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摘要:生活服務類電視節目是社教類電視節目的一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這一時代的大眾生活水平、價值取向以及審美水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大眾審美不斷變化以及科技的發展,服務性社教類節目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就是嘗試闡述我國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產生及發展軌跡。同時,也對生活服務類節目主持人在當下媒介環境中該具備怎樣的素養進行思考。
關鍵詞:生活服務類節目;主持人;生活水平;審美水平;媒介技術
第一章? 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節目種類由“一鍋亂燉”到“分門別類”
在50年代初期,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主要設置了3種類型:新聞性節目、知識性節目和文藝性節目。其中的知識性節目就是社教類節目的雛形。而生活服務類節目屬于社教類節目的一個分支。1979年8月12日,《為您服務》第一次播出,開辦之初,主要是介紹家庭生活的相關知識。1983年,《為您服務》成為了一檔固定節目,內容有所豐富。在這段時間里,一些地方臺也開始制作和播出生活服務類節目,如廣東電視臺的《家庭百事通》和上海電視臺的《市場略影》??偟膩碚f,處于興起之初的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呈現出節目數量少,同一檔節目的內容涉及的方面較多,各類生活知識“一鍋亂燉”的特點。
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電視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這一階段,我國的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內容開始更系統的分門別類。僅以中央電視臺為例,2004年前就開播了近二十種生活服務類電視節目,如《天天飲食》、《生活行動》、《夕陽紅》、《健康之旅》、《勞動就業》《家庭》等。這些節目在內容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細分,不管是偏重于美食、科教還是養生,都更具有側重性。
生活服務類節目能夠實現從“一鍋亂燉”到“分門別類”,和大眾傳媒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技術的進步推動節目數量增多,節目數量增多促進了節目類型的細分。
第二節? 節目內容從“淺顯易懂”到“信息密集”
節目內容的易懂程度與同一時代的受眾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在生活服務類節目開展初期,其內容基本上屬于涉及面廣泛,但專業程度較低。這同受眾受教育水平,以及媒介的發展程度有很大關系。
生活服務類節目發展初期,多數受眾受文化教育程度有限,且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所以當時的生活服務類節目也以淺顯易懂,實用性強為主要特點。20世紀90年代起,廣播電視節目增多,信息傳遞量增加。這一階段,我國經濟水平也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于是,生活服務類節目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更多了審美教育。到了21世紀初,受眾對信息的獲取非常便捷,各類信息通過不同的媒介渠道鋪面而來,使得受眾對于信息的追求更加精準。此外,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受眾在追求實用的同時更追求品質。因此,生活服務類節目的注重點不再單純的停留在節目形態和節目內容上。生活服務類節目對自身的要求不僅僅是為受眾提供咨詢和生活技巧,還開始注重節目內容能給觀眾的觀念更新。諸如美食節目不僅僅會引導觀眾制作美食,還會引導受眾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美妝節目不僅僅介紹化妝方式,更會介紹妝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這種信息點精準投放,且同類知識點連帶投放的節目內容布置,非常適合細分受眾的精細傳播。
第三節? 節目形式由“單一傳授”到“多屏互動”
在廣播電視發展初期,由于技術有限,設備簡陋,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大都只能在一個相對封閉狹小的空間內展開錄制,主持人主要依靠自己的語言技巧來解說商品的實用性,服務受眾。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實現多種錄制形式成為了可能。生活服務類節目也從最開始的單純靠語言解說,到了在演播室里使用多種道具進行邊做邊講,比如《天天美食》,我們可以在節目中看到主持人及嘉賓在演播室直接演示美食的制作方法。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多屏互動也被運用到了很多的生活服務類節目中。在《為您服務》播出階段,受眾通過信件和節目組進行溝通,耗時長,很久才會得到反饋。而在多屏傳播的當下,受眾不僅可以通過電視觀看節目,而且還能搜到相關的公眾號,甚至在一些視頻網站可以直接彈幕評論。多屏傳播增加了節目的交互性。以《女神的新衣》為例,觀眾不僅可以在線看如何穿衣打扮,提高時尚品味,而且可以直接根據節目內容所提供的方式進行線上購買。媒介融合的傳播模式使得生活服務類節目服務方式更多遠。
第二章? 淺析生活服務類節目嬗變的原因
第一節? 媒介技術的發展
技術發展增加了可能性。著科技的發展,傳播的媒介也不斷發生變化。從最初的報紙、廣播、電視到現在電腦、手機、中央電子屏幕,媒介不斷多元化,甚至出現了媒介融合的大趨勢。媒介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受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在廣播電視為主的傳播時代,受眾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獲取信息。當互聯網出現之后,受眾也開始扮演創造信息的角色。
對于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媒介技術的發展,給實現多種節目形式提供了可能。主持人由單純的語言表達,到可以通過道具進行示范以及室外錄制,再到可以多種媒介和受眾互動,這些變化離不開媒介的發展。媒介技術的發展給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第二節? 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
生活服務類節目是服務于人們生活所需的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一時代的人民生活水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國民經濟水平,大眾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物質生活越來越多樣,使得受眾對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內容需求也越來越多樣。生活服務類節目涉及的領域也逐漸廣泛。
人們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后,逐漸開始追求生活品質。生活服務類節目也在充當一些生活用品說明書的同時,開始了對生活方式的引導。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生活服務類節目的自身定位及內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
第三節? 受眾文化素養的提升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受眾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受眾對節目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礎的常識。具有一定專業性的實用知識也很受受眾歡迎。如具有一定醫學理論支持的養生知識講解節目,就很受有養生需求的受眾歡迎。
受眾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審美能力的提升都對生活服務類節目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受眾文化素養的大幅提升下,生活服務類節目也水漲船高,更加地精準化,專業化。
第三章? 生活服務類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能力素養
第一節? 樹立服務意識,和受眾建立舒適關系
對于生活服務性節目,其服務大眾的特性無論何時都不會泯滅。所以生活服務類節目主持人要時刻保持服務大眾的意識。服務未必是姿態低的代名詞,而是指內容要讓受眾能夠感到受用有時根據節目風格,主持人可以是犀利的,可以是機靈的,可以是端莊的。
生活服務類節目和嚴肅的新聞類節目、活潑的綜藝類節目相比,質地更柔軟。主持人的形象彈性也更大。由于當下的生活服務類節目細分方向較多,受眾精細化。節目主持人從穿著打扮到語言行為,都在極力地向受眾進行靠攏,努力做到符合受眾審美需求。這種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行為,也是為了更好地吸引受眾,和受眾建立舒適距離,從而能夠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第二節? 加強對某一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
生活服務類節目屬于社教類節目的一種,有很強的社會教育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主持人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當下,生活服務類節目門類細分,美食類、旅游類、家居類、美妝類等各類節目主題鮮明。主持人在主持相應節目的時候具備相關的知識素養是十分必要的。且當下媒介多樣,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繁多,對節目內容的專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節目中會請到相應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嘉賓參與節目,主持人只有具備相應的學科知識,才能在嘉賓和受眾之間有效搭橋。加強對某一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是主持人快速理解節目內容,把握節目重點,抓住受眾吸引力的必備條件。
第三節? 在多屏傳播中有效互動,實現寓教于樂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受眾的注意力早已不在一個媒介上。微博、微信以及客戶端成了電視節目最有效的補充外延。很多受眾在關注節目的同時,也會關注節目微博、微信公眾號甚至相關的客戶端??缙羵鞑ソo受眾提供了更多參與到節目當中的途徑,增強交互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受眾的忠誠度。 同時,趣味也是是社教類節目有效傳播的不二法寶。作為社教類節目的一種,生活服務類節目也要注重趣味性。主持人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屏傳播,努力做到寓教于樂,從而提升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喻梅.新中國播音創作簡史[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年.
[2]李書祺.視生活服務類節目現狀與問題研究——以<我們都是消費者>、<家政女皇>為例[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
[3]卜心田.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現狀與發展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3 年.
[4]柴燃.消費時代的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研究——以央視 <生活>、<為您服務> 為例[D].河南:河南大學,2008年.
[5]馬曉霞.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特性[J].視聽界,2015年第6期.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