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明日報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則和組成部分,再次彰顯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質和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態(tài)度與本色。
報告深刻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性特質的展現(xiàn),是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哲學的又一次重要表達。胸懷“人民夢想”,致力“人民生活”,堅守“人民立場”,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黨治國治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各方面都彰顯了順民意而奮斗、“以人民心為心”的精神。
人們看到,從2012年至今,超過6000萬中國人擺脫貧困。脫貧人口規(guī)模,相當于一個意大利,六個希臘,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的承諾,已經(jīng)化為行動、變?yōu)楝F(xiàn)實,書寫在中國大地上。
人們看到,通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統(tǒng)籌推進,通過新發(fā)展理念帶來的發(fā)展觀革新,中國發(fā)展力圖趨向于全面性和高質量。效率與公平的共贏、改革和法治互相助力、經(jīng)濟與生態(tài)價值合流、國家的現(xiàn)代化與人的全面發(fā)展同程,正成為中國今天馳而不息追求的發(fā)展目標,不斷回應著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新時代當有新氣象,新征程要有新作為。當前,我們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在這個要求下,全體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落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