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佩華

在丹麥,大部分人都有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 (圖/IC photo)
2019年夏天,我在哥本哈根住了一段時間,除了感受夏季的清涼、空氣清新和舒適之外,對丹麥的法治環境也有了進一步的印象,感受到其中的圓潤和缺損,先進和凝滯、優勢和隱患。
現實中的丹麥也像安徒生童話作品中描述的那樣素樸、美麗和神奇。身臨其境,猶如畫中。丹麥是個小國,人口不足600萬,本土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但它又是一個有著巨大拓展能量的國家。丹麥三面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擅長航海,中世紀曾以海盜和海上貿易為營生,兼并過瑞典,當過挪威和冰島的盟主。現在,自治的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仍然是它的屬地(格陵蘭島面積是丹麥本土面積的50倍)。它是北約創始國之一,也是歐盟成員國,對外交往密切。
1849年丹麥制定了第一部民主憲法,建立起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議會制政體。此后的170年里,丹麥四次修憲,并借助獨特的天時地利和人文優勢,發展成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近年來它的年經濟增長雖然不快,但GNP始終名列世界前列,保持著令人刮目相看的社會福利制度,多次被國際相關機構評為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
長期的社會經濟發展,使丹麥已經形成以信用為基礎的良性、和諧的社會秩序。在哥本哈根的馬路上看不到交通警,這一方面固然是丹麥人口少,道路相對寬闊,交通事故發生率低,無須交警值崗,但主要的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遵守交規概念已經在人們心中潛移默化,大部分人都有著自覺遵守的習慣。我親眼看見,在無人流和車流的寬闊十字路口,騎車女孩斜著身子一只腳掂地,耐心地等著紅燈翻綠。
誠信也是轉為互信的前提。丹麥的超市不設寄存處,沒有驗票員,購物者帶著大包物品可自由出入,購物都是自己將物品放入購物籃或自己稱重后貼上價格標簽,然后去柜臺結算付款,已購物品不封袋口,沒有人監督查詢。
誠信使人與人之間變得彬彬有禮,無論是認識還是不認識的人們,遇著了往往會相互微笑問候,他們待人熱情,常常相互禮讓。大街上看不到大聲喧鬧和粗魯舉動,沒有對孩子的訓斥,沒有成人間的爭執和爭吵,更不要說斗毆了。這些細枝末節的行為體現出丹麥人高度的文明素養,并潛移默化,使這些良好的習慣代代相承。
誠信也表現在丹麥的治安環境領域。在丹麥人們不用“防盜”,家家戶戶不加裝防盜門窗,常見沿馬路住宅的窗戶開著,因為沒有人會順手牽羊或入室盜竊。丹麥人喜歡騎自行車代步或鍛煉身體,自行車的價格每輛一般都得兩三千元人民幣,但自行車沿街停放很安全,其中有些車甚至不上鎖。
總之,誠信已經成為丹麥人的立身之本,在他們的心目中,不誠信是一個人的恥辱,不誠信的人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從制度上來說,國家數據庫中有每個丹麥成年人的誠信檔案,其中記錄著他們每個人從稅收、自有財產和遵紀守法行為等的相關數據。
丹麥的社會平等主要體現在收入的社會再分配上。丹麥人貧富差距很小,工資收入差大約在1比10之間。重要的是,丹麥人的最低收入也能充分滿足個人及家庭的必要生活開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貧富不均產生的社會對立和沖突。走在丹麥的大街上是看不出平民和富人的差別的,偶爾有上了年紀的人開著敞篷車駛過,也只是讓人感覺到這是一位有著一定積蓄的養老金領取者。丹麥人的家庭用車主要是載人又載物的中低檔兩廂車,初來乍到的人們還真會懷疑這是不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丹麥人繳納的所得稅超過收入的50%,這一方面能抑制高收入人群過高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則保證較低收入者享受到同樣的社會福利。這些社會福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孩子享受學前到大學的免費教育、人們享受免費醫療、社會給老年人的優惠待遇,也包括免費享受各種人性化的社會服務,社區內兒童活動設施、社會游樂設施、體育運動設施,直至普遍安置的心肺復蘇器、自行車充氣筒、拴狗樁等。
丹麥政府的清廉也是出名的。這里的大部分官員自覺意識到的是“不想腐” “不能腐”。丹麥法規也十分嚴格,一方面嚴格規定了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另一方面規定了對行賄和受賄者的嚴厲懲罰。哥本哈根曾經有區級官員因公款吃喝入獄,也有官員因受賄500克朗(約530元人民幣)使駕車學員提前拿到駕照而受懲罰(行賄者也受到懲處)。政府部門除副部級以上官員享有專車外,以下公務人員出差無特殊情況一律乘坐公交,住宿也是統一規格,由專務人員事先代為預訂。確實,這樣的行政管理制度能夠將各個細節落到實處是很不容易的。
丹麥從小學到初中的教育以培養孩子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主,這一階段,孩子們的自由活動能力,勇敢精神,良好道德品質,對事物的觀察、分析和理解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體質培養等較之書本知識更為重要。這些綜合培養為孩子進入高中和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后的迅速發展打下了較好基礎。
某種意義上,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造就了丹麥社會經濟的長盛不衰,一方面,那些世界級的著名企業如馬士基航運公司、樂高玩具公司等維持著國家的經濟穩定和發展,例如,馬士基一家企業的年產值就平均占丹麥國內生產總值的20%。另一方面,學校按照本國教育特點培養的下一代人才源源不斷地為經濟輸血,充足的科學人才、創新人才、設計人才等保證了國家經濟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高度發達程度。例如,樂高集團是專門生產兒童玩具積木的老牌企業,其產品風靡全球。兒童通過手腦并用拼插這些玩具完成各種精準、優美的造型物的搭建,使之得到智力、創新力的鍛煉。在學校就學的孩子與樂高玩具有著不解之緣,孩子通過樂高玩具可從小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和設計理念,使這些孩子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將這些能力有效用之于國家經濟建設。毋庸置疑,在樂高玩具出現的七十年里,玩具游戲中隱含的創新設計理念和思想深深影響了數代丹麥人,影響了這個國家的發展。
丹麥保證自身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對創新經濟的重視和扶植。如果一位丹麥公民想開辦創新企業,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就會及時跟進,從管理、資金、幫助解決具體困難、聯系業務、開拓市場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幫助,并做好評估和預判,一旦創業失敗,有關部門又會及時做好善后工作,使創業者的損失降至最低。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還會得到圈內大企業的真誠幫助。它們不會是主配角關系,也不會是吃肉和喝湯的關系,而是平等的、相互協作關系。
顯然,正是這些原因使得丹麥能夠長期保證給予它的國民以優厚的福利待遇和高度的幸福感。
在一片贊譽聲的背后丹麥其實也有著自己的隱患。例如,丹麥有“國中之國”。丹麥的法律是禁吸和銷售大麻的,但在哥本哈根市中心不遠處卻有著一個“克里斯欽自由城”,這塊地原來是一個廢棄的軍營,面積84英畝,1971年被國內后嬉皮士運動人士和無政府主義者占用,大約有一千人生活其中。他們不受丹麥法律管束,可以自由買賣和吸食大麻。整座小城用木柵欄作為邊界圍成一圈,進口處有自治委員會的辦公室。在四十八年時間里,政府多次干預取締,但均未成功,最后政府做出讓步,小城于2012年被居民集資以廉價的1300萬美元買下。這算得上是一個世界奇葩,在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法治國家居然有一塊不受本國法律約束之地,人們會直接聯想到自由城大麻的不明來源,而這無論如何對丹麥法治政府的聲譽會產生不利影響,對國家禁毒工作也會帶來潛在困難。
丹麥和世界其他許多國家一樣,受低出生率困擾,在2006年至2017年的12年里,丹麥的出生率出現負增長,并有繼續下滑趨勢。從結果上看,丹麥政府鼓勵生育的措施沒能產生預期效果。在勞動力不足情況下,丹麥用外來移民填補。不過,相對于本土國民,外國移民來源比較復雜,素質參差不全,對國內社會秩序和安全帶來不少挑戰。2019年8月6日和8月10日夜里,哥本哈根接連發生兩起針對建筑物的爆炸事件,給這個極少發生暴力事件的美麗國家和城市蒙上了不祥陰影。
總之,丹麥雖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法治道路上取得了很多靚麗成就,但在其前進的路上還有許多難啃的骨頭等著政府去解決,不容小覷。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