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 尹子豪 甘德欣


摘 要:伴隨現代醫療模式轉變與人本理念盛行,醫院戶外環境備受關注。實踐證實,醫療結合設計,可參與體驗的支持性醫療環境相較傳統醫療環境對病人的康復更能產生積極影響。文章針對長沙市內醫院戶外景觀現狀,探討以人為本的體驗性環境設計方法,更好發揮環境助益作用,幫助病人早日康復。
關鍵詞:醫療;體驗性;康復效果;醫院戶外環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在“身心一致”以及“親生物性”理論被廣泛認同的基礎上,醫療結合設計開始成為國內的熱點話題。除了早期只關注醫療設施、技術水準、醫院建筑這些硬性條件外,社會開始思考醫院戶外景觀如何更好地為人服務,提供親近自然、強身健體、社會交往的機會,從而助益患者康復。
一、體驗性醫療環境助益健康的可行性分析
醫院戶外景觀作為人與自然的情感聯系,不應拘泥于傳統“看與被看”的層面,更應關注使用者的參與互動體驗感。除了美化環境、綠化空間、凈化生態外,更應發揮輔助治療作用。
(一)景觀療法
羅杰·烏爾里希教授對膽囊切除者進行了10年的研究觀察,發現病房窗外為自然景觀的患者比磚墻隔離無自然景觀的患者恢復速度更快[1],驗證了自然環境可舒緩壓力、促進身心愉悅的結論。
醫學界發現大腦通過分泌神經化學物質,抑制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發免疫系統工作,進而促進康復[2]。此重大發現合理解釋了環境如何影響健康,即景觀療法(利用各類景觀元素,營造適宜的康復景觀,巧妙刺激五感,于潛移默化中緩解患者壓力,達到康復效果)的重要性。
(二)園藝療法
園藝療法是指患者通過接觸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體驗相關園藝活動,從而達到康療效果[3]。作為現代康復醫學作業治療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研究表明,參與賞花和采摘果實等園藝活動能緩和情緒、改善軀體運動機能、增加活力、提高ADL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及社交能力[4]。
(三)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是一種自然療法,主要是利用植物自身揮發或提取精油,將其應用于醫療保健。芳香植物揮發的精油分子可通過嗅覺系統進入人體系統或者自皮膚滲入血液、組織及分泌系統,促進身心紓解、調理新陳代謝[5]。已有實驗證明芳香療法的醫療保健功效,如銀杏葉的揮發物質有助于緩解胸悶、咳嗽、氣短。薰衣草、香葉天竺葵揮發的香氣對高血壓患者具有緩解作用[6]。鑒于芳香植物的醫療保健功效和較高的觀賞價值,芳香植物已廣泛應用于盲人園、專類園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園林綠地。
二、病患對戶外景觀空間的需求
(一)醫院患者特征分析
1.生理特征
患者由于疾病或外傷導致運動機能下降,感覺統合系統減退,五感接受外界刺激并分辨信息、做出反應時間延長,同時易出現認知障礙且參與活動受限,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2.心理特征
由于長時間囿于冰冷病房內,患者易產生與社會脫節的孤獨感、情緒不定、敏感多疑。據上海曙光醫院對83位患者調查,絕大多數人存在焦慮癥狀,小部分人有孤獨感、不同程度的絕望癥 ,甚至小部分人有消極觀念[7]。
(二)醫院患者需求分析
將馬斯洛需求理論與患者特征相結合,分析如下:
生理需求——有助于康復的環境。對患者而言,除了依靠藥物、機械物理治療外,優美的環境有利于幫助其穩定情緒、增強信心、激發活力,擁有一個良好的就醫心理。
安全需求——可識別性強、安全度高的就醫環境。患者身體機能發生病理性變化導致與外界環境的協調關系之間產生障礙,適應以及行動能力減弱。因此,設計時要明確邊界、標識系統清晰,同時注意材料的應用,盡量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
社交需求——滿足社交需求的活力場所。由于疾病患者生活圈以冰冷的病房為主,在戶外創造一個能提供交往設施和娛樂活動的場所,供病友間的交流互動,可有效緩解患者內心寂寥排解寂寞。
自我實現需求——能實現自我價值的體驗空間。患者因身體機能弱化、心理脆弱,害怕與社會脫節,更渴望得到社會肯定。在戶外空間設計時,應增加戶外活動區域,激活場地活力,讓患者在參與中獲得滿足感,實現自我價值。
三、長沙市醫院實地調研分析
本次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了長沙市部分醫院,了解其戶外景觀實況。
(一)空間布局混亂
由于早期醫院規劃的局限性,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城區,醫院擴建只能占用原有綠地,破壞了整個空間布局、交通流線。調研中,部分醫院新建大樓與原有建筑間隔較近,不利于采光,且侵占原有綠地,導致空間布局較混亂、交通不暢。
(二)設施完善不夠
由于城區人口急劇增長,醫院作為公共服務設施也面臨挑戰。調研中發現大多數醫院都采用平面、立體、地下停車場相結合的方式以滿足車流和停車需求,但依舊存在車輛擁擠、道路不暢的情況。同時停車場上無綠蔭遮蓋,停車環境較差。
(三)人文關懷缺乏
醫院綠地作為特殊的公共服務綠地,應考慮使用人群身體、心理的特殊性,以人為本,發揮人文關懷。但調研發現,大多數醫院考慮欠缺,休閑設施乏善可陳。作為人流量較大的公共空間,卻忽視了人的使用需求,休閑坐凳數量嚴重不足。并且在材料、選擇、細節處理上還有所欠缺。在無障礙通道設計上,長沙市醫院建筑出入口設計考慮輪椅使用者,但在戶外花園設計時卻忽略了該點(圖1),阻礙了使用輪椅人群親近自然,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四、醫院戶外體驗性景觀設計建議
(一)植物選擇
科學選擇植物。在滿足景觀營造的前提下選擇殺菌消毒兼具治療作用的植物,避免飛絮、有毒類植物。同時結合芳香療法,利用芳香植物促進身心健康。
(二)色彩元素應用
色彩對于治療疾病有較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醫院的戶外環境中,通過配置不同花色植物以及應用不同色彩的構筑物、鋪裝來輔助治療。根據《現代醫院康復性園林環境設計初探》《老年人對室內色彩環境的需求特征研究》等論文,將色彩作用總結如下:
(三)活動場所設計
為患者提供活動場地,讓患者在參與活動的同時親近自然,提高身體機能。在戶外景觀設計中增加園藝活動區域,以植物為載體,讓患者參與花卉栽培與管理,在主動體驗中鍛煉身體、強健體魄,于收獲勞動成果中自我滿足和自我成就,在分享成果、交流種植經驗等各種參與活動中提高社交能力,緩解孤獨寂寞。
五、結語
基于自然環境基礎,如何將戶外景觀作為一種補充性醫療手段,利用其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是重點研究課題。因此,醫院戶外環境應注重細節設計、體現人文關懷。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舒適個性化的空間,積極影響患者心態,助益其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Ulrich,R.S.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J].Science,1984(224):420-421.
[2]劉進海.試談心理環境與康復[J].康復與療養,1988(1):44.
[3]李樹華.園藝療法概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8.
[4]修美玲,李樹華.園藝操作活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影響的初步研究[J].中國園林,2006(6):46-49.
[5]鞠玉棟.芳香植物藥用保健功能及其開發利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5(1):125-127.
[6]樊沛.觀賞芳香植物在北方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6):149.
[7]李藝書.現代化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的規劃設計[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1990(4):407.
作者單位: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
通訊作者:
甘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