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五科副主任醫師趙宏偉
朱大爺最近頭痛得厲害,同時還有心跳加速的感覺,本想挺挺就好了,可誰知病情越來越嚴重。老伴一開始也沒在意,后來看朱大爺實在難受,就想到了可能是血壓的問題,于是就讓他量量血壓,一量發現朱大爺的血壓比平時升高了許多,心率也比平時快了很多。患高血壓多年的朱大爺很納悶:“血壓高了,為啥心率也跟著快了?難道自己的心臟出了毛病?”

高血壓是心梗、卒中等疾病的危險因素,大部分的心腦血管疾病都合并有高血壓,我國高血壓人群已經接近3億。如果您血壓控制不佳,長期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心臟的一些改變,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重者可以危及生命。
人體的循環器官包括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它們之間相互連接,構成一個基本上封閉的“管道系統”。管道里有血液和淋巴液的存在。血液需要在管道內流動,進行氧氣和養分的循環,而血壓正是推動血液流動的力量。
當心臟的心室收縮時,血液從心臟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也就是血壓值中的“高壓”。當心室舒張時,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也就是血壓值中的“低壓”。平時我們所說的“血壓”,實際上是指上臂肱動脈,也就是對上臂血管的血壓測定。通常我們右側的血壓與左側的血壓不一樣,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沒有了血壓,血液就停止流動,人也就不能維持生命了。血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心臟的收縮力、血管的彈性情況、血管擴張或收縮狀態、血管是否畸形以及一些激素的異常等。按照今年高血壓日的建議,在18歲之后一定要養成規律測量血壓的好習慣,一旦發生血壓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并干預。
心臟是一個類似水泵的器官,通過動脈系統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器官。如果存在著高血壓且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則心臟的負荷增加,也就是心臟需要更“使勁”地收縮,來對抗動脈系統的高壓力。就好似一個經常做重體力工作的人肌肉都比較發達一樣,心臟也會因為這種代償,引起心肌細胞的肥大。高血壓主要反映在左心系統的增厚上,這個時候還是可以代償的時候,癥狀一般不典型。
另外,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心肌增厚又會使心肌松弛性及順應性減低,也就是心臟本身的“彈性”下降,進一步引起心臟舒張功能的下降。這種舒張功能的下降在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早期就可能發生。
隨著疾病的發展,高血壓心臟病的終末期表現是心臟向心性肥厚及舒張期松弛性受損,最終出現心肌收縮力下降,心腔擴大,直至發生高血壓心臟病急性或慢性左心衰竭,這就到了“失代償期”。當心功能代償不全時,可出現左心衰竭的癥狀,輕者僅于勞累后出現呼吸困難,重者則出現端坐呼吸困難、心源性哮喘,甚至發生急性肺水腫;久病患者可發生右心衰竭最終導致全心衰竭。這個時候心臟的損害已經到了終末期,只能通過藥物延緩癥狀發作,而不能有效逆轉心功能,患者死亡率極高。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早期降壓達標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長期、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能改善肥大心臟的損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所以,一旦診斷患上高血壓,要盡早、規范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