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臨近5G商用,大家對它的心態就越有分歧。讓人興奮的是,手機廠商開始正式在國內發布5G手機。從中興Axon 10 Pro 5G版到華為Mate 20 X 5G版,再到三星GALAXY NOTE 10+5G和iQOO Pro 5G,大家將能夠買到的5G手機一下子變得多了起來。對于打算搶先嘗試5G網絡的玩家來說,究竟選哪款機型,大約已經成為各位心中糾結的新問題。
在我看來,無論選擇哪一款機型,大家要考慮的無非是性能、價格和品牌偏好三大因素。這其中,平臺性能如何,應該是比較好判斷的,因為各種評測已經很多了,大家對它們的表現心里有數。真正普通人可能不清楚的是不同手機在5G環境下的信號穩定性,這也是目前最考驗品牌研發設計功力以及上游芯片廠商驅動適配能力的地方。有消息說,目前不同的機型在5G網絡下的信號穩定性和速度表現還是有差異的,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前多去專賣店或者運營商營業廳對比體驗一下,看看各款新品的表現有沒有不同。
另一個關注的重點可能會是價格。我覺得這個更多是看用戶的經濟承受能力,因為上述4款產品的價格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價格最高的是7999元的三星GALAXY NOTE 10+5G,5G實力、S-Pen和優秀的拍照能力可能會是它吸引粉絲購買的重要因素。華為Mate 20 X 5G版的售價是6199元,對于希望首批體驗巴龍5000基帶芯片的玩家來說真不算貴。中興的Axon 10 Pro 5G版價格為4999元,商務用戶應該是其瞄準的主力。而定價3799元起的iQOO Pro 5G則讓游戲粉絲們直呼“真香”,畢竟這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5G手機,能買到就相當令人興奮了。至于品牌因素的影響,這其實是很私人的因素,遵從你的內心選擇就好。
當然,也有朋友糾結于現在買5G手機是否會太早了?畢竟關于SA/NSA組網的爭議還很多,例如傳言明年NSA的手機在國內不能拿到入網許可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上市的機型都是已經拿到許可證的,這個政策如果真落實了,也只是促進各品牌未來的產品配置換代而已。正如三星在發布會上所說,目前無論國內還是國際上,開始商用的5G網絡幾乎都是NSA組網的,而且SA組網也并不影響NSA手機的使用,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擔心買到的產品以后用不了。再說SA組網本來也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想搶先體驗5G的玩家真心不用糾結。
那么,5G到來后對于我們現有的4G網絡有沒有影響呢?此前網上爆出運營商在開始建設5G網絡之后,對4G網速的一些調整辦法以及對外的解釋口徑讓一些4G消費者頗為反感。于是,國家相關單位一方面表示并沒有要求4G降速,同時又約談運營商要求不要降速。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一方面,現在用4G網絡的用戶數量比前幾年確實多了很多,而且此前提速降費之后,大家的流量也多了很多,而每個基站能承載的總帶寬和用戶是有限的。如果用戶多了,每個用戶的“水管變粗了”,那么感覺“4G網絡沒以前快了”的情況很正常。當然,運營商如果“悄悄限速”,肯定讓人不開心。其實現在4G網絡也偶爾出現刷不開頁面,或者顯示圖片、視頻變慢的問題,如果這是NSA組網期間的調試問題,可以理解,但如果長期如此,特別是未來NSA組網完成之后,用戶體驗和當初3G切換4G時那樣,3G用戶特別明顯地出現降速卡頓問題,那就會讓人很心煩了。不過,目前我國的主力網絡還是4G網絡,相信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從在運營商的角度來看,5G網絡如果投入商用,資源傾斜幾乎是肯定的,普通用戶也“胳膊扭不過大腿”。我個人的選擇還是會盡快開始體驗5G套餐,畢竟其200元左右起步的資費標準也比目前用的169元套餐貴不了多少。
無論如何,5G時代的到來已經近在眼前。我建議大家積極去體驗新科技帶來的變化。畢竟咱們MC讀者應該是科技先鋒人群。先體驗,我們討論時才更有發言權,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