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常務理事國家注冊營養技師劉東
提起粗糧,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并不怎么美好。因為粗糧往往是“不好吃”的代名詞——外表難看,口感粗糙,特別是幾十年前,細糧憑票供應,已經被人們吃得“夠夠的了”的粗糧很不招人待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如今粗糧又成了餐桌上的新寵。粗糧的成功逆襲,得益于粗糧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對于健康的意義更為重要。
過去習慣把大米、白面以外的玉米、高粱米、小米等稱為粗糧,事實上,大米和白面也可以是粗糧——比如糙米和全麥粉,所謂的粗糧,廣義上是指粗加工的糧食。我們把未經過精細化加工或者雖經研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谷物叫做“全谷物”,與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可提供更多的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以及有益的健康化學物質。雜豆類和薯類也被列入粗糧,雜豆是指除了大豆以外的紅豆、綠豆、蕓豆、花豆等,薯類則包括紅薯、馬鈴薯、木薯、山藥等。雜豆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以上,膳食纖維、鈣、鐵的含量較高。薯類食物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是對谷類食物營養很好的補充。
正因為粗糧有這么多的優點,近年來,很多老年人對吃粗糧推崇備至,認為吃粗糧對養生大有益處。更有甚者,有些人幾乎頓頓都選擇把粗糧作為主食。其實,這種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粗糧雖好,但不適合多吃,也不適合所有人吃,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雖然對健康有很多積極的作用,如可以延緩糖類和脂類的吸收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可以促進排便,調整腸道菌群,但是膳食纖維也會影響一些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還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特別是對那些營養不良和腸胃功能較弱的人來說,吃粗糧反而會加重癥狀。
與精制谷物相比,粗糧的口感和色相都不怎么招人喜歡。與其要求大家以不要“以貌取人”的覺悟來對待粗糧,不如把粗糧做得好吃一些,用美味來滿足人們對于美食的追求。粗糧細做既可以保留粗糧中的營養,又可以降低因自身口感不佳帶來的不好體驗,同樣可以讓人們愛上粗糧。
下面就介紹幾種粗糧細做的方法。

主料:燕麥米、大黃米、黑糯米、薏米、蕎麥米、糙米、紅豆、蓮子、花生米、核桃仁各適量。
配料:紫薯、山藥、葡萄干、枸杞子、大棗各適量。
做法:
1.將主料洗凈,蓮子去掉蓮心,核桃仁掰成小塊后放入砂鍋中,加入8~10倍的水后,蓋好砂鍋蓋子,大火煮開后再持續煮沸5分鐘,關火悶1個小時左右。
2.將紫薯、山藥去皮切塊,大棗冼凈去核切塊,葡萄干、枸杞子洗凈待用。
3.鍋中的粥悶1個小時后,打開鍋蓋,放入步驟2中洗凈的食材,攪勻后蓋上蓋子,再次大火燒開,保持煮沸5分鐘,關火再悶40分鐘左右即可。
營養解析:
這道雜糧粥里幾乎涵蓋了全谷物、雜豆、薯類和堅果等多種粗糧,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口感甜糯,易于消化,很適合老人食用。
小貼士:如果想縮短煮制時間,可以提前將食材用水浸泡幾個小時,或者選擇用高壓鍋燉煮。

主料:老豆腐200克,西蘭花200克,胡蘿卜1根,洋蔥半個,香蔥2根,白面150克,玉米面100克,淀粉50克。
配料:小蘇打、雞蛋、鹽、白胡椒粉、五香粉、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西蘭花焯水瀝干,與胡蘿卜、洋蔥一起用攪拌機打碎,香蔥切末備用。
2.盆里放入老豆腐和以上蔬菜碎,加入鹽、白胡椒粉、五香粉、香油、兩顆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面粉、玉米面、淀粉(比例為 3:2:1),放入一撮兒小蘇打,再次攪拌均勻。
3.拌好的面糊放冰箱冷藏一個小時。面糊冷藏一下再煎會使外皮更酥脆,另外,靜置一段時間會讓豆腐面糊蔬菜的味道更融合。
4.煎鍋燒熱,放入少許油,取適量面糊拍成餅狀,下鍋煎,下鍋后先靜置一會,定型后再翻面。兩面煎成金黃色即可。
營養解析:
這道美食的食材比較豐富,兼具了主食和蔬菜的雙重營養。豆類和谷類在一起食用,還可以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胡蘿卜、西蘭花中的胡蘿卜素和玉米中的葉黃素,對于老年人防治白內障等眼部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

主料:雞腿2只,海蝦200克,甜椒1個,洋蔥半個,西紅柿1個,糙米200克,燕麥50克,藜麥50克。
配料:葵花籽油15克,橄欖油15克,姜、鹽、黑胡椒、白葡萄酒各適量。
做法:
1.用電飯煲先將糙米、燕麥、藜麥提前一天燜好后(水少一些,飯硬一些,便于做炒飯),盛出放入冰箱備用。
2.將2只雞腿去骨洗凈備用,海蝦剝殼摘除蝦線備用,洋蔥切小丁,生姜切末,甜椒和西紅柿切丁備用。
3.炒鍋燒熱,放葵花籽油,將雞腿和海蝦煎至變色,加入黑胡椒、白葡萄酒燜兩分鐘盛出備用。
4.炒鍋燒熱,倒入橄欖油,下姜末,洋蔥、甜椒、西紅柿丁,炒至變色,放入從冰箱中取出的粗糧飯,翻炒均勻,再放入做好的雞腿和海蝦,加適量高湯,燜制5分鐘即可。
營養解析:
這道海鮮飯借鑒了西班牙海鮮炒飯的做法,食材選用比較豐富,雞肉和海蝦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燕麥和藜麥都是粗糧中的精品,很適合老年人食用。這道海鮮飯有飯有菜,葷素搭配,營養比較全面。加入橄欖油和葡萄酒,增添了濃郁的地中海風味。

主料:面粉200克,黑豆粉50克,蕎麥粉50克,蕓豆200克,胡蘿卜80克,黃瓜1根。
配料:芝麻醬40克,花生油、五香粉、陳醋、鹽各適量。
做法:
1.面粉、黑豆粉、蕎麥粉倒入盆中,和成面團,醒10分鐘。
2.蕓豆、胡蘿卜、黃瓜洗凈,切絲備用;芝麻醬加少許涼開水調開備用。
3.面團醒好后,用剪刀剪成面魚狀。
4.鍋中加水,燒開后下入面魚,煮熟,撈出過涼水。
5.炒鍋中放油,下胡蘿卜絲、蕓豆絲炒熟,加五香粉,調味出鍋。
6.煮好的面魚盛入碗中,放入炒好的胡蘿卜絲、蕓豆絲和黃瓜絲,調入芝麻醬、陳醋即可食用。
營養解析:
熱湯面魚居多,這道過水面魚更適合炎熱的夏秋食用。三種面粉混合在一起,讓面魚的口感松軟而不失勁道。胡蘿卜和黃瓜、蕓豆紅綠相映,蔬菜量與谷類比例搭配合理,美味又營養,如配上一點肉類食用,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