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臻
無線耳機的普及帶動了運動耳機這一細分市場的熱度,畢竟無線耳機沒有線纜束縛和用戶在運動時對設備的要求有著天然的契合度。然而一直以來,絕大多數運動耳機針對的目標人群都是在健身房或戶外鍛煉的用戶,對于像我這樣喜歡游泳的人來說,可選的、適合游泳的耳機非常少。其實運動耳機的防水性要做到滿足游泳時的需要并不困難,關鍵還是用戶在游泳時不像做其他陸上運動那樣,可以隨身攜帶手機、音樂播放器等音源。這就要求耳機必須自帶播放功能和存儲空間,同時還要確保這部分多出來的元器件對耳機重量的增加控制在適中的程度,不會對佩戴舒適度造成影響,這無疑對廠商在設計方面的功力要求更高。終于,這個小眾的細分市場迎來了新玩家——AfterShokz韶音,這個骨傳導運動耳機市場的領先者,此次帶來的新品Xtrainerz正是為游泳愛好者量身打造的。
耳機?播放器?
其實從Xtrainerz的包裝上,我就已經感受到了這個產品的不同。“骨傳導運動MP3播放器”是Xtrainetz包裝上醒目的標簽,它和AfterShokz以往的骨傳導運動耳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備了音樂播放功能,同時并沒有提供藍牙功能,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可以完全獨立工作的耳機+音樂播放器。功能上的不同并沒有影響Xtrainerz的設計,它有著與AfterShokz最新旗艦級骨傳導運動耳機Aeropex一致的風格——包括外在造型與內在元器件。在造型方面,除了Xtrainerz的耳機單元和后掛部分多了一些灰白小點的裝飾之外,你很難一眼分清它與Aere pex還有其他不同。內在部分,Aeropex上最大的升級之一——長條形結構揚聲器同樣應用在Xtrainerz上。在此前對Aeropex的體驗中,我已經見識到它的進步——更小的體積、更舒適的貼面效果帶來的是更好的音質。整機鈦絲骨架、下沉式U形后掛、超跑尾部設計也都不少,電池倉與Aeropex一樣擁有更小的體積,續航時間同樣是8小時。就算天天游泳鍛煉一小時,充滿一次電也能堅持一周。雖然沒有藍牙功能能省去一部分相關元器件,但增加的音樂播放功能與存儲空間還是會帶來更多,還好Xtrainerz的重量相比Aeropex只多出4g,30g的Xtrainerz依舊是一個佩戴舒適度很高的產品。Xtrainerz內置有4GB的存儲空間,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是沒問題的。至于它能支持哪些格式的音樂文件,在后面的體驗環節我再進行測試。
每次評測AfterShokz的產品,樣機都是以黑色居多,此次我收到的依舊是名為曜夜黑的配色。其實AfterShokz為Xtrainerz準備了不少亮眼的配色,包括星空藍、寶石紅和碧海綠,只是目前在電商平臺上還沒有看到這些彩色版本上市,追求個性的用戶可能還要再耐心等待一下。
頂級防護讓使用更安心
作為一款會在水中使用的產品,Xtrainerz的防水性自然是用戶最關心的。Xtrainerz達到了IP防護等級標準中最高的IP68。前一個數字“6”代表防塵眭,能夠“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塵侵入”;后一個數字“8”代表防水性,能夠“防護長期侵入水中”,官方宣傳是能深入水下2米。如此高的防護等級代表著AfterShokz在Xtrainerz的設計中花了不少心思。由于沒有藍牙功能不能外接手機,所以Xtrainerz也沒有設計麥克風來進行通話,少了一個需要考慮的防護點。因此除了機身上覆蓋的整體性很強的軟性材質以外,最需要考慮的部分就是充電的地方了。和我們在無線耳機上常見的Micro USB或USB Type-C接口不同,Xtrainerz采用的是觸點式充電接口。4個充電觸點位于右邊的電池倉內側,與之搭配的充電器也很特別,是一個有USB線的觸點充電盒,將Xtrainerz的右側電池倉放入充電盒并將觸點對準相應位置,然后將它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或充電器上就可以充電了,在外時還能方便地連接充電寶。Xtrainerz沒有配備充電器,大家用手機充電器即可。
Xtrainerz的附件還包括了一個硅膠便攜收納袋和一對硅膠耳塞。硅膠便攜收納袋的一側有大量小孔,用來透氣排水,畢竟在水中使用Xtrainerz后,耳機很可能還帶有水漬。硅膠耳塞和一般記憶海綿耳塞不一樣,它是專用于游泳等水上運動的耳塞,采用了樹形造型,擁有很好的密封性,防止耳道進水。從附件不難看出AfterShokz在Xtrainerz上的用心。
水中體驗:游泳鍛煉不再無聊
說了這么多,大家最關心的還是Xtrainerz在實際使用,特別是在水中使用時的表現到底如何。Xtrainerz的受眾很大一部分會是日常通過游泳鍛煉的人,所以此次體驗我會到一個標準游泳池去進行。
佩戴與操作體驗
就佩戴舒適度而言,Xtrainerz與Aeropex的感受是很接近的。在體驗Aeropex時,我曾提到它與上一代旗艦Trekz Air相比,雖然重量只輕了4g,但佩戴舒適度的差異很明顯。同樣是重量相差4g,為什么Xtrainerz的體驗會與Aeropex差不多呢?這是因為Aeropex和Trekz Air除了重量的差異之外,前者在耳機單元、電池倉、頸掛等部分都有全面的優化,而這些進化所帶來的佩戴舒適度的提升是相當明顯的。回到Xtrainerz,由于它采用了Aeropex一致的設計理念,影響佩戴舒適度的因素就僅剩重量的差異了,而4g的重量在沒有AB對比的情況下基本上是感覺不出來的。Xtrainerz的佩戴舒適度很好,骨傳導單元與臉部接觸的部分壓力不大,觸感細膩,耳掛也不會夾耳朵。頸掛很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碰到脖子,我會忽略它的存在。
在佩戴的穩固性方面,我試了幾種常用的泳姿——蛙泳、自由泳、仰泳,也從出發臺上跳入水中,Xtrainerz都能穩穩地佩戴在頭上,運動過程中不會有任何感覺它會松脫的時候,讓人放心。在大多數情況下,游泳時手臂都不會碰到Xtrainerz。我只遇到一種情況,就是在自由泳呼吸換手時,我習慣右側換氣,這時頭部靠后的位置會離伸直的左手內側很近,偶爾會有碰到Xtrainerz后掛的情況,但這種碰觸不會到礙手的地步,只是讓你感覺到它的存在。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用戶都不會特別感覺到它,就像泳帽、泳鏡一樣,是一個在游泳中不會特別注意到的存在。
XtrainerZ的4個控制按鍵都位于右側電池倉,其中音量加減鍵和多功能/開機鍵是在電池倉的下方,模式切換鍵是在電池倉后部。按鍵都是凸出的設計,而且按鍵間有一定距離,很容易定位,在游泳時盲操作沒問題。模式切換鍵則是用來切換兩種音效模式,包括游泳音效模式和標準音效模式,在后面的體驗中我會試試它們有什么不同。Xtrainerz在開關機和音效切換時會有中文語音提示,并且會在開機時提示當前電量的高低。
音質怎么樣?
在聽感部分,Xtrainerz和Aeropex一樣,相比以前骨傳導耳機最明顯的提升在兩個地方:一是單元振動小了很多,不再會有音量較大的情況下單元振動讓臉癢癢的情況發生。二是低音提升大,能感受到明顯的低頻量感,彈性也還不錯。中音人聲變得更為飽滿,還原更加真實。用來聆聽流行、快節奏的搖滾、電子音樂都還不錯。
必須戴耳塞么?
Xtrainerz附件中的硅膠耳塞在游泳時是否必須戴它呢?其實它除了用來防止耳道進水之外,還會對音樂的聽感帶來影響。我對比了戴耳塞和不戴耳塞游泳時的聽感:戴耳塞時,頭部在水上和水下時的聽感基本是一致的,效果接近一般入耳式耳機;不戴耳塞時,兩種情況差異明顯,當頭部在水面上時,會感覺音樂像在外放,而頭部在水下時,才會有聲音在腦袋里面的聽感,此時和戴耳塞時的聽感類似。所以在游泳時,我建議大家都把這對耳塞戴上。
兩種音效模式區別大嗎?
前面提到Xtrainerz內置了兩種音效模式,在游泳時我也試了一下,在佩戴耳塞的情況下兩種音效的差別明顯。游泳音效下音樂的低頻被調校得更緊湊、密實,舍去了一些枝節,帶來更具彈性的聽感,中頻人聲變得更為突出,高頻更加干凈。標準模式下,在水中聆聽最明顯的感覺是低頻有些發悶,聲音的整個空間有些松散,沒有很好地凝聚在一起。所以游泳音效確實在進行游泳時能帶來更好的音樂聽感,推薦使用。
綜合佩戴耳塞與否和兩種音效的體驗結果,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游泳時使用Xtrainerz,佩戴耳塞,切換到游泳音效模式,能獲得最佳的聆聽體驗。
支持哪些音樂格式?
最后說說Xtrainerz內置播放器能夠支持的音樂格式實測結果。我拷貝了目前常見的各種格式的音樂文件到Xtrainerz中,它不但支持MP3、WAV音樂文件,對于FLAC這種普及度很高的無損壓縮音樂格式也可以順利播放,而DSD不能播放。但是對于骨傳導耳機來說,支持DSD意義不大,能支持用戶常用的MP3、FLAC就足夠滿足大多數用戶對音樂格式的要求了。向Xtrainerz中傳輸音樂文件也是通過充電盒,將它連接到電腦上時會自動識別,就像閃存盤一樣。
小結
作為AfterShokz從陸上運動進入水上運動后的第一款產品,XtraiRerz帶來的體驗感受是讓我滿意的。在環境較為可控的游泳池中,我可以佩戴耳塞,切換到游泳模式獲得更好的音樂享受。而對于在開放環境下進行運動的用戶來說,Xtrainerz骨傳導技術開放雙耳的設計也能兼顧他們對于外部環境掌控的需要。AfterShokz將它目前最新的骨傳導耳機設計都應用在了Xtrainerz上,因此它不論在佩戴體驗、使用舒適度還是聽感上都很出眾。當然,除了喜歡游泳的人可以享受到Xtrainerz帶來的新體驗之外,對于各種水上項目的愛好者甚至專業選手——沖浪、帆船、鐵人三項……和水沾邊的運動,Xtrainerz都能發揮作用。對于不喜歡隨身攜帶多余設備進行陸上鍛煉的人,Xtrainerz同樣適合他們,可以替代傳統的藍牙運動耳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