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們在北京“無目的”旅行,前兩天就遇到三次騙子。
第一次是在北京站,那時我們剛下火車,準備去乘地鐵。面對地鐵站排隊購票的長長的隊伍,炎炎烈日下的我們面帶難色。一位老太太湊了過來,說她手里有價值4元的地鐵單程票,5元錢賣給我們,用1元錢免去排隊之苦?;疖囌臼侨菀咨袭斒茯_的地方,不過我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地鐵票如果是假的,我們進不了站,可以馬上回來找她麻煩,所以不太可能是假票;但地鐵票面值可能不到4元,等發現之時,我們不太可能再返回找她麻煩,但至少能免去我們排隊之苦。果不其然,出站的時候遇到了麻煩,票面價值不足,只有3元,每張票補了1元錢才出了站。
第二次是在清華大學,排了二十多分鐘的隊后,我們終于進到校園。進校后,保安提示游客,說旁邊有學生志愿者免費帶大家參觀并為大家講解。一個胖胖的女學生志愿者召集大家,講述了一下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來歷,再帶著大家穿過一條比較偏僻的小路,路邊有許多看起來比較破舊的院子。走了一段時間后,另一個“學姐”志愿者過來了。第一個志愿者介紹說這位“學姐”是學霸,等下會給大家介紹學習方法,要大家接下來跟著她繼續參觀。這位“學姐”果然水平很高,頗有口吐蓮花之勢。可惜幾分鐘之后,出現兩位持清華學生證的學生,告訴游客,這位“學姐”是冒牌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向游客兜售關于學習方法的書籍。“學姐”悻悻離去,算是為游客們的行程增加了一段小插曲。
第三次是在天安門廣場邊上,我和孩子們從路邊一個冰棒攤子買了老冰棒,放到嘴里一吃,明顯就感覺到是假冒偽劣產品,只好隨手扔到了垃圾桶。
三次遇騙小經歷,都不是什么大事,大可一笑了之。不過,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和分析,這些親身經歷就成了教育的好素材,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幫助他們學會面對校園以外的真實社會。
1.什么地方騙子多?你和對方都是流動人員的情況下,最容易遇到騙子?;疖囌救藖砣送?,大部分人都只是路過,天安門周邊游客如云,這種地方的流動攤販及推銷人員最可能行騙。從交易金額來說,小額交易,你就算上當,也會懶得去追究,因為追究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都不劃算。從博弈論的角度來說,你們的交易是單次博弈,將來不會重逢,所以對方不必顧及他在你心目中的信譽。而在清華大學,游客是流動的,但清華大學在乎自己的聲譽,所以采取了措施,幫助游客來防止受騙。

2.如何預防上當?沒有信任,就不會有上當,但如果沒有信任,我們也就沒法生活。所以在信任與懷疑他人之間要保持一個平衡,平衡的度由自己的承受能力來把握。重要決策時,要評估上當風險,牽涉大額財產或事關人身安全時,不要輕易信任陌生人。小事情上保持對他人信任,同時也做好可能上當的心理準備。
3.上當后怎么辦?一是平復心情,保持冷靜。發現自己上當時,人們通常會有智商被侮辱的感覺,從而產生憤怒情緒。其實大可不必,上當只是別人利用了你的真誠與信任而已。憤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保持冷靜才利于下一步決策。二是及時止損。比如,我們發現老冰棒是假的,馬上扔掉,就是擔心不干凈的東西吃下去影響身體,產生更大損失。三是評估是否要采取措施追回損失。小損失可以不放在心上,不要影響當前自己正在做的事;大損失就要想想有哪些人和哪些辦法可以幫助自己來挽回損失。評估一個挽回損失要付出的代價,覺得劃算就馬上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