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無心

朋克養生一詞據說起源于一個微博段子:“和姐妹抽了一支煙,然后趕緊含了顆含片,我們一邊自殺一邊瘋狂養生?!本W友稱之為朋克養生。
年齡的增長、工作的壓力、生活作息的不規律等交織在一起,讓人們越來越感到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養生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但是不少人已經習慣了快餐文化,投射在養生上,就是希望有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這種希望不僅體現在段子里,還貫穿到很多人的思維中。
有一家挺大的咖啡營銷公司曾經找我合作開發一款瘦身咖啡。我說咖啡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對瘦身確實有一定的幫助,要想發揮它的瘦身作用,喝純黑咖啡即可。對方說不行,純黑咖啡又苦又澀,市場接受度非常低,得加上糖和咖啡伴侶才行。要做出這樣的咖啡,基本不太可能,最多只能進行模擬——用復合甜味劑盡量模擬糖的甜味,加一點膳食纖維模擬質感。對方拒絕了,說不如加入糖和脂肪,再通過減肥成分把它們解決掉,或者阻止它們吸收,這樣就兩全其美了。我拒絕設計這樣的飲料,合作沒有了“然后”。
實際上,市場上有不少這樣的做法,比如有加左旋肉堿的,或者加白蕓豆提取物的,但這兩種最具市場號召力的“減肥物質”都只是營銷噱頭,并沒有靠譜的科學證據。它們的添加只是給了消費者一些“我喝的飲料里有減肥成分”的自我欺騙的由頭,從而減輕喝不健康飲料的焦慮。
既要加糖、加脂肪,又希望弄點什么成分去解決掉它們,這就是朋克養生的思維。這種思維很普遍,比如“爛醉之后再吃護肝片”。人們清楚地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自己的某些生活方式在破壞健康,卻無法割舍對感官的享受,于是寄希望于靠養生去補救。
我們要通過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去協助身體處于健康的狀態。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處于不利于健康的狀態,那么我們需要的是調整,而不是補救。所謂補救,就是一邊做著破壞健康的事情,一邊想著做點什么去彌補,比如“酒后吃護肝片”,而調整則是盡量少喝甚至不喝酒。
按照現代健康理念,健康的生活狀態由三部分組成:健康飲食、適度鍛煉和輕松心態。
健康飲食已經深入人心,甚至有點過度強調,使得許多人以為只要吃得好就能保持健康。適度鍛煉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尤其是在比較年輕的人中間。心理調節方面,人們還相對欠缺。在心理壓力大、消極情緒嚴重的時候沒有合理的排遣渠道,甚至把借酒消愁、熬夜追劇、放縱吃喝等不健康的方式當作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種心態下,出現朋克養生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