找到衛生間。除了大型集中布置以外,還可進行小型分散布置,通過在建筑空間中對衛生間進行均勻的分散布置,使人員能夠快速找到衛生間,不過這也會造成衛生間的面積較小,在潔具配套上會有所增加。除了上述布置方案以外,還可根據使用人員的性別來進行布置,可利用人口與隔墻來分開男衛生間與女衛生間,以此確保衛生間的私密性,不過這種布置方法可能無法兼顧男女的使用比率,而且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不便。以上布置方法都有著各自的優劣勢,但無論哪種形式,都需要注重細節,只有重視衛生間的細節設計,才能真正決定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的設計成敗。
2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的入口設計
相比于其他建筑空間,衛生間的空間屬性主要為私密性,因此在對人口進行設計時,除了要進行視線遮擋以外,視覺引導性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人口的所在位置也是需要重視的。對于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來說,其內部走道往往都有許多店鋪或攤位,如果將衛生間人口與其相對,難免會帶來突兀感,而且給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好。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便要盡可能的設計一個用于緩沖的空間,通過連廊或走道的布置來作為衛生間的門廳。在入口的視線設計上,通常可利用門來進行視線遮擋,但這種做法過于傳統,不適宜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應用,其原因在于門的設置會使出入衛生間的使用者在心理感受上不衛生,而且非常易發生沖撞,這反而會給衛生間使用人員帶來很大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通過墻來進行人口的視線遮擋物,借助于平面布局使衛生間變得曲折但卻不通透,這樣也會給人員的出入帶來便利。在緩沖空間處宜設置等候區,家人朋友可以在等候的時候休息下。
3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衛生間的空間及局部設計
3.1衛生間的空間設計
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對衛生間的空間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走道寬度、頂棚高度以及空間分隔上,首先在走道寬度上,根據CJJ14-2005的規范要求,衛生間中單排廁位如果采用外開門,則其走道寬度至少要在1m以上,寬度為1.3m時最為適宜。衛生間中雙排廁位,則其走道寬度應控制在1.5m至2.1m之間。其次是在頂棚高度上,根據我國在《城市公廁設計標準》中的規定,對于公共衛生間來說,其室內的頂棚高度應控制在3.5m至4m。由上述規定可了解到,衛生間需要具有寬敞的空間,其空間高度不能過低,這樣才會給使用人員帶來寬敞的空間體驗。最后是在空間分隔上,需要確保衛生間的空間能夠以流線的方式來進行分隔,以此確保其內部空間足夠,否則反而會給衛生間出人人員帶來很大的不便。在室內空間中,需要對潔具進行合理擺放,這樣才能凸顯出潔具在衛生間的中心作用。例如,應在人口附近設置洗手臺,這樣便于使用者在洗手后可直接通過入口走出,在小便器、蹲便器布置中,則應盡量布置在衛生間的內側,這樣有助于提高衛生間的私密性。
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還得考慮特殊人群,例如老年人、殘障人士、嬰幼兒等。進行更為人性化的考慮,根據空間合理布置無障礙廁位、親子廁位、無性別衛生間、母嬰室等。
3.2衛生間的局部設計
3.2.1廁位隔間的設計
根據CJJ14-2005中的規范要求,大便廁位的長度應控制在1m至1.5m之間,寬度則應控制在0.85m至1.2m之間,具體長寬設置還要結合潔具的大小、尺寸、開門以及上下水方式。如果衛生間的內部空間布局較為緊湊,在設計時可按照最低標準來進行。對于廁位隔間來說,其尺寸通常在1.2m×0.9m,如果隔音的開門為內開門,則其尺寸應設置為1.4m×0.9m。需要考慮的是,當廁位隔間采用外開門時,應適當增加通道的寬度,防止外開門后占用通道寬度,影響使用者在通道中的走動。廁位高度通常來說要比地平面高出15至30cm,以便于為蹲便器預留一定的空間,同時也有助于廁位的干燥。另外,如果廁位采用坐便器時,則建議不對其進行高差設計,這樣可提高商業建筑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針對不進行高差設計所產生的存水彎空間預留問題,可在結構樓板的局部進行降低處理來進行解決。
3.2.2小便器的設計
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只需在男衛生間中布置小便器,結合規范要求,小便器的站位高度設計應結合亞洲人的身高特征來進行,一般而言,小便器站位高度以0.55m至0.65m之間為宜。對于小便器來說,其深度與寬度分別為0.75m和0.7m,各個小便器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0.7m至0:8m之間。如果衛生間為公用衛生間,還要考慮兒童的使用需求,設置幾個兒童小便器與成人并排設置。
3.2.3洗手臺的設計
在洗手臺布置上,需要確保其布置能夠為出入衛生間的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應確保洗手臺的干凈和整潔。在洗手臺高度上,根據02J915衛生間設計規范中的要求,其高度以0.8m為宜,如果衛生間為公用衛生間,則需要對弱勢群體的使用需求進行考慮,此時可采用并排設置的方式將兒童洗手間與成人洗手間進行錯層布置。
3.2.4衛生間的采光與通風設計
對于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來說,衛生間必須要具有良好通風和采光條件,這樣才能確保衛生間使用人員有一個良好的使用體驗。在通風方面,將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作為優先選擇。此外還可以通過機械通風的方式和人工照明的方式達到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
3.2.5無障礙設計
在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中,根據規范要求必須在公共衛生間考慮無障礙設計,根據空間布局可以在男女衛生間里分別設置無障礙廁位,此外也可以在男女衛生間中間設置無性別衛生間。從人性化考慮,還得考慮爸爸帶著幼年女兒,媽媽帶著幼年兒子,媽媽帶著嬰兒使用衛生間,可以考慮在無性別衛生間里布置適老衛生器具外,布置兒童衛生器具、嬰兒安全椅、兒童換衣板等。在母嬰室內間布置哺乳室,外間布置料理室配置多功能料理臺、洗手臺等。
4結語
綜上所述,衛生間作為建筑物中具有私密性的空間,必須要對衛生間進行合理的設計,確保衛生間能夠方便人們的使用,尤其是對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來說,在對衛生間進行設計時,更要側重于其細節設計,以此彰顯商業建筑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而這一舉措也必將提高人們對商業建筑的整體印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將有越來越多衛生間設計成功案例展現在人們面前,從而使人員密集型商業建筑的衛生間設計變得更具人性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