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馨
摘 要:建筑行業的發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古典園林設計也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并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其相關的設計理論和觀念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是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園林發展過程中,中國古典園林一直被認為是世界園林發展之母,備受西方國家的推崇和模仿。我國古典園林在發展過程中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中華民族內在精神品質的體現和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真實寫照,深刻影響著近代和現代的城市景觀設計,文章主要對中國古典園林對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希望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現代城市;景觀設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是文明發展不曾出現斷裂的一個國家。正是因為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才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我國也是一個造園歷史悠久的國家,在園林建設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現存的歷代名園,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各個朝代燦爛輝煌的園林建筑工藝,也向我們展示了我國歷朝歷代古典園林發展中形成的傳統樣式。但目前,我國園林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重新認識古典園林,結合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古典園林的精華之處,去其糟粕,有選擇地繼承和創新,為現代城市景觀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一、城市景觀設計發展歷程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深,我國現代城市建筑獲得了迅猛的發展。我國傳統建筑不僅在世界上占據著重要地位,甚至一些建筑技術常常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園林就是其中最為特別的部分。據相關學者研究發現,我國造園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早期園林主要作為果蔬等的培植和種植之地存在,或者是圈養獸類。后來,園林主要是帝王或皇家所有,主要是為了放松身心。到春秋戰國時代,由于人們對自然的敬畏逐漸發展為敬愛,這一時期的園林發展較為普遍,各個諸侯國皆有。秦朝一統天下之后,秦始皇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王,修建阿房宮,其建筑規模的宏大和裝飾的華麗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到了漢朝,私人造園逐漸興起,人與自然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園林建造中模擬自然逐漸成為發展的風尚,對漢朝園林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漢朝造園布置精美。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生活困苦,一些文人為了避世,漸有歸隱山林之想,追求清凈優雅,遠離塵囂紛擾之地,所以這一時期古建庭院成為自然的象征。到了隋唐時期,國家統一,官家園林建造的規模大,尤其是隋煬帝時期的西苑,更是極盡奢靡華麗,成為這一時期園林發展的代表。私家庭院到了唐朝時才逐漸發展到頂峰,如王維于藍田輞川設臺閣作花園,其所繪之輞川圖亦可說是庭院的設計圖。而且大唐風氣開放,其園林建造風格活波、充滿朝氣。唐朝園林建造的特點也影響到宋朝,并且因宋徽宗對山水花鳥畫的重視,促進了山水畫的發展,使得當時許多文人、畫師不僅寓詩于山水畫中,更是將詩情畫意融合在園林建造中,因此宋朝形成了三度空間的園林藝術。由于元朝時蒙古族統治中國,士人多追求精神層面的境界,其庭院園林建造就成為表現其人格、抒發其胸懷的場所,因此元朝園林建造更加注重庭院園林建造的情趣,如云林堂和獅子林就是其中的代表。到了明朝,封建文化逐漸走向衰落,這也影響了明朝園林建造的發展。明朝園林建造在集唐宋園林發展之大成的基礎上,發展更加成熟,建造技術也更加完善。庭院園林的發展幾乎遍布全國各個地方,但是明朝園林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即缺少創新和創造,園林建造的規模并不大。對于庭院園林來說,其設計的發展逐漸專業化,北方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園林的建造多為鑿方池、架高橋,結構簡單。清朝時期,造園已經十分普遍,當時尋常家庭多多少少也會在庭院中種植花木或者盆景。后來江南的園林營造手法由于乾隆皇帝南巡而被帶到北方,用于宮廷園林建造中。
二、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分析
(一)景觀設計內涵
所謂的景主要是指物質世界內一切可以觀摩的事物,泛指環境,大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小到一花一草一木,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景。而所謂的觀其實主要是指人處于環境之內,對于環境的整體感受,包括有形的觸覺和無形的知覺。景觀設計就是按照特定的思想內涵、審美觀念、社會功能等各方面的內容所做的景觀規劃。
(二)設計的基本原則
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適用性原則。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要以使用者的需求為主進行考慮,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的各種設施、設備、配置以及動線等的設計都必須要人性化,因為建筑最終是為人服務的,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這樣才能夠使得設計的城市景觀更加科學、合理,適宜人的居住,才能夠更好地發揮景觀設計的作用。二是經濟性原則。任何城市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經濟性原則,所謂的經濟性原則主要是指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建筑費用、空間以及時間等,不要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等。三是美觀性原則。所謂的美觀性原則就是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在視覺、嗅覺、聽覺上給人以享受。此外,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滿足群眾性和社會性以及經濟性之后再考慮景觀設計的美觀問題。
三、古典園林的影響分析
(一)景觀設計過于孤立
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古典園林建筑的影響,景觀設計過于孤立。所謂孤立,其實主要是指設計景觀并沒有與周圍的建筑和地理環境結合起來。目前,很多的城市景觀設計都是在一塊空地上進行,天然的山石、溪流等都被推平填平,野花野草全用礫石覆蓋,然后引進大量的花草樹木來代替原來的景觀,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一個所謂的“人間天堂”。但是實際上這些景觀設計破壞了植被地貌,與周圍的環境極為不符。就中國古典園林建造來說,其在建造的過程中“崇尚自然”,反對成法和違背自然的人工雕鑿。古典園林建造的這種特點,也隨著人們的重視影響到我國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對于景觀建筑來說,其最為理想的狀態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地形地貌,由于其是經過長時間形成的,因此具有其固定的協調性,我們在景觀設計中利用原有的地形和地貌,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工作,而且又會增加景觀設計的自然感情。就目前來說,景觀設計師在設計現代城市景觀的過程中需要借鑒和引用前人建造古典園林的思想,并結合現代社會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實際情況,這樣設計出的城市景觀才能夠成為美麗的風景。但是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借鑒古典園林營造手法的過程中,要向自然學習,對于自然界創造的風景我們不僅要從宏觀上了解其地質,而且還需要了解其地形和水系之間的關系。二是要遠近結合,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自然地形在必要時候可以容納人為設施,因此在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在時間上考慮到遠近問題,為未來的發展留足空間。“得景無拘遠近”,“嘉則收之,俗則屏之”,借景借得巧妙,就能形成美麗的風景。
(二)景觀設計內容與思想的空白
在設計現代城市景觀的過程中,部分景觀設計師僅僅是為了建造景觀而進行景觀設計,根本沒想到結合傳統文化進行城市景觀設計。而且還存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城市設計的過程中,雖然相關的設計者了解很多傳統文化的東西,并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也能夠較好地融合傳統文化,但是在建造好城市景觀之后,人們根本感受不到傳統文化的氣息,也就是景觀設計師在實際的過程中并沒有將設計思想和設計本身結合在一起。一些景觀設計師也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開始借鑒和引用古典園林建造的理念,如在對南方城市景觀設計中,山水式的城市景觀設計更加符合南方的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而對于北方來說,由于大部分地區并不適合建造大規模的山水園林,在設計城市景觀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地形和地理環境,想要建造山水園林就需要在水面或沼澤地的基礎上加以疏浚。因此在設計現代城市景觀的過程中,不要為了新建水面而消耗和浪費大量的水資源。這樣不僅能達到節能的目的,而且使得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內容和思想不會過于空白。
(三)促進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
就目前來說,我國城市景觀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古典園林表現自然的寫意手法與傳統建筑的體量與形式十分融洽,其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了一個借鑒。并且由于古典園林大多營造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甚少,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在人們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的今天,其為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借鑒。除此之外,古典園林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以及對地域性景觀的認識,有助于人們對本土景觀資源和歷史傳統有更深刻的認識,對營造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觀特征,又滿足本地居民生活習慣和審美趣味的園林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促使中國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發展進步。
四、結語
筆者主要結合我國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實際情況,對中國古典園林對其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希望通過分析可以為現代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洪得娟.景觀建筑[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2]陸娟.論當代中國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與出路[J].藝術百家,2007(1).
[3]潘常斌.簡談景觀設計現狀[J].工程技術與管理,2006(23).
[4]陳從周.中國園林[M].廣州:廣州旅游出版社,1996.
[5]李建偉.景觀之道:景觀設計理念與實踐[D].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6]吳肇釗.中國園林立意創作表現[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7]鐘國慶,陳向榮.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內涵[J].肇慶學院學報,2001(1).
[8]彭潔.中國古典園林在當代景觀中的再生[J].綠地規劃與園林設計,2009(1).
作者單位:
新疆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