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元



尊敬的各位企業家、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2019上海百強企業發布會的主辦方上海市企業聯合會、上海市企業家協會、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和解放日報社向入圍2019上海百強企業排行榜的企業表示誠摯的祝賀!
2018年,上海百強企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在做大做強做優企業方面有了新進步。2019上海百強企業的經營業績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經營規模持續擴大,經濟效益進一步增長
2018年上海企業100強營業收入達到69081億元,同比增長13.29%。其中,有21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其中民營企業3家),是百強企業排行榜發布以來超千億企業數量最多的一次,比上年的16家新增5家企業(其中民營企業2家),他們分別是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復星國際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均和集團有限公司。百強企業凈利潤合計為4433.4億元,同比增長11.37%;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由上年的49.9億元提高到今年的59.6億元。今年,上海還有7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整體排名比上年有所提高。
第二、資產、勞動效率持續改善,發展質量繼續提高
2018年上海百強企業不僅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達到兩位數的增長,而且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資產總額、員工人數這些投入指標的增長幅度,顯示出資產效率和勞動效率持續改善的良好趨勢。這一趨勢反映了上海百強通過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正在轉換企業發展動能,通過提高員工素質、經營管理水平,依靠技術創新和裝備升級換代,推動企業發展質量的提高。
第三、新興服務業龍頭企業成長快速,穩定就業貢獻顯著
經過多年培育,上海新興服務業逐步發展壯大,其中龍頭企業抓住消費交易手段變革的機遇,應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連續多年的經營業績高速增長,穩定就業貢獻顯著。
互誠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美團點評)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52億元,增長率92.25%;資產總額達到1206.6億元,增長率44.27%;員工人數5.93萬人,增長率45.82%,營業規模成為生活服務電商平臺行業的領頭羊。龐大的生活服務規模滲透到全國各地,創造了外賣騎手就業崗位270萬人之多。
圓通快遞、德邦物流、中通快遞和申通快遞等4家新型物流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1.1億元,增長率28.85%;實現凈利潤90.8億元,增長率35.05%;資產總額794.5億元,增長率47.36%。在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高增長的同時,吸納員工人數18.4萬人,帶動的全國快遞行業就業人員數以百萬計,為解決我國當前最大的民生問題(就業)作出了顯著貢獻。
第四、民營百強經營業績增長較快,發展活力依然旺盛
2018年民營百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3902億元,增長27.90%;資產總額達30374億元,增長28.82%;凈利潤達到1077億元,增長14.09%;納稅總額達到659億元,增長15.08%。民營百強經營業績增長幅度明顯高于上海百強企業的平均增長幅度,充分顯示了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上海百強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積極應對,砥礪前行,不懈奮斗的結果。
當前, 上海經濟發展依然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外有貿易摩擦挑戰,內有經濟下行壓力,百強企業也必須面對這一復雜嚴峻的變局。
從外部看,美國政府推行單邊主義、美國優先政策,霸凌主義盛行,他們肆意破壞國際通行規則,危害世界貿易自由化,并千方百計遏制我國經濟和科技發展,使百強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
從百強企業自身看,雖然整體上經營業績繼續增長,但有些優勢行業的增速明顯下降,即使21家千億級龍頭企業也存在增速分化、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往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量主要貢獻者銀行、汽車、煙草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明顯低于平均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僅在1.42%-4.85%之間,增長乏力。
新興產業企業還處于成長期,絕大部分體量較小,企業經營業績具有增速較高增量較小特征,對百強企業業績增長貢獻度偏低,難以承擔抵消傳統優勢產業增速下降的不利影響和拉動經濟較快增長的重任。
上述現象從一側面折射出上海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均衡發展已經迫在眉睫,與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個品牌”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面對外有挑戰,內有壓力的形勢,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定底氣,鼓足勇氣,施展巧干創新的智慧,發揚善打硬仗的傳統,加快完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借此機會,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必須堅定信心,抓出實效
上海百強企業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總書記關于“只要我們保持定力、站穩腳跟,在埋頭苦干中增長實力,在改革創新中挖掘潛能,在積極進取中開拓新局”的要求,直面外部挑戰和內部壓力,堅定發展信心,化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堅持加快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不動搖,堅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不動搖,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自覺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扎扎實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新興產業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就是要通過長江三角洲地區協同發展,打造經濟發展有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上海是長三角的龍頭城市,擔負引領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重任,應該按照這一城市定位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世界級的企業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要加快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要構建自主創新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變革傳統產業的生產工藝,拓展服務內容,提升產出效率和產品質量,加快實現產品迭代更新,推動企業向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高附加值環節延伸或轉移,鞏固龍頭企業在價值鏈的引領地位,讓傳統支柱產業煥發活力,繼續發揮好城市經濟發展的骨干作用。
另一方面,要著力新興產業的壯大發展,重點要培育新興產業龍頭企業。要認真總結上海新興產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經驗教訓。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條件下主動對接蘇、浙、皖優質要素資源,突出創新,瞄準國際先進標準,在更大區域內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加快新興技術推廣應用,加快新優產品產能擴張;推動技工貿和產供銷資源整合,搭建上下游企業協作配套產業鏈,提高產業鏈運作效率;鼓勵銀行信貸支持新興產業,加快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的進程,支持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互融合,助力新興產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
同時,需要改革利益共享機制,加大引進外地總部企業和總部型企業力度,吸引更多大企業落戶上海,提高上海大企業的集聚度。
三、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生存之根,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之道
中興事件、華為事件的相繼發生,此類霸權干預,霸道圍堵的現象還會日益凸現。沒有核心技術,即使有資金實力,有企業規模,有市場需求,也可能突然死亡。華為正是依靠領先的核心技術,獲得了產業鏈控制力和行業主導地位,才能在霸權制裁斷供卡脖子的危機時刻,從容控制風險化解危機。華為的路,也是上海百強企業應該選擇的發展之路,只有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才能保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暢通無阻,才能保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長盛不衰。
為加快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建議上海百強企業要積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充分發揮大企業的技術創新引領作用,聯合中小企業構建技術創新協調機制,加快形成以大企業更多聚焦于基礎技術研發和原創技術創新研發,中小企業致力于應用技術與改良技術研發的技術創新的格局。二是要調整創新戰略,推進創新與“互聯網+”深度結合,抓住5G推廣、移動信息技術升級的機遇,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構造創新共同體,集聚各類研發主體,走“聚合式創新”道路,掌握以人才為中心的核心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擁有創新成果知識產權,真正實現自主創新。三是要繼續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建立確保研發費用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尤其是創新型企業要盡快將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同行業領先企業的水平。在國家減稅政策實施期間,主動將減稅的收入投入研發,加快創新步伐。集中有限的研發費用,聚焦于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攻關。四是要有效整合和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協同創新,共享利益。
同志們,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綱要已經制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總體方案也已公布,這些國家戰略的部署,為企業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創造了新的機遇,上海百強企業要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個品牌”的規劃部署,發揚埋頭苦干、發奮圖強的傳統和堅持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