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葉
【摘 要】在航空公司運營成本中,除燃油成本之外,航材成本已經位列第二位,是航空公司資金占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周轉件的管理和維修存在占用資金多、周轉時間長、庫存積壓成上升的趨勢,控制航材送修成本已經成為航空公司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因此研究民用飛機航材送修服務規范,有利于為航空公司提供規范的支持和服務,減少航空公司資金壓力,提高航材保障率。本文首先分析國內外航材規范發展現狀,隨后重點對影響送修成本的因素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最后闡述了航材送修服務流程。
【關鍵詞】民用飛機;航材送修;規范
中圖分類號: V243-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8-023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106
【Abstract】Except for fuel costs, the costs of spare parts are the second largest proportion in the total operating cost of airlines. Because the maintenance and administractive cost of repairable spares is high, and the repair period is long, overstock has been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Therefore, Controlling the cost of repairable spar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areas in the airline industry. Therefore, studying the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civil aircraft spare parts is conducive to providing standardized support and services for airlines, reducing the pressure on airline funds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 of spare parts.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pare parts repairing service both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 and then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st of repairing.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service process of spare parts repairing.
【Key words】Civil aircraft; Spare parts repairing; Specification
目前,民航飛機航材的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是擺在航空公司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航空公司在有限的資金壓力下,如何通過航材送修、租賃、交換、共享等模式在保障飛機運營的情況下大大降低航材管理與使用成本是航空公司應該關注的航材保障模式,也是飛機主制造商服務客戶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為提高民用航空器部件的可靠性、降低飛機的運營成本,做好航材的送修工作,及時恢復器材的技術性能,不僅可使航空器材的使用效能得到充分發揮,還可以拓寬航材籌措渠道、降低航材采購成本、提高航材周轉率等。
在我國民用飛機航材送修領域,航材送修在各大航空公司都已經開展多年,但隨著我國民用飛機各型號研制工作的進展,國產飛機的航材送修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與波音、空客飛機會有很大不同,因此對滿足干線、支線、通用飛機和民用直升飛機的航材送修標準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針對我國民用客機的實際情況,結合國際最佳主制造商的實踐經驗,對航材送修服務提供一個可供操作的流程規范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民用飛機航材送修標準發展現狀分析
1.1 國外標準發展現狀分析
航材送修是飛機制造廠提供客戶的航材支援項目之一,而航材支援規范是指航材支援工作應遵循或遵守的行業規范。目前被廣泛使用和關注的航材支援國際規范主要有兩類:“美國航空運輸公司協會”(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TA)和“歐洲航空航天與防務工業協會”(Aerospace and Defense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Europe, ASD)的相關標準規范。其中, ATA Spec 2000(E-business Specification for Materials Management)是ATA協會發布的物料管理電子商務規范,是有關飛機零部件、物料、維修、可靠性信息和數據交換的世界航空標準,已被全球主要的航空公司、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廣泛采用[1],旨在簡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航空零部件業務的供應鏈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歐洲規范ASD S2000M《軍用裝備物資管理綜合數據處理國際規范》旨在成為主制造商、供應商、客戶等相關利益方共同采用的物料支援規范,涵蓋產品支援中的所有物料管理活動[2]。ASD規范是在ATA規范的應用實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規范的全局性、體系性比較強,比較系統地解決了不同業務規范之間的銜接問題,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后勤保障標準規范體系框架。
1.2 國內規范發展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民用飛機客戶服務發展較晚,目前的航材技術規范應用與服務流程研究主要還是憑借經驗,技術落后,與波音、空客等基于ATA、ASD、統一數據源、全壽命周期管理、多樣化商務合作等的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時,由于我們使用的飛機多為波音、空客所產民機,因此國內航空公司在執行航材送修過程中所采用的規范也多為美國ATA和歐洲ASD的相關標準規范。
隨著2015年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總裝下線、按照國際民航要求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新一代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的正式交付,針對國產飛機的航材送修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航空部件送修相關的國內適航體系目前都是針對國外生產的飛機而制定,如何解決國產飛機航材的送修后的適航證書問題、如何及時開發國內各大承修商對國產飛機航材的維修能力是我們遭遇的最大難題,目前,國內并沒有相關標準可參考。
2 航材送修服務流程分析及研究
2.1 航材送修的原則與要求
航材送修的原則與要求如下:
a)航材送修應該執行國內修理與國外修理相結合,以國內修理為主,可達到加速航材周轉和節約運輸費用的目的。
b)凡是有修理價值的航材,都應積極設法組織送修。對于整件不能修復的,可設法拆分成下一級部件進行送修。
c)航材送修應根據主次緩急設置送修級別,做到急用的先送、一般的后送。對周轉緊張的關鍵航材,要換一件送修一件,加強與修理工廠的聯系,使承修商能根據各種航材的不同需要,合理安排修理力量,使急需航材盡先修理。
d)選擇的承修商需要經過民航適航當局的認證。
e)送修時,所有器材需要按照ATA-300的要求進行包裝發運。
2.2 航材送修接收要求
一般在接收航材送修需求時至少包含以下內容:
a)客戶合同號/需求單號。
b)件號。
c)序號。
d)飛機號。
e)章節號。
f)自新件使用時間。
g)自新件使用循環。
h)自修理后使用時間。
i)自翻修后使用時間。
j)自翻修后使用循環。
k)故障原因。
l)工作要求。
m)需求優先級別。
n)其它可能需要提供的信息。
航材送修需求的優先級別是反應部件維修需求緊急程度的一個要素,是送修合同制作時間的一個判斷依據。
2.3 航材承修商選擇要求
選擇的承修商應符合CCAR-145部的規定,委托送修選擇的承修商應在飛機主制造商和客戶都認可的范圍內;客戶自行送修選擇的承修商應在其自身公司認可的合格承修商范圍。其涉及的流程有:承修商申請、承修商初始評估、合格承修商審批、承修商再評估、承修商評估指標體系、承修商選擇等。
2.4 送修合同制作要求
一般情況下,航材送修合同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
a)合同號。
b)件號。
c)序號。
d)飛機號。
e)章節號。
f)自新件使用時間。
g)自新件使用循環;
h)自修理后使用時間。
i)自翻修后使用時間。
j)自翻修后使用循環。
k)故障原因。
l)工作要求。
m)合同優先級別。
n)其它可能需要提供的信息。
2.5 航材送修周期要求
航材是航空公司的主要資金成本之一。隨著航材保障率的提高,往往需要成倍的增加庫存資金投入才能獲得較高的航材保障率,巨幅增加的成本往往讓航空公司難以承擔。因此,提高航材周轉率、縮短航材送修周期是降低航材成本的有效手段,有效地管理航材送修周期也一直是航材管理中的一個難點。
航材送修流程的復雜性是導致送修周期不易監控的重要因素,流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a)送修流轉的節點較多:航材從故障拆下到驗收入庫共經歷了17個節點,流程節點多、跨度大,導致了監控難度也較大。每一個節點的周期延長都會導致整個送修周期過長,即便只有某些節點發生了稍許延誤,累加效應也會使整個送修周期過長。
b)送修流程復雜、跨度大:航材在送修過程中經過航空公司、MRO等各個職能模塊的流轉,需要同時采用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兩種監控方式,給送修周期的監控帶來很大困難。
2.6 航材送修過程監控要求
部件在送修部過程中,任何一個狀態的變化,相應的職責方都要進行隨時監控,對于送修的過程監控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a)部件從飛機拆下后的退庫時間。
b)部件信息審核、承修商選擇、合同制作時間。
c)承修商確認到貨及檢測時間。
d)主制造商和客戶審核報價的時間。
e)承修商維修時間。
f)部件發運時間。
b)部件入庫檢驗時間。
2.7 航材退修要求
航材退修一般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a)承修商評估無法修復部件。
b)承修商評估部件超經濟修理。
當承修商評估無法對部件進行維修或是超經濟修理(行業慣例,當部件的維修價格超過該部件當年目錄價的65%稱為超經濟修理),應及時把相應信息反饋給飛機主制造商或客戶。針對委托送修飛機主制造商應將組織相應的技術人員對承修商反饋的信息進行評估,若評估確認不能修理,則把該情況反饋給客戶,由客戶選擇就地報廢或退回客戶;若評估需要轉修其他承修商,則在征得客戶同意后,按照送修流程進行轉修;若雖然超經濟修理,但客戶仍然堅持進行修理,則由承修商按照TAT規定及時進行修復并返還。同樣,針對客戶自行送修,退修航材的處理方式也如上。
3 總結
隨著中國飛機制造業的崛起、民航事業的突飛猛進,航材的管理將日趨緊張。航材管理工作既是航空公司確保飛機運行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它的基本任務是:根據有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遵照適航管理法規有計劃地組織航空器材的供應和管理,為完成航空公司飛行生產任務及時提供航材保障。其中航材管理工作的重點是航材送修管理,航材送修管理是航材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環。
航材送修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節多,涉及面比較廣,需要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和一套完善的控制跟蹤系統,建立承修商數據庫,為長期的航材送修提供科學、客觀的依據。并且必須樹立成本要效益的觀念,努力降低航材送修成本,提高航材供應的保障率。如何增加收益,降低成本,是目前所有航空公司生存下去所必須考慮的問題。隨著中國民用航空業的快速發展,結合國內航空公司特有的現實情況,研究和制定出符合國內航空公司現實的航材送修管理方法,飛機主制造商才能更好的為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尤其是航材送修服務,節約更多的航材資金,為航空公司帶來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董興芝,馬安.基于ATA Spec 2000的航材供應文件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4,08:86-87.
[2]李勇.ASD綜合保障標準化啟示[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0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