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 優

在夜空眾多的星神中,有兩顆特殊的星星,一顆叫作參星,一顆叫作商星。這兩顆星星原本是兩兄弟,可是他們最后竟然鬧到了永遠都不想再見對方一面的地步。這是怎么回事呢?
傳說,大天神帝嚳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作閼伯,一個叫作實沈。兩兄弟一同居住在空曠的樹林中。他們的性格都非常要強,每天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動手打架,沒有一天閑下來過。更可怕的是,他們哪里是打架,簡直是打仗!他們用上了戈、矛和盾牌這樣的武器,就像是兩個打紅了眼的仇人一般,每次不分出個勝負、不將一人打趴在地下起不來,就決不會罷休。
作為他們的父親,大天神帝嚳對于兩兄弟這種好勇斗狠的脾性感到頭痛極了。天底下有哪個當爹媽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呢?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看著他們彼此斗得血肉模糊、你死我活,就算是能力超凡的天神,也會感到十分悲傷。后世有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在悲嘆親兄弟之間何必如此殘酷地進行斗爭。
到底怎樣才能制止這兩個熊孩子繼續胡來呢?
帝嚳下定決心,將兄弟倆遠遠地分開,再也不要見面。他將閼伯遷到東邊的商丘,做了商星,又叫辰星;他將實沈遷到西邊的大夏,做了參星。閼伯和實沈,就分別是商星神和參星神了。
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什么這樣一來兩兄弟就再也見不著面呢?
這是因為他們在天幕上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恰好是錯開的。每天,商星(辰星)總是在卯時(凌晨五時到七時)出現在東方,而參星總是在酉時(黃昏五時到七時)出現在西方。一個早一個晚,一個東一個西,當其中一個出現時,另一個肯定已經從天空消失了。這就意味著,他倆決不會同時在天幕上現身,也就永遠不會碰面。這樣一來,帝嚳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人們把這兩顆星星如此出沒的現象叫作“參辰卯酉”。后來,唐代詩人杜甫有句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感嘆的就是這種親友間難得相聚的情況。
不過,分開之后的閼伯、實沈兩兄弟,倒是從此都有了不錯的結局。
商星神閼伯的子孫在商丘(屬于今天的河南省)這個地方繁衍了下去,商星成了古代河南人的守護星辰。留下了大名鼎鼎的甲骨文的商朝,就是閼伯的后裔創建的。今天在商丘這個地方,還留存著一處名為“閼伯臺”的古代遺址,表達著人們對閼伯的紀念。而參星神實沈的子孫呢,就在大夏(屬于今天的山西省)這個地方繁衍了下去。古代山西人都祭拜參星,就是因為他們以實沈為始祖。
摘自《我們的神——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