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叢超
據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6日報道,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日前在華盛頓主辦主題為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的會議,就人工智能對未來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進行討論。為說明中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一位與會者還展示了一本中國的幼兒園教材,引發外界關注。
報道稱,參加本次會議的美國前任、現任官員包括前國務卿基辛格、現國防部長埃斯珀等。埃斯珀在發言中說,對人工智能的掌握程度可能決定未來戰爭的勝負?!澳膫€國家率先掌握人工智能,哪個國家就能在未來許多年中掌握戰場上的決定性優勢。我們必須要搶先掌握這項技術。”埃斯珀同時對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面臨外國,尤其是中國的激烈競爭感到憂慮。他表示,中國計劃在2030年成為人工智能的領導者,例如,中國開發了自動駕駛汽車,中國軍隊也“積極地在許多作戰領域部署(人工智能)武器”。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研發低成本、遠程和自動化無人潛艇,并出口先進的軍用無人機。不過,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前國防部副部長沃克表示,他有信心美國能在這場競爭中跑贏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為凸顯中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名成員在會議上展示了一本中國的人工智能科普書。據悉,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為幼兒園兒童設計的《人工智能試驗教材》。
對于美國就中國發展人工智能所表達的憂慮情緒,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可以說是在未來軍事科技層面衡量一個國家水平的重要標尺。如果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領先,就意味著武器水準會超越美國。在軍事領域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對于始終強調維持自身“霸權”地位的美國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美國已經認識到,他們在人工智能領域面臨中國的挑戰,但沒必要把中國視作威脅。
李海東說,與美國不同,中國并不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壓倒哪個國家,只是希望通過人工智能的發展帶動總體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中國在人工智能發展上的互惠觀念注定要與美國“一家獨大”的思維產生激烈碰撞。美國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在相關領域的科研水準,另一方面也是想化解本國政客不愿意認真解決的國內問題,這種對華態度是不負責任的?!?/p>