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曉軍
兒童的發展是兒童與周圍的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的結果。環境的適宜性和豐富性直接影響著幼兒獲得經驗的質量,進而影響幼兒的發展。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資源,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此,以浙江省杭州市夏衍幼兒園為例,討論基于自然體驗場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與活動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支持引導幼兒園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合理布局空間、設施,為幼兒提供有利于激發學習探索、安全、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和玩教具。”環境和材料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和背景,但在現實中卻容易存在以下問題:教師缺乏資源意識,不善于開發和利用幼兒園現有環境,白白浪費了寶貴的課程資源;有的教師雖有資源意識,卻不知如何結合課程開展活動,不能為幼兒提供滿足其個體需求和興趣的恰當材料,致使活動組織碎片化,甚至過于隨機和無序;在資源開發上,有的教師不是站在現實角度思考其價值定位,而是抱著“別人有我也想有”的心態,結果造成千園一面,毫無特色可言。幼兒是通過外在環境和材料來學習的,一個精心創設的良好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應立足實際,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助推幼兒在接觸自然、觀察生活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和感性認識。
二、基于自然體驗場的環境創設與實踐活動
夏衍幼兒園緊緊圍繞“生態、自然、童趣”的環境創設理念,基于自身實際開發了源于生活的自然體驗場,助推幼兒快樂而有意義地學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1.創設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自然體驗場
一是創設獨特的室內“童話森林”,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好。園區內有一個300平方米的中庭,從四樓女兒墻沿中庭墻面懸垂的常春藤和爬山虎交織在一起,酷似一道壯觀而美麗的瀑布傾瀉而下。這些瀑布似的藤蔓,在炎炎夏日為幼兒送來陣陣清涼,在秋高氣爽時的華麗色彩讓人目不暇接。藤蔓隨著季節的不同變幻著色調,成群的小鳥在庭中或婉轉啼鳴,或自由飛翔,使小小庭院成為一年四季皆美不勝收的“童話森林”。這里還有幼兒和教師共同用廢舊紙板制作的一頭栩栩如生、碩大無比的恐龍,引得幼兒常常在此駐足嬉戲。
二是創設奇妙的樓頂“陽光農場”,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園區四樓平臺擁有一塊近500平方米的“陽光農場”,空中陽臺肥沃的土壤能種出近兩斤重的大蕃薯和香甜軟糯的玉米。在這里,能看到迎春花、杜鵑花、紫藤花等次第開放,無花果壓滿枝頭,四季鳥語花香、蔬果滿園。除了種植糧食、蔬菜、瓜果、花草等多樣化植物外,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種類也會被有意地種植在一起,如“蘿卜地”里就包括紅蘿卜、白蘿卜、胡蘿卜等,自然引起了幼兒們的觀察與比較。“陽光農場”激發了幼兒對自然種植活動的好奇與探究。
2.開展豐富多彩的幼兒自然體驗活動
一是用寬松的時間和空間助推幼兒感受植物所展現的生命奇跡。貼近自然是兒童的天性。比如,在“童話森林”里,每當幼兒接近那無數根自樓頂傾瀉而下的藤蔓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去觸碰它,感受它的氣息。幼兒們會在時空交錯的靜默中,用線條和色彩描繪爬山虎的靈動。“爬山虎的秘密”主題活動引發了幼兒強烈的探究欲望,主題墻上不斷更迭著他們探究的內容和動向,記錄著他們主動學習的痕跡。在落英繽紛的季節里,幼兒們拾回片片形狀各異、色彩繽紛的落葉,在課堂上進行粘貼,讓爬山虎的生命得以延續。在四季更迭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感受著植物生命的奇跡。
二是用智慧教育手段助推幼兒在種植活動中探究發現。參與自然種植是兒童的興趣所在。比如,在“陽光農場”,幼兒可以自主參與松土、播種、澆水、施肥等活動,各自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幼兒園還融入了智慧教育手段,將移動終端與“陽光農場”對接。這樣,幼兒無論身在何處,均可全天候、全過程地與農場作物建立緊密的聯系,從移動終端中了解作物與其生長環境的適宜度,并可在幼兒園公眾號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智慧教育手段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滿足他們親近大自然的需要,促進了他們與作物間的情感聯結。
3.通過自然體驗促進幼兒以問題為導向的深度學習
一是鼓勵并引導幼兒探索、交往、體驗和表達,發揮活動的綜合學習效益。自然環境的豐富性、多樣性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例如,在開展主題活動“油菜花開”的過程中,“油菜要到什么時候才能開花”“油菜花地為什么會有蜜蜂”“油菜的每一支角果里藏著多少粒油菜籽”等問題引發了幼兒們的深度思考與探究。教師采用“打卡學習”的形式,鼓勵幼兒到“陽光農場”參加活動。寬松的環境讓幼兒逐漸與油菜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發自內心地去呵護油菜花,并興致勃勃地觀察了從油菜種植到收割再到榨油的整個過程。該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數量、測量、空間、責任感、任務意識和審美等多方面獲得了新的體驗,實現了與油菜的共成長。
二是支持幼兒參與具有挑戰性的探究活動,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快樂。幼兒在自然環境下的學習極易激發其想象力。例如,在“童話森林”里,有一條采用環保理念模擬的自然循環流動的水渠,大班幼兒經常在這里進行自主游戲和主題探究。在主題活動“橋”中,幼兒們圍繞“怎樣才能造出又安全又美觀的橋”進行了深度思考,從現場測量并對造橋圖紙的反復設計,再到收集幼兒園各個角落里能夠用于造橋的各種工具和材料,成功地造出了木板橋、竹梯橋、水橋等各種橋梁。這種基于自然體驗場的團隊合作活動,充分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結語
近年來,幼兒園不斷審視并改造環境,致力于“利用環境促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的專題研究,創設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園所環境,使其更生活化、游戲化,讓環境資源真正成為有效的課程資源,并引導幼兒在生活情境中與幼兒園環境進行積極交互,從而助推了幼兒快樂而有意義地學習,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
幸福教育,溢樂童年。美麗的夏衍幼兒園駐扎在每一個“夏幼人”的心中,園中傾心打造的源于生活的自然體驗場具有對話性、問題性、研究性、實踐性等特點。它引導著幼兒走進庭院、回歸自然,自由釋放、自主體驗,在與自然的接觸和發現真善美的過程中愉悅身心。這里讓幼兒們真正享受到了童年的幸福和成長的快樂;這里是美麗的花園,更是幼兒們溫暖的家園和幸福的樂園。
(責任編輯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