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相較于鋼鐵、煤炭等傳統周期性行業盈利出現明顯惡化,建筑材料行業在上半年業績表現較好。2019年上半年,申萬建筑材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277.74億元,同比增長23.31%,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3.19個百分點,行業中位數增速為11.58%;盈利方面,共實現凈利潤307.78億元,同比增長19.13%,較上年同期下降70.88個百分點,整個板塊銷售毛利率為29.58%,較上年同期下滑1.54個百分點。
分子板塊來看,水泥板塊營收增速最快,增速達34%;其次是其他建材、耐火材料、管材、玻璃,分別增長12.3%、12.0%、9.9%、2.3%。凈利潤方面,管材增速大幅領先,同比增長75.4%,水泥和耐火材料同比增長27.4%、6.6%,玻璃和其他建材凈利潤均有所下滑,分別同比下降10.5%、28.4%。下面,筆者選取了建材板塊中較大的三個子行業,對其上半年經營狀況進行梳理。
2019年上半年水泥營收增速是所有周期品中最好的,凈利潤增速也優于其他行業。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分類,2019年上半年17家水泥共實現營業收入1372.66億元,同比增長34.03%;實現凈利潤253.71億元,較上年同期199.17億元增長了27個百分點。單季環比來看,受2018年三季度基建補短板政策刺激,水泥行業營收增速在2018Q4創出新高,之后2019年單季收入增速持續放緩,二季度營收增速僅有31.55%;從凈利潤角度看,水泥行業2019Q2凈利潤同比仍維持正增長,但增速相較2017Q2、2018Q2兩個高點出現明顯下滑,僅為26.19%。究其原因,在宏觀需求整體偏弱的背景下,今年夏季,受降雨天氣增多及部分地區環保管控影響,南方水泥需求環比持續走弱,價格下行趨勢難以避免;北方地區因河北限產,水泥價格走勢呈現分化。
公司層面上,2019年上半年海螺水泥(600585)以716.44億元的營業收入貢獻了行業一半的收入,同時,其凈利潤高達152.60億元穩居水泥板塊龍頭地位;其次是冀東水泥(000401)、華新水泥(600801),分別實現160.78億元、143.87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0.82%、52.93%。除此之外,位于西北地區的區域龍頭公司業績表現亮眼,如祁連山、天山股份、寧夏建材、上峰水泥、青松建化,業績增速均超過50%,體現出上半年當地需求狀況較好。
展望后市,水泥市場需求逐步進入旺季。從庫容比指標來看,上周全國水泥庫容比為55.94%,已連續四周環比回落,目前華東地區水泥價格已經開始漲價,隨著雨水減少和供給限產影響。短期內有望支撐水泥價格繼續上行。
2019年上半年,玻璃行業由于下游需求較弱,導致行業及企業收入情況和盈利水平呈現單邊下行態勢。根據玻璃信息網數據,2019年6月底全國玻璃均價約1512元/噸,較年初玻璃價格下降約100元/噸。整個行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2.09億元,同比增長2.27%;全行業凈利潤僅13.7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0.53%。單季來看,玻璃行業營業收入增速持續回落,并在2019Q2創出新低,僅同比增長0.63%。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為-2.74%,較一季度利潤降幅環比出現改善。
供給端來看,2018年三季度后隨著玻璃價格的下降及需求的下滑,玻璃行業冷修線數量超過復產及新建產線,供給呈現收縮態勢。根據玻璃協會統計,2018Q4、2019Q1、2019Q2冷修產線分別為9條、4條、9條;復產線分別為2條、3條、5條;新建線僅2019Q2的2條。此外,截至2019年6月末,行業在產產能92400萬重箱,同比下降1050萬重箱,較2019年初下降450萬重箱。
需求端來看,自2016年起房屋竣工面積增長就呈現遞減趨勢,疊加2018年資金面緊張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竣工需求繼續承壓。由于國內浮法玻璃屬于產能相對過剩的行業,國家也嚴禁內資企業新建低端浮法產線,因此供給端對行業影響變得弱化,需求端的釋放對其景氣度影響較為顯著,目前下游地產竣工數據仍未見企穩,玻璃行業盈利水平或將繼續承壓。
玻纖行業由于2018年供給端集中釋放的產能尚未消化完成,使得玻纖價格年初以來不斷下滑,主要體現在占比較大的低端粗紗產品價格壓力大,風電紗、熱塑紗等中高端產品價格較為穩定。同時疊加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導致玻纖需求下行,進而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根據華泰證券統計,5家玻纖行業公司(中國巨石、中材科技、九鼎新材、長海股份、再升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12.46%;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0億元,同比增長6.22%。其中二季度單季,實現收入71億元,同比增長11.93%;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1億元,同比增長13%。
公司層面上,中國巨石(600176)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0.62億元,同比增長0.89%;歸母凈利潤為10.54億元,同比下滑16.83%。由于公司在二季度采取針對性競爭策略,玻纖均價同比大幅下滑6%,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同比下滑5.14、4.51個百分點至40.44%、20.84%。但公司銷量逆勢增加約2萬噸,市場份額得以進一步提升。中材科技(002080)上半年玻纖業務收入27.02億元,較上年減少2.03個百分點。相對于中國巨石,公司毛利率為33.30%,下滑幅度較少,同比減少2.3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18年底F06線點火投入運行,降低了單噸成本。從龍頭表現來看,玻纖企業毛利率呈現下滑態勢,盈利水平進一步下滑。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供給的增加疊加需求的平淡,玻纖行業目前仍未擺脫底部的特征。

圖1:2015-2019H1 申萬建材板塊歸母凈利潤及其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