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風

莊錫龍
筆名金易,祖籍廣東潮陽,1949 年2 月出生于上海。早年習油畫,1965 年進了黃埔江邊一家汽車配件廠任工會宣傳干事,1979 年開始漫畫創作;1983 年由上海調入《深圳特區報》任美編,后任美術組組長。曾任深圳報業集團畫院院長、深圳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漫畫學會會長、廣東省新聞漫畫學會會長、廣東省新聞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副會長、子愷畫院院務委員、韓江畫院特邀藝術顧問、深圳大芬油畫村藝術顧問等。漫畫 《截錯了》被選作1996 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出版有 《莊錫龍漫畫選》《莊錫龍漫畫選集》《莊錫龍漫畫》《畫說世相》《畫說生意經》《針芒集》《三人行》等多部專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心態,特別是藝術家。在名利誘惑面前,藝術家是否能保持住初心,做一個正直、正派的“醫生”,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去客觀地反映社會,是對其藝術定力的考驗。莊錫龍就是經得住考驗的著名藝術家。他早年刻苦學習油畫,隨后因為工作需要轉向了漫畫。在從事漫畫創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觀察社會萬象,以嶄新的視角、清正的態度,創作出幾千幅針砭時弊的作品,贏得了全國讀者的認可和喜愛,其作品還被選為全國高考語文試題。近年,他又從漫畫逐漸轉向了國畫,他始終保持著一顆淡泊寧靜之心,去充實自己的繪畫人生。畫伴隨他一生,畫也展現了他的藝術才華。
莊錫龍祖籍廣東潮陽,1949 年2 月出生于上海。早年生活極貧苦,當過小工,擺過小攤,做過工人。莊錫龍的父親是個農民,只上過小學四年,母親則沒有讀過書。他的父母很早就從廣東潮陽去上海謀生。因為在上海舉目無親又沒有文化,在茫茫人海的大上海要養活一家八口人,其艱難可想而知。
“當時,父親憑著在家鄉學的一點木工手藝,在家做些木屐拿去賣,而母親則帶著年幼的我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去郊外挖野菜和草藥,洗干凈后扎成一小捆一小捆去菜市場邊叫賣。”莊錫龍說,當時上海聚集了不少廣東人,這些具有廣東特色的野菜和草藥,喚起了他們的思鄉之情,所以當時很多廣東人經常來幫襯著買這些東西。如果一天能賣上一兩塊錢,母親就會歡喜得淚水漣漣,而我自己也因此認識了不少野菜和草藥?!?983 年我剛調來深圳時,一次我在街頭的一個藥店門口,突然看到了好多年都沒有見的這些草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和自己少年時的困苦。當時站在那里看了好久都不忍離去?!鼻f錫龍回憶。

2006 年5 月與方成先生在浙江嘉興參加全國新聞漫畫評選后作畫
然而,家庭的貧困讓莊錫龍更加堅強和堅韌。因為貧困,他知道只有更加勤奮學習,才有可能改變命運,所以他廣泛地學習文學、戲曲、音樂、美術、表演、體育等各種知識技能?!爱敃r,由于家里付不起電費,我每天晚上都點著微弱的油燈看書。為了看清書本上的字,我得離油燈很近,所以頭發經常被燈火燎焦。那段生活雖然艱苦,卻為我以后成長為畫家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鼻f錫龍說。
機遇總是給那些不甘平凡而又時刻準備著的人。
莊錫龍從小就喜歡畫畫。所以進入工廠后,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利用一切時間努力學習多種知識。到工廠的第二年,莊錫龍就被調到工會做宣傳干事、寫標語、畫宣傳畫、吹拉彈唱。經過十年的磨礪,讓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文藝宣傳本領。但他知道,自己最喜愛的還是繪畫。
1979 年,上海舉行了一次大型漫畫展,一位朋友建議他畫兩幅去試試,沒想到的是,他送去的兩幅作品都入選了,還被《人民日報》《文匯報》等報刊刊登,這極大地激發了他對漫畫的創作熱情。于是,他從西畫逐漸轉向了漫畫,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從油畫逐漸轉向漫畫,一方面是因為畫油畫太費時;另一方面就是,我當時進入了新聞界,沒有大量的時間去畫油畫。報紙需要的是插圖和漫畫。所以,我很自然地轉向了漫畫?!鼻f錫龍說。
“起初,我畫漫畫完全是想到什么就畫什么,畫完就投稿。所以,寄給報社或出版社的漫畫作品,被退回來的很多。但我并沒有氣餒,而是冷靜地分析作品失敗的原因,在摸索中前進?!鼻f錫龍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有過作品成功的喜悅,也常常陷于創作的苦惱中。但他堅信只要自己勤于耕耘,就必然會有所收獲。所以,幾十年來,他不停地畫,把整個身心都溶化在漫畫創作上。
1983 年,莊錫龍來到深圳,在《深圳特區報》從事美術編輯工作。雖然遠離生活了34 年的上海,來到當時還是一片黃土地、鐵皮屋的深圳,但可以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莊錫龍心滿意足。
當時的國貿大廈還在澆灌地基,深南大道還在鋪設當中,莊錫龍也被這火熱的生活所感染,烈日下穿街走巷,了解深圳的風土人情。他以近乎狂熱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創作中,源源不斷的漫畫作品在當時《深圳特區報》那間狹小的美術室里產生,又從這里傳向全國各地和海內外報刊。嶄新的視角,深刻的諷刺,使莊錫龍的作品迅速得到了讀者的認可和喜愛,有時一天內全國幾份著名的報刊都同時刊登他的多幅作品,莊錫龍漸漸成為人們熟知的漫畫家。


1993 年,鑒于他在漫畫創作上的豐碩成果和作品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莊錫龍成為深圳首批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96 年,他創作的漫畫作品《截錯了》被選為全國高考語文作文試題,讓他成為當時被熱議的“新聞人物”。深圳電視臺曾3 次拍攝專題片《漫畫莊錫龍》等,國內外多家報刊撰文專版介紹莊錫龍和其漫畫作品。
當被問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漫畫家時,莊錫龍告訴記者,創作漫畫絕不是常人想的那么簡單。漫畫要讓人思索、引起共鳴,首先要求漫畫家是一個雜家,因為漫畫創作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僅僅靠精通一門知識是根本不夠的;其次,漫畫家要是個思想家,他要準確地從生活的表象中看到事情的本質,創作的作品要接地氣;最后,漫畫家還必須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評論家。因為漫畫家手中握的不是畫筆,而像是外科醫生的“手術刀”,劃深了傷到健全的組織,劃淺了觸及不到病灶。
退休以后,莊錫龍就比較少創作漫畫了。他告訴記者,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國畫。有一次,他跟漫畫大家方成先生一起去汕頭講學。方成建議他可以試著用國畫的形式來畫漫畫。
“我逐漸開始轉向國畫主要有四方面原因。第一,感興趣。第二,三十多年漫畫創作使我有比較強的造型能力。第三,漫畫家需要有平臺,作品要想辦法上版面,這就難免要去跟年輕作者爭版面,我覺得就沒必要了。第四,漫畫創作要接地氣,要深入生活,退休后接觸生活少了,漫畫思維自然也跟不上了。”莊錫龍說。
近幾年來,莊錫龍將中國傳統水墨,融入漫畫的藝術語言,創作出一批具有東方韻味的水墨作品。筆墨揮灑自如,在細節上精雕細琢,格調高雅,妙趣橫生。從他的國畫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漫畫的痕跡和特色。他的山水作品風格清雅明麗,氣勢宏大,人物畫造型別具一格,充滿生活氣息。他的童年憶趣系列,重現了人們熟悉的童年生活場景,畫中的孩童還帶有漫畫筆墨的意趣。他的水墨畫,在山水與人物之中,能看出他對人類,對自然的一片鐘愛之情。他的山水畫得嚴謹,注重布局和筆墨,師承傳統,絲絲入扣,而他的人物畫畫得很松弛,線條放開墨色流馳,流露出漫畫造型的印痕。

在談到如何保持旺盛的藝術創造力,莊錫龍告訴記者,作為一個畫家應當看淡名利,持有一顆平和寧靜的心,從生活中感悟和提煉出真善美。
如今,莊錫龍年逾七旬卻依舊還在堅持創作?!耙粋€畫家如果不讓他畫畫,那是最難受的。王子武先生說自己‘畫不出奇,畫到死’,我沒有王子武先生那么高的境界,但是我想說‘我畫不好,我也畫到死’?!鼻f錫龍告訴記者,未來他就是想多畫好畫,有一個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畫一張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的世相作品,來反映深圳全貌。雖然現在收集了很多資料,但由于年齡和身體條件已不允許了,這個愿望可能會成為遺憾,但他會盡力去做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