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信威

想必大家應該或多或少地感受過或經歷過智慧城市。以智慧城市中核心問題之一的“智能交通”為例:當你在公交車站上等車時,站臺上的液晶屏通過定位系統可以準確顯示下一趟公交車的車號、需要等候的時間等詳細信息。同時,你還可以通過公交查詢系統,查詢最佳的公共交通換乘方案、全路程所需的時長、全路段的實時擁堵情況等。那這是如何實現的呢?答案就是:物聯網技術。
由物聯網技術構建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綜合運用了網絡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電子控制等手段,集智能運營調度、電子站牌發布、IC卡收費、ERP(快速公交系統)管理等于一體。由此可見,物聯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是數字城市和數字經濟中的數字源泉。
簡單地說,數字經濟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是“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化治理”過程中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數字”二字。那如何獲取有價值的數據,并在真正意義上促進數字生態的繁榮?答案就是必須依賴物聯網,可以說數字經濟最大的數字源頭將會來自于物聯網。物聯網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架起了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也就是通過大量的終端去感知周圍萬世萬物以及人、事、物的各種行為,然后把這些巨量數據映射到數字空間中去。
其實,物聯網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和設備,或者是設備的網絡化連接,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態型應用,它跟數字經濟各行業的融合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里面的因素非常復雜。要想推動一個復雜生態的發展,往往需要先有一個清晰的頂層架構設計,這也是物聯網發展多年以來發現的寶貴財富。目前,物聯網芯片、傳感器、RFID、操作系統、云平臺、網絡通信、專家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等都已經有一個很好的基礎了,但是為什么物聯網發展得依舊這么緩慢?這就是因為物聯網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性的存在,它還需要跟行業萬事萬物進行融合,這里就會產生很多交錯跨界的地方。而一旦涉及到跨界,往往就會出現懂技術的人不懂行業,懂行業的人不懂技術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頂層設計來保障整個體系建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